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什么?谁受益?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全球化作为中心议题为各种各样的群体所关注:那些反对贸易自由化的人们,那些反对资本主义的人们,以及那些相信在贸易、国际投资、通讯(广播影视等)和麦当劳的影响下世界正在同一化的人们。
  全球化因为在过去的两、三个世纪中凸现出来的收入不平等现象的加剧而为人们诟病。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不平等的加剧是因为全球化扩散得还不够广泛、不够快。
  在并非很久以前的年代里,世界上的收入不平等现象相对来说并不明显。据麦迪逊(Maddison)估计,公元1000年时,亚洲的人均收入比西欧要高10%。然而在时下,就人均收入而言,最高的地区与最低的地区,表现出了惊人的差距,几乎达到19倍。
  当世界上不存在收入不平等的时候,到处都很穷。事实上每个人都很贫穷,无论在西欧、亚洲还是其他大陆,莫不如此。根据世界银行估算,在1820年的时候,世界上75%的人口每日的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按1985年的购买力——这正是世界银行用来界定严重贫困的标准线)。在今天,这一比例降到了20%,在任何国家每日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的人口比例都不会超过在1820年全世界的比例。
  全球化包含着远比商品和投资的国际化流动更丰富的内容。全球化的那些看起来最明显的方面可能是最不重要的。对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最重要影响的因素一直是思想和知识的流动。
  
  全球化是如何可能的和有效的?
  
  在人类历史上,全球化是近期的现象。在16世纪以前,不同大陆之间几乎不存在无论是物品还是思想的交流。全球化之所以成为可能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全世界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有5个方面的进展发挥了主要作用。
  1.知识。自从1750年以来,人类的知识实现了极大的增长。几乎所有与生物有关的知识都是在过去250年中取得的,大多数形成于19世纪中叶以后。
  2.越来越快速、越便宜的运输。伴随着蒸汽机、铁路、汽车和飞机的相继出现,运输得到极大地改善,并且永久性地改变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由于这种改善,商品、服务和思想可以更加容易地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
  3.越来越快捷、越低廉的通讯。不妨想象一下在200年前发自伦敦的一封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东京,你就不难理解19世纪末电报和电话的出现以及后来无线电和卫星电视的应用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思想和观念的交流极大地增加了。
  4.收入的增长促进了贸易的扩张。商品贸易一直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更高的收入同更便宜的运输和通讯一起,促成了贸易流量的增长。
  5.贸易壁垒的削减。1950年,世界出口总值相当于全球GDP的5.5%;1998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17.2%。
  
  为什么世界今非昔比:知识
  
  今天的世界并不拥有更多的自然资源,更多的阳光或更多的雨露,自然法则也没有变化。然而,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指标来看,世界的产出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1990年全世界商品和服务的总产出相当于1820年的40倍,人均产出相当于1820年的7倍。(麦迪逊,1993)
  是什么因素让世界今非昔比呢?是知识。对于自然界的规律,对于如何比以往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人力的抑或是自然的,我们有了远为优越的理解。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得部分劳动力从食品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其他活动,城市得以成长,于是知识的增长成为可能。
  在19世纪的西欧和北美,随着农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和人均收入的显著增加,许多能使人们专于知识生产的机构逐渐诞生。研究院所、招收研究生的大学和农业实验站都是19世纪发明的。
  
  全球化好处的来源
  
  全球化通常与商品贸易联系在一起,这方面确实很重要。近年来,许多发展中经济体,诸如韩国、中国的台湾和香港、新加坡和智利,都从中大大获益,实际上所有开放了贸易的国家都已经获得巨大利益。中国,作为后来者,也已经受益良多,在20世纪90年代其实际贸易额增长了2倍。对小国而言,贸易的好处尤其显著。在欧洲,小国在战后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甚至优于大国。如果没有相对自由的贸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没有任何国家经济规模足够大、多元化程度足够高以至于很难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然而,单单贸易和投资远不能涵盖全球化的内容。还有4个方面值得强调。
  首先,我认为,是思想的流动。借助快捷的通讯手段,在世界上任何角落诞生的重要的新思想都能很快地广为人知。不过,即使在廉价、快速的通讯时代到来之前,有些重要的思想成果就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巴斯德于1873年创立的细菌理论是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正是他的理论让人们认识到了净水和严格处理人类排泄物的重要性,从而增进了整个20世纪世界上几乎所有人的健康。不要忘了,直到1900年,城市一直是污秽不堪的地方,由于死亡率超过出生率而难以自我维持,其增长只有通过移民才能实现。
  其次是能力(capibilitys)的传播,思想必须被转化于产品或(和)程序之中才能发挥功效。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导致幼儿死亡率锐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针对幼儿各种疾病的疫苗和免疫技术。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全世界得到应用。
  第三,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文化和教育的传播。识字和教育已经先后从高收入国家传播到中等收入国家,再传播到低收入国家。人们的能力因识文断字而空前提高。在200年前,即使在欧洲和北美,不识字的人也占大多数;在不到一个世纪之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是文盲。
  第四,持续的经济增长所要求的制度和政策得到传播。诚然,200年前的世界享有高度的经济平等,这种状况一去不返了。不过正如后文所说明的,不平等的加剧并非由于穷人更穷,而是富人更富的结果。高收入国家之所以实现了长期的经济增长,是由于采纳了如下的制度和政策: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法治,契约的履践,保护个人权利,民主,对市场的支撑,以及公平、廉洁的公共财政体制。哪里大体上采用了这些制度和政策,哪里就实现了经济增长;反之,则只能取得非常有限的成就。不幸的是,对全世界人口的多数而言,与经济成长紧密相关的这套制度和政策仍然没有被接受。
  对于过去200年间经济不平等加剧的讨论,几乎没有涉及如下问题,即为什么在多数国家缓慢增长的同时有些国家却保持了繁荣。显然,并非由于西欧、北美、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和香港、新加坡的人比世界其他国家的公民更聪明。这些国家或地区只不过做对了有些事情,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做。现在人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理解繁荣与落后并存的真正原因。这也是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并非由于穷人更穷了,而是富人富得更快的结果。
  
  穷人从中受益了吗?
  
  现在我们来考察全球化的重要利益是如何分布的。这项检验不采用衡量经济增长和进步的通常指标,即人均收入的变化。事实上,对世界人口的一大部分,非洲的南撒哈拉地区,据估算,在1965~1999年间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为-0.2%(世界银行2001,第26页)。而就包括该地区在内的全部低收入国家而言,同一时期的增长率为1.8%,全世界总体指标为1.6%。1.8%看似很不起眼,却相当于在39年内翻了一番,在一个世纪内翻两番多。近年来,以历史标准衡量,发展中国家集合体的收入增长率是较高的。
  
  寿命
  
  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仅仅在300年前,人类出生时的期望寿命不超过35岁(Bogue,1969)。而在今天,世界的人均寿命几乎增长了1倍,达到了67岁(UNDP2001,第144页)。不过,全球化是否有效地增加了贫穷国家人民的寿命呢?不妨看一下统计数据。从1960年到1997年,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寿命增加了大约23岁。1900年,印度的人口平均寿命为23岁(Bogue,1969),如今则提高到63岁。在至今不到40年的时间里,发展中国家人均寿命的增加就相当于印度在1900年的人均寿命。
  寿命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婴幼儿死亡率的下降。幼儿死亡率是指5岁以下幼儿的死亡率。在过去40年间发展中国家幼儿死亡率发生了巨大变化,1960~1997年间此项指标下降了61%。在南撒哈拉非洲地区,尽管人均收入已经停滞了30年,幼儿死亡率却下降了40%。
  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30个低收入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从1960年的157‰下降到了1996年的62‰(约翰逊,2000)。而在1900年,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为160‰,纽约市则为264‰。
  毫无疑问,贫穷国家已经从全球化中得到了好处。发展中国家寿命的增长主要得力于干净的水源、改善的卫生设施、针对幼儿疾病的疫苗接种技术以及食物供给的增加。腹泻的减低措施有助于降低幼儿死亡率,减少矮小瘦弱等发育不良情形。没有全球化,没有思想和能力的传播,世界上的穷人几乎不可能分享到以上任何一项进步所带来的益处。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在2000年低收入国家76%的人口都能获得“得到改善的水源”(先前的表述为“洁净水源或安全水源”)。安全的水源是降低婴幼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在20世纪30年代末,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谷物的产出率较低。实际上,在此前的一个世纪里,谷物产出都没有增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均是如此。
  从1800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玉米产出率都没有增长。但是在30年代以后,产出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如今的产出大约相当于那时的5倍。人们对各类谷物进行了大量研究。杂交玉米首先获得成功,20年后出现了小麦和水稻的杂交品种。相比那些被代替的品种,这些新品种无一例外都对化肥要敏感得多。
  全球化影响了谷物产出的增长。谷物产出的增长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在1970~1972年,随着绿色革命造就的新品种被迅速采用,发达国家产出水平超出发展中国家水平,达65%。到1994~1996年,差距缩小到了20%。发展中国家谷物产出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的后果。杂交玉米诞生在美国,菲律宾的水稻新品种和墨西哥的小麦新品种以及后来的两代的开发,主要是由美国的基金会特别是洛克菲勒基金支持的。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水稻新品种的研究开发上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但还是落在了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后面。主要是通过全球化,新的品种和生产方法才推广到了全世界。
  实现高产出的一项重要因素是获得低成本的氮肥。制造氮肥的方法是从发达国家传到发展中国家去的。
  产出的增长是否反映在世界上更贫穷的人们所摄取的卡洛里量呢?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答案是肯定的。唯一的例外是1970~1996年间的南撒哈拉非洲地区。从1962年到1996年,日均卡洛里摄取量增加了700卡洛里,增幅为35%。
  在做出结论之前,最好重温一下我的同事罗伯特·福格尔就法国和英格兰人每日卡洛里吸收量所做的发现。在18世纪初,法国的日均卡洛里吸收量为1657,英格兰为2095(福格尔,1996)。在随后的100年里,法国增加到1846,英格兰增加到2237,增幅约为10%,同时期英格兰的人均寿命从32岁增加到36岁,法国从26岁增加到32岁。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三个世纪前,位列世界最富裕国家的两国的人均寿命仅相当于当今所有发展中国家一般人均寿命的1/2。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1997年,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卡洛里吸收量低于18世纪初的法国或英格兰,甚至一个世纪后的法国。如今,在比较穷的发展中国家里,还有相当比例的人口矮小瘦弱,不过在200年前的欧洲几乎每个人都发育不良。福格尔说,当时把守城堡的士兵只有153cm的身高和大约42公斤的体重。
  玉米和小麦的价格曲线是就美国的情形绘制的,但此中的价格同样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变化。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已经下降了40%甚至更多,大米价格也经历了同等的下降。人均谷物供给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都非常显著。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实际价格的下降,穷人真正得到了巨大好处。
  
  免疫
  
  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一项好处是,大部分儿童接受了免疫注射。我们有1995~97年间关于肺结核和麻疹的数据(UNDP,1999)。就全体发展中国家来说,88%的儿童接受了肺结核的免疫,79%的儿童接受了麻疹的免疫。南撒哈拉非洲落后一些,但即使在那里,也有67%的儿童接受了肺结核的免疫,53%的儿童接受了麻疹的免疫。在南亚,包括印度在内,这两项比例分别为95%和80%。在中国,1996年针对这两种疾病的免疫率达到96%。这些和其他一些免疫措施起到了降低幼儿死亡率的重要作用。离开全球化,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都难以受到保护,以抵御那些主要的幼儿疾病。
  
  知识
  
  随着文化和教育的普及,借助低成本、快捷的通讯,在世界某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知识可以被任何地方的人们所分享,这实在是全球化之赐。一般来说,知识必须首先被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才能影响人们的生活。仅仅懂得如何培育杂交玉米并不能增加产量,要实际培育出杂交品种才行。细菌的作用是惊人的发现,但必须转化为这样的知识,即纯净水是最基本的以及如何才能得到纯净水,才能影响人们的生活。同样道理,卫生能防止疾病,但是你必须懂得如何通过排水系统和可靠的处理地点来创造卫生的环境。在巴黎拥有纯净水和排水系统之前,幼儿死亡率高达450‰——每两个新生儿中只有一个多一点能活过5岁。
  
  在尚未允许市场发挥功能的地方
  
  针对全球化的一种抱怨是,这一过程导致了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作为全球化的结果,富人更富了,但是穷人并没有更穷。自1952年以来中国城市与农村之间人均消费水平的比例清楚地表明,在市场和全球化的作用受到限制的时期,不平等的加剧可能是惊人的。图5
  1999年中国城乡之间人均消费比率高达3.5(NBS2001,第66页)。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有三方面原因,其中两者涉及到对市场的限制。首先,40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其次,投资一直向城市地区倾斜,至少70%的投资流向了仅拥有稍多于30%人口的城市地区。在2000年,乡镇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只相当于对国有企业投资的23%,尽管乡镇企业雇佣着1.28亿工人,多于国有企业的8100万雇员人数(NBS2001,第107和157页)。第三个原因涉及到教育提供方面的歧视。相比城市居民,农村人接受的教育更少,质量更差。1990年,农村劳动力比城市劳动力平均少受4年的学校教育。
  如果全球化是一个为市场所支配的典型过程,中国的经验则表明,对市场的限制增加了而不是减轻了不平等。市场是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劳动报酬差异的主要途径。如果允许市场来发挥分配劳动力和资本的功能,如果所有人都可能受到同样水平的教育,那么中国的城乡人均消费比率要比目前小得多。
  
  结论
  
  我并不这样认为,即无论何时,全球化的所有影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有利的。每当新知识诞生的时候,总有些人要受到不利影响。比如,以前有用的技能丧失了大部分价值。不过,在任何一个处于增长之中的经济中,这种情况都会出现,即使根本不存在对外贸易。全球化只是在如下意义上与此相关:一个经济体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程度越高,其增长就越快,变化和调整的必要性就越高。经济增长要求变化,大概最引人注目的调整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当美国刚赢得独立时,全国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如今,这一比例只有2%多一点。半个世纪前,中国85%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现在则不到45%的比例,我估计,30年以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将降为10%左右。
  全球化的内涵远远超出了贸易和投资领域。诚然,在改善生活条件方面,贸易和投资的全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深刻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比如对细菌的作用的理解、净水和卫生、植物育种、预防接种和识字。在过去150年间实现的通讯技术的进步便利了思想的传播,增加了对穷人的积极影响。全球化的好处已经广布全球,但是还远未完成。作为全球化后果的大部分成就是巨大的,不过,对此,人们基本上还没有认识到。(中信国际研究所刘云鹏译)
  (作者D.盖尔·约翰逊执政于芝加哥大学。本文是他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亚洲经济研究会(ACAES)中国改革论坛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因篇幅所限,文中省略了有关图表。
  (中信国际研究所 刘云鹏译)
其他文献
租赁,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虽然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不少租赁公司,但租赁业作为在世界经济中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在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中却不那么活跃,甚至有一阶段还陷入发展的低谷。那么融资租赁如何在中国发挥有效利用社会资金,促进社会产品流通的中介作用,如何迈出低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会长、信德公司副总经理姜仲勤先生(
期刊
本文是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学段(7—9年级)的美术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所涉及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进行分析。从概念上对初中教材中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模块为依据,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对当前教材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一、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视觉传达设计指是指利用视觉符号、视觉媒介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设计。在这一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作为视觉符号传达载体的媒介,针对不同的媒介我们需要对其传递和构成的方式
期刊
ST郑百文最近再次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是因为一个大家都以为要退出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忽然推出了进行资产重组的预案。这一预案究竟在重组什么,郑百文能否续演股市神话,在新世纪来临之时,这些问题显然格外引人瞩目。    市场的震惊来自于2000年11月30日郑百文公司董事会发布的公告。该公告称,因公司目前负债沉重,经营状况困难,本次董事会讨论了申请破产和谋求重组等有关事宜,会议形成决议如下
期刊
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问题是200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在考虑了众多复杂因素和现有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三种国有股减持修正案,并对国有股减持的设计原则、定价方式、减持顺序、减持资金运作模式、其它主要减持方案评析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一、国有股减持修正方案的设计原则与定价机制    (一)国
期刊
银行是如何对正在快速发展的网上电子商务作出回应的?事实表明,许多银行正通过电子化渠道来授信及吸受存款。另外,一些大银行正在开发专门为电子商务服务的产品。银行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发现伴随大量新机遇的同时还面临新的风险,如战略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  许多公司接受和运用网上电子商务,正是看中了它可以拓宽市场,改进顾客服务,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早就已经运用计算机来设计产品和管理客户
期刊
[本刊讯]中国证券市场历经十年的风风雨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正在从初创阶段走向高速成长阶段。总结以往的经验得失,完善市场的制度与监管体系,深入推进市场化进程,规范市场运行中的经济主体与经济行为,倡导和营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提高整个市场的运行效率和谋求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等等问题,都是当前阶段正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众多关注中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人士所瞩目的焦点。  基于上
期刊
当前,金融控股公司正在亚洲大行其道,先是韩国,后是中国台湾省,最近在中国大陆。但是金融控股公司真能够有助于拯救该区域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吗?    一、东亚金融控股公司热浪滚滚    近年来,在亚洲一些地区掀起了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热潮。在亚洲不断增加的金融控股公司家族中,不仅有瑞穗金融控股公司、东京三菱金融控股公司、香港汇丰金融控股集团、新加坡发展银行集团等名声显赫的金融大鳄,还有如新韩金融集团(S
期刊
一    最近,中国证券市场的几起涉及高级领导干部的股票丑闻都和湖北康赛公司有关,一家上市公司竟使得湖北省副省长、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和前纺织总会会长3名部级干部“中箭落马”,不保晚节。令人震惊、惋惜的同时,更令人深思。人们认为康赛事件是由偶发原因被揭露的,而一些人利用审批特权在企业上市过程中谋私利搞腐败绝不是个别事件。更有极端看法认为,我国现有股票上市指标额度审批制是层层产生腐败的温床,事实上我国证
期刊
IT业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全球金融服务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介绍的是一种交易者可以进行捆绑交易的电子市场。因为该电子市场是建立在分布式目标的基础上,与用公共网关接口数据建立起来的交易体系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个新兴的电子金融市场正在迅速崛起。买方和卖方在高速网络的连接下聚集在虚拟化的市场环境中,从而带来了商业运作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作为率先积极使用IT的行业之一,金融服务行业
期刊
编者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委员会(ACAES)、中国改革开放坛论于近期共同主办了“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国际研讨会暨第24届亚洲经济研究论坛。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专家学者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府机构管理人员共140多人,就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与投资、欧洲和亚洲的经济学发展、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等议题发表论文和演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