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胃切除联合双通道吻合技术治疗胃上部癌安全性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近端胃切除联合双通道吻合技术治疗胃上部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胃上部癌行近端胃切除联合双通道吻合技术(PG-DT)和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TG-RY)的中英文文献。文献纳入标准:(1)公开发表的关于胃上部癌行PG-DT及TG-RY的前瞻性或回顾性对照研究;(2)研究对象为胃上部癌;(3)纳入文献必须至少包含以下一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白蛋白、术后1年血红蛋白、术后1、3及5年生存率。排除综述、病例报告、会议摘要和其他非对照研究的文献资料和重复发表的研究以及数据提取不完整或无法提取的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2月。采用卡斯尔-渥太华(NOS)、Jadad改良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分别对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制作森林图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采用Egger检测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结果

共检索385篇文献,最终纳入18篇文献,其中2篇为随机对照研究,16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计纳入1 521例患者,其中PG-DT组692例,TG-RY组829例。对纳入指标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比较显示:与TG-RY组比较,PG-D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OR=-54.58,95%CI:-57.77~-51.38)、术后排气时间早(OR=-0.21,95%CI:-0.29~-0.13)、住院时间短(OR=-0.98,95%CI:-1.31~-0.64)、清扫淋巴结数少(OR=-6.07,95%CI:-7.14~-4.9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OR= 0.32,95%CI:0.24~0.43)、术后1年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高(分别:OR=1.90,95%CI:1.08~2.77;OR=5.07,95%CI:2.83~7.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于2008年第一次发布的慢性便秘的外科诊治指南,对我国慢性便秘外科诊治的规范化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慢性便秘的基础与临床诊疗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临床实践方面目前尚缺乏金标准与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外科医师在术前评估、术式选择、术后疗效评价等方面缺乏权威的参考。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便秘的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遴选我国便秘外科领域相关专家组成《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编审委员会,通过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结合专家们
近10年,我国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迅速增长。然而,纵观既往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能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指南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许多临床专家在制定指南之前并不熟悉其相关流程和规则,严重影响了指南的质量。临床实践指南需从临床问题出发,通过凝练化解为目标人群、方案或干预措施、其他备选措施以及可能的结局指标(即PICO问题),利用全面的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系统,对评价的措施给予确切的推荐意见。制定过程当中,需要同时考量推荐意见对适用人群的利弊,包括权衡适用人群的偏好和价值观、成本效益、医疗保健系统等。由此,一部
胃癌是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全国前3位的恶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迄今,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的基石。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及其临床研究的深入,回顾2021年研究进展,胃癌外科的核心争议问题已基本解决,以单孔/减孔为代表的系列"微创新"理念与技术进一步发展,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辅助预测已深入到外科精准决策前沿,靶向和免疫转化治疗即将突破胃癌外科疗效瓶颈。当前,正在探索中的分子影像与靶向示踪引导下的精准肿瘤外科手术,有望在肿瘤边界实时在体判定、转移淋巴结示踪及可视化神经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展望
近年来,免疫评分及液体活检已经用于指导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结直肠外科技术向着更趋于理性和科学性发展,结直肠外科器官功能保护策略愈受关注,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的开展为结直肠癌的治疗选择提供了更多策略。同时,结直肠良性疾病的外科进展也在进一步挑战传统理念。医学的进步和理念的革新对我国结直肠外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努力提高结直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程度,以患者为中心探索结直肠外科新技术、新理念和精准诊疗新领域任重道远。
直肠癌是我国人民健康的巨大威胁。随着外科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并发症作为衡量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的重视。尽管有许多关于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研究,但汇报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回顾性研究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例如病历资料不完善、部分并发症诊断标准不明确或不统一、出院后随访记录信息不完善、MDT成员之间沟通机制不畅通等。从对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回顾性研究中入手,找出各中心对于并发症管理登记存在的缺陷与问题,明确各项术后并发症的定义,建立健全直肠癌术后并发症规范化登记体系,开
判断结直肠癌外科手术的切缘,是影响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如何选择规范的、理想的手术切缘,对结直肠肿瘤外科医生提出了挑战。结直肠癌手术切缘包括纵向切缘及环周切缘,不同指南中安全切缘的距离有所不同。手术切缘的判断,术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术中结合术者的经验、手术方式、超光普显像和荧光血管造影等进行;术后需要病理检查确定。重视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安全切缘,以减少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是结直肠肿瘤外科医生不变的追求。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应用诺曼图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分期为pT1期原发性早期胃癌患者;(2)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进展期胃癌、残胃癌或既往行胃切除术的患者;(2)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分期为早期的胃癌患者;(3)其他类型胃肿瘤如淋巴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间质瘤等;(4)其他脏器原发性肿瘤胃转移患者。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0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行胃癌根治术的1633例早期胃癌
目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既使接受根治性手术,预后依然欠佳且易发生腹膜转移。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可有效地清除或杀灭腹腔内游离的癌细胞或微小病灶,但当前预防性HIPEC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仍缺乏安全性评价。故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D2根治术联合HIPEC在预防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膜转移中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130例行标准胃癌D2根治术 HIPEC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经术后病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经闭孔神经前入路远端直肠离断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原发直肠腺癌,肿瘤距肛缘3~5cm,术前肛门功能良好,有保肛意愿的患者。(2)行经闭孔神经前入路的远端直肠离断直肠癌根治术。排除标准:(1)有远处转移或行姑息切除患者;(2)其他手术入路的患者;(3)直肠癌脏器联合切除患者;(4)在研究期间合并其他肿瘤需额外治疗者。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经闭孔神经前入路行远端直肠离断的50例低位直肠
目的研究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转化治疗结局影响因素,为制定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新初始不可切除、经过一线全身治疗且转化成功的98例CRLM患者,并将同期入院、但转化失败的134例CRLM患者纳为对照组。转化治疗方案:38例接受FOLFOX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152例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19例接受FOL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