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梨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241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生产上栽培的梨大多为绿色、黄色、黄绿色和褐色梨品种,缺乏优良的红色梨品种。椐报道红皮梨果皮中富含花青苷等强抗氧化类化合物,具有抗癌、防止心血管疾病及延缓衰老等极高的药用价值;红色梨较传统栽培的黄色、绿色、黄绿色、褐色梨外观漂亮,经济效益高,越来越受到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用日本幸水梨为母本,云南火把梨为父本人工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脆肉型红色梨良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获得“中华名果”称号;在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在“全国红色梨产业发展现场观摩研讨会”上,经全国多位专家品评认为3个红色梨品种结果早、丰产稳产,风味浓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品质优良,抗梨黑星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2009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得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11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
  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3个优质红色梨在全国多个地区已有规模栽培,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红色梨没有标准化的栽培管理规范,部分地区由于管理不一致,出现果面着色差,果实风味偏酸,果锈和日灼严重,大大影响红色梨的效益和产业化发展。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作为3个优质红色梨新品种的培育单位,经过近30年研究试验,对3个红色梨的植物学、生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有着全面系统的了解,研制出3个红色梨规范化的高效栽培技术,旨在给广大种植者提供生产指导,确保三个红色梨栽培都能达到良好的商品质量和较高的经济收益,以促进三个红色梨规模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
  1 建园定植
  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属沙梨系统的良种,其适应性广泛,多种生态条件下皆可种植,最适宜在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栽培,尤其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河滩冲积土栽培品质最佳。栽植密度可按2米×3米的株行距定植,111株/亩。3个红色梨可互为授粉品种,还可选用红香酥、金星、圆黄梨等作授粉品种。
  定植时最好挖深宽各0.8~1 米的栽植沟,沟穴底部填厚30厘米左右的作物秸秆和农家肥,填土至地面平齐,灌水浇透,使土壤落实,然后在栽植沟内按株距挖深宽30厘米的栽植穴,将苗木放入穴中央,砧桩背风,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直到嫁接口与地面平行或略高于地面。沿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再次灌水浇透塌实。晚秋栽植时,为防冬季刮大风摇摆树苗和冬季根颈部受冻,以苗木为中心培一个30厘米高的土堆。
  2 合理施肥
  2.1 秋施基肥
  三个红色梨在土壤肥力瘠薄的地区栽培风味淡、偏酸,口感不佳,肥沃的土壤是红梨树体良好生长和果实高品质的基础。新建梨园在2~3年内每年应施入有机肥每亩3 000千克,尿素450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盛果期树施肥量按每生产1千克果实施1.5~2千克优质农家肥标准施入,在果实采收前后施入农家肥(堆肥、厩肥、圈肥、粪肥以及绿肥、秸秆、杂草等),还可附加全年所需磷肥、氮肥。秋施有机肥方法:栽后的前3年结合扩穴施入,以后以环状沟施、放射沟施和全园撒施隔年交替进行,沟深40~60厘米。追肥后及时灌水。
  2.2 追肥
  根际追肥以复合肥为主,生长期一般每年追肥2~3次。第1次在萌芽前(3月),以氮肥为主,每株穴施0.15千克尿素;第2次在花芽分化前(5月下旬),每株穴施三要素复合肥0.25千克;第3次在果实膨大期(7—8月),每株穴施高氮复合肥0.5~0.75千克。幼树追前2次肥即可,盛果期树参照国内外梨园的追肥量,按每生产100千克果实,追施尿素1~2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草木灰3千克为宜。
  2.3 叶面喷肥
  除土壤追肥外,还可以在生长期采用叶面喷肥,喷施多种微量元素迅速补充梨树营养需求。(1)坐果肥:盛花期用0.3%硼砂 0.3%白糖 0.3%尿素混合液对全园进行叶面喷施;(2)新梢生长期喷0.4%尿素,能促进枝叶生长提高坐果率;新梢停长后,喷0.5%尿素加2%~3%过磷酸钙浸出液,可促进幼果生长和根系生长。(3)6月份用0.3%尿素 0.3% 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对叶面喷施,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4)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各喷施1次0.3%的磷酸二氢钾 0.3%的蔗糖溶液,增大果个,增进品质。叶面喷肥宜天晴无风时早、晚喷,避开高温时间和刮风期喷施。
  3 行间生草
  果园行间生草可覆盖地面,调节果园小气候,蓄水保墒,调节果园温、湿度,防治地面干裂,有利于降低高温对红色梨去袋后对果面的灼伤,护根护果;果园行间生草还可以抑制杂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果园土壤高有机质含量是3个红色梨达到内在高品质的保障。行间提倡间作毛叶苕子、苜蓿、三叶草、黑麦草等绿肥作物,通过翻压、覆盖、刈割沤制和自生自灭等方法将其转变为梨园有机肥。结果前期也可间作草莓、花生、豌豆、蔬菜等低秆作物,以增加果园前期经济效益。
  4 合理负载技术
  红色梨品种与其他梨品种不同,决定生产效益的关键是果实着色质量和商品质量而不是产量。虽然3个红梨的丰产性非常好,但负载过多果个偏小,果实着色差,颜色不能鲜红艳丽,影响商品质量。提高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就是疏花疏果,保证每个果实充分照光,全面着色。具体操作为:每年进行2次疏花疏果,第1次在蕾期,每隔20厘米左右留1个花序,疏除背上的,留下垂的和两侧的花序;第2次在套袋时,结合套袋每花序留1个果。栽植前2年不留果,第3年将产量控制在1 000千克/亩以内,第4年控制在2 000千克/亩以下,第5年进入盛果期后将产量控制在3 500千克/亩左右。
  5 优化套摘袋技术
  红色梨套、摘袋技术是促进果实着色鲜艳,提高外观品质的关键。套、摘袋技术关键在于纸袋的选择和摘袋方法,纸袋要选择外黄内红的双层纸袋,套袋适时早套,在落花后40天内完成套袋,郑州地区在5月20日前套袋结束,套袋过晚易产生果锈;去袋必须适时和二次完成,不能过早、过晚,过早、过晚都会影响着色。去袋在成熟前15天,选择阴天或小雨蒙蒙的天气去除外层袋,同时撕开内层果袋(不能去掉)通风晾3天后,选在下午3时以后再次去除内层果袋,分两步完成去袋,可避免阳光暴晒使果实日灼受伤。果园温度过高时,摘袋后要喷雾降温。
  6 合理的整形修剪
  树形采用小冠改良疏层形,适合低密度种植园,第1层主枝3~4个,第2层主枝2个,不设第3层,树冠高度在3米左右,冠径3.5米以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1年,树苗定植后不截头定干,抹除基部30厘米以下的芽,节约养分,促使其加粗加高生长,待7月份后选择主干50~60厘米处饱满芽上方刻芽,促发侧枝。第2年,加大养分供树体,保证有效芽、枝的生长发育。夏季通过拉枝等技术措施对果树进行整形,调节主、侧枝的角度、方位,使树体结构合理,形成牢固的树形骨架,对过长新梢进行摘心。冬季,对主枝延长头短截,促发分枝。第3年进入生长结果期,继续培养结果枝,加强营养供树体和花果生长。夏季通过摘心、扭梢、别枝等技术措施,加快有效枝的生长,抑制无效枝,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秋季剪去背上枝、徒长枝、摘除果实边上的叶片,促使果实充分照光着色;冬季疏除背上枝、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和枯枝等;对结果部位外移的枝,及时进行回缩;对长果枝进行短截;对中短果枝进行甩放,让其结果,尽快过渡到盛果期。
  7 采前增糖技术
  采前果园喷布葡萄糖、乙烯利、果实增糖着色剂(BSAG)和萘乙酸的混合液1~2次,可有效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香味,降低酸度,同时延长果实的挂树期,有利于观光园建设。
其他文献
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为四川省威远县无花果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为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2013年之前,威远县有无花果林面积1.5万亩,这1.5万亩无花果林是用10年时间发展起来的。而2013年,威远县在1年间就新增无花果林1万亩。如此之大的变化源于威远县实施了四川省的首个林业“BOT模式”项目。  遇瓶颈 探索林业“BOT模式”  威远县历来有着种植无花果的传统,然而过去无花果属于散
临近岁末,京郊平谷区的广大果农正在盘点着一年的收成。2014年,全区果品连续24年获得丰收,居京郊之首,总产量达3.47亿千克,总收入16.79亿元。其中,大桃产量为2.87亿千克,收入14.62亿元;全区15万果农人均果品收入1.12万元,比上年增加900元。  果品获得丰收,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在全区长达百里的绿色果品走廊上,区果品办公室的广大科技人员常年与果农近距离接触,或进行技术示范,或答疑
果业信息  日前,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一些乡镇的果农忙着采摘销售砂糖橘。但同比往年,销售的比较迟,这主要是天气因素引起的。  去冬今春以来,恭城一直是雨水天气居多,为防范低温天气,果农们纷纷采用覆膜给砂糖橘保暖。近期,只要天气稍有好转,果农们便不失时机地采收、销售砂糖橘。  砂糖橘的上市期普遍在春节前后,而目前少量的没有覆膜的砂糖橘则由果农按“农超对接”的订单直销模式销售给超市或者自行到县城卖鲜果。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桃树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底,我市桃园面积55.89万亩,产量106.85万吨,分别占全市水果园面积、产量的50.57%和54.68%,占全省桃面积、产量的37.20%和44.81%,连续13年遥居全省、全国第一位,桃业已成为临沂市支柱性果树产业。但是由于桃园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今年极其特殊的气候原因,造成全国相近品种蜜桃同一时期集中成熟上市,打乱了经
北疆红提葡萄有了质量追溯码    眼下,正是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的红提葡萄种植户们,每天按照《葡萄生产管理档案》的要求,对葡萄进行疏花、修穗、定枝,并在葡萄生产管理档案本上做好纪录。葡萄生产管理档案不仅使果农对葡萄生产管理工作有了详细的记录和了解,而且使北疆红提有了质量追溯编码。  八十九团种植红提葡萄466.7公顷。去年春季,该团将印发的4000份《葡萄生产管理档案
核桃新品种‘西岭’  ‘西岭’核桃是从‘辽宁l号’实生苗中选出的早实核桃品种。4年生单株产量1.46千克。2001-2004年连续观察结果表明,生长健壮,连续丰产性好,坚果品质等方面表现稳定,定为优系。  2005年通过幼树高接建立试验园,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形成产量。2007-2009年连续调查结果表明,经济性状优异,结果性状稳定,丰产性极强。2009年取名为‘太丰’,同年8月31日组织专家在
水是果树重要的组成部分。苹果树枝、叶中含水量占总重量的75%,果实占85%-90%。水通过蒸腾作用可调节体温,以适应气温变化及生态环境。水分是光合作用基本原料,又是重要溶剂,矿物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树体才能吸收,所以水分是果树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因子和组成部分。果农说“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旱,果园灌冬水。开春发的美”,这就是说果园在结冻前后最好灌1次水。冬灌又叫灌封冻水。  1果园灌水好处  无水
杧果因皮色和肉色鲜艳、美观、肉质嫩滑、风味好和香气浓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有“果王”之美誉。杧果原产印度,我国杧果栽培品种大多由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等地引进,这些品种由于花期在广东等南亚热带产区的低温阴雨季节开花,以致出现花多果少,并且隔年结果,甚至多年不结果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各省对杧果新品种培育展开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选育出了一些适合我国气候
柑橘是常绿果树,冬春落叶率超过20%,就会影响树势和产量。冬季、早春常因低温干旱、病虫害,引起大量老叶脱落。其落叶率有的果园历年在50%以上。对冬、春落叶多的树应该怎么办?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开春后只要加强护理,当年照样可获得一定产量。并能使树势得到迅速恢复。    1 断根增肥    萌芽前的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结合翻土清沟每株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5-1千克。靠近主干处要浅挖,以1
2018全国桃产业发展交流会暨‘秦安杯’全国蜜桃大赛2018年8月11日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印象酒店隆重开幕。本次会议及大赛由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秦安县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桃产业从业者,共计3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以桃为媒,以节会友,共商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良方,共谋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大计。中国园艺协会桃分会理事长、国家桃产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