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研究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
  【摘 要】 以核心素养为标准进行语文教学,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就是将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相互统一,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觉来培养学生,以满足学生作为复杂型社会群体的需要。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内容,贴近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展开,为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素养做出简单的建议。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人教版
  一、关于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内涵
  2015年,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的根本目标和教学宗旨,就是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参与的统一,促使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能够很好地展现其所学才能,同时具有社会价值。
  1.语言的积累与表达
  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中,核心素养则是启蒙指引的功能,培养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了解,并且将所学的语言积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表达出来。语文的学习,其根本上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会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表达。比如让学生利用课文中学习到的词汇描写段落,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才是学习的真正价值。同时,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才可能产生质变。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就是在不断提升和学习的基础上长久坚持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2.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掌握
  学生通过语文课文的阅读,再加上课文的插画等描述,可以发散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能力。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以及文学作品的阅读,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文字功底,从而领略语言文字的美好。比如人教版中《燕子》一课的内容,作者运用大量词汇描述燕子飞行的动作,掠过、叫着、飞、横掠、沾、荡漾,短短几句语言,却把燕子的神态跃然于纸上。学生通过学习,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掌握。
  3.审美情趣的培养与熏陶
  语文的学习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富足,体会文字语言带来的视觉魅力,这样在生活实践中遇到此情此景,能够加深内心的感触。尤其是教材中古诗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涵养的积淀与熏陶。以《山行》为例,在亲眼目睹枫林红色震撼之后才明白“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内心感慨,才能明白杜牧的真实写照是与现实如此的契合,竟不能用更多的语言去形容。学生当时的学习可能只是处于理解层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加深,其学习内容也会潜移默化深入骨髓之中。所以,语文内容的学习影响是深远的,是对人类日后成长发展的指导总结,是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内容。
  二、基于核心素养内容的语文教学策略
  1.围绕语言文字进行展开语文教学内容
  语言文字是语文内容中主要的构成要素,学好文字的运用体会语言的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上文中提到的《燕子》,正是文字语言运用的最好体现。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其精准度正是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主要是对文字的掌握,包括结构、表面意思与实际内涵等等,无一不是体现先人的智慧与聪颖,小学中高年级的学习主要是对文字语言语境的掌握,包括同一意思的不同转换,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感叹句等等,都是汉语言精髓的內容。小学生学习后,通过对简单的字词理解到最后的句段篇的理解的整体统一,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这也就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2.围绕思维的发展结构展开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展与思维训练有很大的关系。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篇寓言故事来讲,锻炼的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现实事物的理解关注。《揠苗助长》中的主人公违背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强行将其改变,导致禾苗最后都枯萎的结果;而《守株待兔》中的主人公则是妄想天上能够掉馅饼,每天都有兔子自动送上门,只愿意坐享其成,而不愿意埋头踏实的工作。学生在学习理解时就要充分运用到思维的想象能力,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心想法,了解现实生活中事物发展规律,并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寓意内涵。这也就是核心素养的培养结果,通过锻炼思维思考能力,增加学生认识事物的宽度与广度。
  3.围绕审美的熏陶展开语文教学内容
  任何时期的审美都有其特定结构。比如唐朝崇尚作诗,宋朝崇尚作词,才得以有“唐诗宋词”的美誉。作为现在时代的语文学习,正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时期的文化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人教版中《触摸春天》为例,小女孩虽然双目失明但意志力坚强,用自己的嗅觉、触觉去感受花朵的魅力,以敏锐的动作拢住了飞翔的蝴蝶,感受动物的生命运动。文章以“我”的所见所感进行描述,学生在学习后除增加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时还能树立追求生活目标的信念,这是任何人都富有的权利。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由此看来,核心素养的提出很好地印证了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遵循内容的发展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以后的生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林祥,郑昀.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用热”再认识[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8)
  [2]李广,程丽丽,计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以吉林省C市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用精彩的导入方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巧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等都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方法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高中地理知识表面看起来枯燥无味,但事实上却充满无限乐趣。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深入解读,认真思考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区别以及潜在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但同时应该认识到,二者在新时期应该
【摘 要】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进展在近些年陷入瓶颈期,如何创新写作教学模式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初中英语教师。支架模式是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提出的新型写作教学理论,它要求学生们在平时训练过程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搭建写作支架,形成写作体系,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写作课堂任务。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探讨如何在英语写作课堂中运用支架模式,提高写作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支架模式  初中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融入创新思维和创新元素,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让学生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而是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教学理念;导学案;自主
【摘 要】 游戏是幼儿重要的生活方式,没有游戏,幼儿的生活是不完整、不精彩的。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是一种玩耍,而且也是一种学习和生活 。《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 一日生活;游戏策略  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指幼儿从早上来园到下午离园间所接受的一切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幼儿园生活各环节对他们所起的作
本文从矿山合理开发的角度,对宝日希勒集中开采区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空地面塌陷、土地资源的压占和破坏、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方面进行调查,以促进资源开发
基因专利是近来专利法中的热点问题,我国基因专利制度同国外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许多明显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基因可专利性情况,借鉴他国的基因专利制度,健全我国
对于现代化企业管理而言,财务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但是这三部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
目前我国煤矿信息化监控预警水平还处于滞后状态,在矿山挖掘工作面生产时的检测预警方面缺乏感知技术手段。普通传感设备的安全性、耐用性、封装性方面,还尚未达到井下特殊状况
本文从人格特征范式出发,首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一个"准新闻传播从业者"的大样本(成渝五所新闻传播院系的857名大一新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男生与其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