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fnxk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我愿意是急流》为例论述中职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渗透朗诵与品读,培养“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启发思考和探究,形成“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丰富联想与想象,提高“审美发现与鉴赏”能力;优化人格和塑造情怀,实现“文化传承与参与”。
  【关键词】中职语文 现代诗歌 学科核心素养 《我愿意是急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0-0065-02
  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科学育人的有机整体,语言理解和运用是基础,思维、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为适应中职学生个人终身發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四个方面的培养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在有限的 40 分钟课堂上,选择“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授课,较少与学生进行高效的互动和交流,教学内容停留在说教的层面,容易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在《我愿意是急流》一课的传统教学中,一般按照“解意象—品意境—悟感情”的教学步骤进行:老师先播放录音朗读或者范读,再让学生读,继而纠正易错的读音,讲解难懂的字义,让学生找出“我愿意成为……”的意象,从而品味本诗的形象、抒情的语言,体会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最后背诵这首诗。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来看,这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并未完成,老师只是完成了文化课程的讲授,学生只是习得基础性的文化知识,没有达到更高层次的提升与发展。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中职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本文以《我愿意是急流》为例进行教学探索。
  一、渗透朗诵与品读,培养“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提出: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审美、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之上,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语言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载体,加强朗诵与品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领悟感情,从而生发成“语言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反复朗诵,可以培养语感,增强诗歌内容的理解,体会诗歌的感情。《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的一首爱情诗,他运用抒情的语言,借助五组鲜明而生动的意象,深情款款地表达了纯洁无私的爱情。诗歌共五节,结构整齐划一,都是“我愿意……只要我的爱人……”,表现形式循环往复,使得诗人的感情得到酣畅淋漓的抒发,朗诵起来也富有旋律感。
  诗歌采用了“我”和“爱人”这两组具有对照性的意象群,“我”是阳刚伟岸的男性形象,为爱义无反顾;“爱人”是温柔可人的女性形象,惹人爱怜。诗人精心选取的五组意象具有层递之美,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诵,师生共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自由朗诵等,学生在诵读中,很容易就情入境,受到感染。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感受诗的第一节,第一节用“急流”自喻,用“小河”和“小鱼”具体形象地比喻“爱人”,“急流”甘愿穿过崎岖的山路,蹚过冰冷坚硬的岩石,只为滋养着鱼儿,多么热烈而真挚的爱。继而让学生自读自悟,找一找诗中另外四节还用了哪几组具体形象比喻“我”和“爱人”,并任选一组来说说诗人是怎样表达对爱人的感情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学生应在“读”中自主感知,在“说”中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替换词语进行对比品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荒林”能用“森林”替换吗?把词语放到句子中,通过对比品读发现,“荒林”的树木稀少,与狂风的作战充满了危险,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决心,“森林”枝繁叶茂,自然体现不出这种情感来。通过理解不同词语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效果,学生可以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
  二、启发思考和探究,形成“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问题为引线,激发学生深入讨论的兴趣,引导学生向文本深处去思考和探究,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拓展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从题目入手,抛出问题,为什么“我愿意是急流”呢?诗人是在什么情境中如此坚定地说出“我愿意”呢?这是居于文本的发问,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引导学生既要挖掘诗人的写作背景,又要立足文本去思考问题。23 岁的诗人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尤利娅,一见倾心,但伯爵并不想把女儿嫁给穷诗人,可诗人痴情未减,历经百般阻挠后,诗人和尤利娅终于点燃爱的火花,诗人在他们的热恋时期写下了这首爱的誓言。“知人论世”能更好地把握诗中的情怀,诗人愿意为爱坚守一生,奉献所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从诗歌内容理解了“只要”二字就清楚地说明了“我愿意”的条件。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在自身不断思考、认知中得到实现的,启发思考和探索可以培养学生开阔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诗人的爱是怎样的?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们,你心中的爱又是怎样的?这是一种居于主旨的深刻理解,直击心灵深处。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带着青涩与神往,对爱情充满着幻想。也许他们欣赏过不少爱情作品,也许他们对爱情充满着种种想法。然而,谁能明白他们的“爱”?“爱”又能与谁说?老师苦心讲解和煽情,又有多少能触动他们的心窝?学生真正的想法又多少次欲言又罢?《我愿意是急流》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开启了学生的心门,激发学生开阔而活跃的思维,把思想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自身对爱的理解,探索适合自己爱的表述,继而进行创作。创作是一种独特性的探究行为,通过思考、创作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从而感悟人生的情理。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容易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丰富联想与想象,提高“审美发现与鉴赏”能力
  诗歌能丰富人的想象,陶冶人的情操。学生通过品味诗歌抒情性的语言来唤起审美联想、激发审美想象、丰富情感体验、感受思想魅力,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
  我愿意是急流,只要爱人是一条小鱼,哪怕是汹涌无比,能让爱人在我的浪花里嬉戏游玩,我就心满意足;我愿意是荒林,只要爱人是一只小鸟,哪怕狂风肆虐,能为爱人遮风挡雨,我就无所畏惧;我愿意……
  “急流—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青藤”“小草棚—火焰”“云朵、一面破旗—夕阳”这五组意象交织在一起,没有传统爱情诗的温柔与浪漫,却让我们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青藤”、“小草棚”与“火焰”、“破旗”与“夕阳”等一系列亲切熟悉的景象中,感触于诗人简朴又透彻的情感。诗中朴实而坚定的语言让人沉醉,“崎岖的”“勇敢地”“峻峭的”“深深的”“灰色的”,渗透着一种崇高和执着。老师用语言描述意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描摹出一幅幅画面,自然、朴实之美直涌心头,激发学生欣赏诗歌的画面美,感受爱情的伟大与坚贞,获得审美的体验。
  四、优化人格和塑造情怀,实现“文化传承与参与”
  文化无国界,《我愿意是急流》虽然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作品,但此诗唤起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与思考。诗人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意念坚定,坚持不懈,执着而坚贞的爱情观,不就是与“山无棱,江水无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等中国古诗相通吗?这些美好的品质,启迪了学生的心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
  《我愿意是急流》中“我”对“爱人”愿意付出所有甚至是生命,我们感动于外国诗人裴多菲可以为心爱的女人无私奉献的“爱”。在裴多菲“爱”的召唤下,我们脑海中浮现太多的“爱”,因此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读一读舒婷的《致橡树》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致橡树》借助橡树和木棉这两种意象,旗帜鲜明地宣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這是一种人格独立前提下的平等爱情观,“我”要努力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我们”要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携手并进,生死相依。《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讲的是一只鸟对土地至死不渝的眷恋,这也是诗人深沉的“国爱”。从“人”的“小爱”到“国”的“大爱”,读诗就是学习诗人的人格和情怀,汲取诗中的精华,从诗人身上获得“爱”的渗透,从而升华人格与情怀。
  现代诗歌在语文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身就包含着情感,承载着文化,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现代诗歌还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传递着“真、善、美”等美好的品质,诗歌教学不能仅把文本当成内容,不能仅把背诵和赏析当成目标,教师更应该深入挖掘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所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宽广博大,升华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真正从精神价值层面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参与的素养。
  文化的教育实则是“人”的教育,对人格和情怀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人格和情怀会随着教化的积极作用而发生改变。中职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身心发展高峰的到来,人格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学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现代诗歌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引领学生行走于文本之中,领略作者伟大的人格、深厚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怀,让学生去感悟、收获、传承。
  中职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职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和时代发展的教学之道 ,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精神世界,成就更健全的个体。
  【参考文献】
  [1]欧阳代娜,洪镇涛.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2]房 夏.居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沁园春.长沙》为例[J].科学咨询,2020(2).
  [3]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作者简介】包丽群(1989— ),籍贯广西博白,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江月阳)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一题多解教学的主要形式,认为一题多解是教学生学会解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素养的主要策略,提出教师应该结合高考备考复习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以“专题复习+一题多解”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深化思维和路径选择、提炼通性通法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 专题复习 一题多解 例题选择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提出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新模式:创新德育模式体系,促使多方共同参与;打造德育课程,让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课堂;拓展德育育人渠道,促进知行信合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学校 德育新模式 探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033-02  本文以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探讨扎根传统文化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为例对中职一年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展开调查,结果发现研究对象在“心灵触动”心理品质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创造力、思维与观察、真诚、执着、爱、友善、领导力、合作力、幽默风趣、信念有希望”心理品质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提出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的路径:加强家校联系,推动“三线”联动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学生精神信念。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研究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引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提出构建以学校课程(岗前培训课程)、校企课程(校企共建技能课程)和企业特色课程(校企共建特色课程)等三个模块为框架的课程体系,以提升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现代学徒制 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现状,提出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实施策略:夯实学生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触键技巧,规范弹奏方法;掌握和弦编配方法,提高即兴伴奏能力;加强声乐训练,提高歌唱水平。  【關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幼儿歌曲 弹唱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为例,论述以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为核心的“五步教学法”的实施基础以及“课前自主学习—预习问题反馈—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展评点拨—当堂达标巩固”等实施步骤,总结“五步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组合作 教学模式 五步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农业区位”为例,分析新旧两版地理教科书的表述结构变化,归纳新版教科书叙述性课文、活动性课文的特点,并提出新版地理教科书的教学建议:重视地理概念的教学、活用教科书的活动性课文、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科书 教材对比分析 表述结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25-02  教育部于2014年发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探寻味道之旅”研学活动为例,论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研学活动实践,认为在基于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中,“立德树人”是中小学生研学活动课程价值之根、课程开发之本、课程构建之纲、课程实施之要、课程评价之度。  【关键词】中小学生研学活动 立德树人 探寻味道之旅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 RFID 系统的组成部分和 RFID 技术原理,明确智慧物流的内涵,以某备件物流中心为例,介绍 RFID 技术在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等各环节中的应用,发现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备件出入库、盘点、配送与运输的快速性和准确率,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RFID 智慧物流 备件物流中心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高中历史课堂实施主题式学习的意义,分析在实施主题式学习过程中存在主题模糊、主题数量较多、忽略主题评价等问题,以《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为例,论述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实施主题式学习的策略:整合内容并提炼主题,明确任务以实现主题,有效评价以升华主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 主题式学习 教学评价 历史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