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庭 用專業化的心態自由管理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本刊近幾期刊出了一系列關於二代台商的專題報導,在這些二代台商中,一部分是接班的二代,也有一部分是自行創業的一代。無論屬於哪種角色,這些新生力量始終都彙聚了許多人的目光。
  這是一個新老台商交替的時代,也是一個沒有佳話的時代,在形勢嚴峻的局勢下,青年台商們需發揮自身的優勢來創造出他們的輝煌。從現實看來,很顯然,他們大多數都在通往輝煌的路上。
  本刊主人公威睿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睿)總經理林新庭在接受採訪時,表現略顯緊張,不過這並未影響交流,他用自己的睿智和沉穩把自己表達得非常清晰。
  他的這種豐富的表達力可能是台商新生代「新」之所在。
  「三分天下」 從國外打響第一槍
  林新庭出生在台中市的一個家庭,父母從事鞋子的生意,由於經商的關係,父親林壁鋒基本沒有與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考慮到小孩沒人管的情況,林壁鋒決定將孩子送出國。於是,12歲的林新庭和姐姐被送到了美國,哥哥被送至日本。林新庭的學業從初中一直讀到了大學畢業。林新庭在美國呆的12年,深受美國教育文化的影響,他說,儘管自己來到大陸有12年了,但人生中最重要的12年都花在了美國,自己的溝通方式、生活方式會比較美國化一點。
  從國外學成歸來後,林新庭回到父母身邊,幫助父母從事鞋子的貿易工作。林壁鋒的事業發展不斷壯大後遷到大陸,為貿易需要又承接了新的工廠,新廠維持了四年多的時間。幸運的是,林壁鋒看到經濟形勢不好的局面,在2008年全球經濟風暴來臨之前,決定將工廠收起只保留原貿易部門,並縮小業務範圍。事實上,和很多貿易公司或者廠家慘敗的遭遇不同,林新庭一家幾乎躲過了這場災難。
  家裏的貿易事業結束之後,林新庭決定開闢自己的新事業。縱覽各行業之後,林新庭聯繫了在國外的朋友,跟他們介紹國內的情況,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做資安系統的前景會很不錯,最後林新庭與朋友們一起創辦了威睿。威睿開始的客戶來自國外,從國外的案子開始著手做,原本是做網站、雲端的處理的工作,來到大陸後,了解到資安系統的需求,威睿的業務慢慢朝資安系統方面發展。
  高瞻遠矚不斷提升認知能力
  林新庭說創辦威睿是看到了很好的市場前景,因為傳統市場的萎縮,大家對資訊安全開始有了認識。特別是在互聯網日益發達的背景下,資訊的價值與重要性日漸凸顯出來,因此許多人對於維護資訊安全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多。
  林新庭解釋道,「可能以前人們受的教育並不是那麼高,他們對這種資訊的認知並沒有這麼深,他們認為資訊是不值錢的,但是員工離開,資訊流露出去,可能看似不值錢的東西拿出去就值錢了。所以大家開始有這樣的意識,有這樣的認知,也有開始在找這樣維護安全的產品。」
  經幾個朋友一起創辦的威睿開始並不順利,只能在國外做一些小的專案。直到後來慢慢有新的股東加入,有資金支持,威睿才開始轉向大陸市場。現在公司主要做DLP(數據洩露防護系統)的產品,剛開始的時候,DLP的產品依賴於硬件的方式處理,而後為了提升便捷性,同時雲端的概念也逐漸被提出,便轉化成以軟件的方式處理。林新庭說,其實這是個漫長探索的過程,比較幸運的是,這種模式在國外已有前車之鑒。同時,比起國外的機構他們還具備一定的優勢。「因為我們有當地的優勢,所以我們的報價不需要那麼高,另外我們是直接開發商,我們在當地可以做特質化服務,基本上可以做到『量身定制』。」
  據林新庭介紹,一開始硬件的開發可能要兩三個月,因為必須要一台一台主機去做,但到後面就可以直接用雲端和軟件來進行遠程的操控,也就是說技術人員不一定要到客戶那邊去,把業務該走的環節走完後就可以遠程在公司控制,幫客戶下載東西或者上傳東西,同時溝通聯繫也是通過雲端處理。現在做軟件大概一個月就可以完成,包含培訓客戶,以及所有其他的環節。
  威睿所面對的客戶群體比較大,林新庭認為有100台以上電腦在使用的公司可能才比較適合威睿,威睿的管理是在操控端,所做的系統的保密方式與傳統設置「保險箱」的方式不同。林新庭說,「在文件生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加密,等於說每個文件都是獨立受保護的,要破解必須是要一個完整的方案進行各個擊破。我們這個技術不是完全不可破解的,只是一個檔案破解可能要花兩到三年的時間,花那麼久的時間划不來,竊密方破解之後資訊已經過時沒有價值了。」
  不過,威睿所做的系統只能說是技術上的100%安全,真正的安全還是需要客戶公司在管理上去配合。
  與時俱進開拓全新運營模式
  隨著威睿的發展,原本公司的網路部門、雲端做的一些軟件插件開發的工作陸續展開,公司開始成立新的部門,不久後因為稅務、人員調整、新入股東等關係,這一整個部門就被撥離出來,單獨註冊成一家公司,這就是新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昱)。
  林新庭說新昱最主要的想法是想拓展微信開發的業務,儘管微信現在做得如火如荼,但實際上這是微信運行的第三個年頭,還屬於剛開始的階段。他認為,微信並不是一個很完美的、很高科技的東西,但是針對企業的推廣,它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不容忽視的是,微信是全世界最大的資訊收發平台,用戶超過了6億人。
  新昱踏進來微信市場的優勢在於東莞本地台商很多,林新庭希望在轉型升級時代裏,用微信這種更好的工具能夠幫眾多台商和其他客戶把推廣能做得更好,利用微信平台做一些宣傳推廣的工作,能快速拓展市場。
  據林新庭介紹,新昱日前曾幫台商的觀光果園做過微信推廣進行轉型,新昱派出團隊了解這一具有台灣特色的觀光景點的運營模式,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發展的方向之後,再進行網站的整改,還包括在他們的微信平台上做開發一些特質化的套件供他們使用。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項目開始運作之後景區客流量直線上升,僅一週的時間人數破萬,取得了非常好的推廣效果。
  林新庭還解釋道,其實微信推廣的力度可以做得很大,微信是一個大資訊平台,大家隨時隨地使用,資訊傳遞很方便。同時開發的難度也沒那麼高,甚至很多了解PHP(一種通用開源腳本語言)的人都可以自己做。微信平台是一個前端,可以與移動網站做結合,呈現出來的效果非常不一樣。
  創新思維 採用「獨特式」管理
  林新庭在台灣、美國、大陸各待了12年的時間。談到國內外商業思維差異,林新庭認為,在美國,商業模式特別講的是信用,講好了就是承諾,合約嚴格遵守。另外管理員工都是以很自由的方式去對待,大家都是以很尊重很自由的態度對待所有的人。而在大陸,比較注重以制度管理員工,而且,大陸商業氛圍注重人情。
  而顯然,林新庭更贊同美國的模式。他說,「在美國就是,不管你以前是做什麼的,來這裡你就是專業人士,跟亞洲這邊的觀念不太一樣,我現在管理這一塊會受美國的影響,會以美國的方式來經營。招人的時候我也會跟他們強調一點,如果我們一起共事,我會尊重你是一個專業人士,你也必須尊重你是一個專業人士,來這裡專業的事情你要處理好,我不用下壓的方式來管理大家,只要把份內的事情處理好就行。」
  林新庭稱自己崇尚自由,也會以自由的方式去管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為本,不以強壓式的方式去管理員工,同時也給員工比較多的機會自由發展!
其他文献
日前,由騰訊主辦,以「移動連接 重塑未來」為主題的2014年第七屆騰訊智慧峰會在北京開幕。各界嘉賓共同探討移動連接時代,媒體生態與行銷環境產生的新變化,洞悉趨勢,應對未來。  智能終端與移動應用的雙重驅動下,2014年大陸的移動媒體生態正在從量變向質變發展,移動媒體正在全面重塑人、設備、資訊、管道之間的多重連接方式。飛速演變的移動互聯網世界和萬物互聯環境也正在對傳統數字行銷產業鏈帶來變革性影響。 
期刊
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健碩的言談,溫和的表情,初見士興國際集團南京士興鋼結構安裝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建萍先生,恍惚以為他就是一個南京人。來到南京十多年,或許他也早已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南京人。  「雖然與大陸大型的鋼構公司相比,士興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就整個行業來講,士興已經屬於中上流的鋼構公司,並且在大陸台資鋼構企業內,士興絕對是做得最大最好的。」陳建萍略帶自豪地向我們介紹著士興。士興鋼構從1998年在福州
期刊
他出生於台灣一個鋼琴世家,自幼跟隨父親在琴行長大,26歲起開始從事樂器國際貿易,32歲應德國法蘭山德樂器邀請,前往中國擔任總經理,現在還從事著音樂互聯網行業。作為一個道道地地的台灣人,在很多人眼中陳德鵬的這份履歷背景的確有些多元與複雜,台灣人長期住在大陸,經營著德國品牌,從一個琴行專戰到國際貿易市場,經營著樂器製造行業,希望在互聯網世界中完成自己的事業版圖。  但正是這個多元與複雜的履歷背景,讓他
期刊
上週在香港教課,難得的待了近一週,期間跟學員有諸多深入的交流,現在的香港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超級大型免稅店」,跟以前的感受很不一樣,隨著房價物價高速飛漲,香港人似乎越來越不幸福。本地人被高房價壓的喘不過氣來,臉上很少看到笑容,收入看似很高卻只夠維持開支,不工作根本無法生活,收入低就別想生活品質了,怪不得多數人都沒有小孩。大家都說港女重物質,可這樣高消費的生活水平,沒有物質做基礎行嗎? 學生年底就要
期刊
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陸海洋經濟以兩位數的年增長率快速發展,增長速度快於國民經濟增長及一直處於領跑地位的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的增長。同期,世界海洋經濟發展步入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在眾多沿海國家和地區,海洋經濟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天然良港 前景廣闊  2014年9月26~27日,由浙江海洋學院、浙江財經大學主辦,金塘管委會、中匯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協辦,以「發展海洋經濟、打造海洋強
期刊
台灣自有企業史以來,發生最大的消費者抵制行動,對事主「頂新」來說,也算在歷史留下記錄了,只是這記錄會讓子孫蒙羞,與幾月前的地溝油事件相比,才知道「頂新」更可惡,真沒想到這麼知名大企業敢幹出這種殘害同胞的卑劣行為;我還是很難想像魏老闆的心態,那麼多錢了,需要禍國殃民嗎?  兄弟鬩牆 被當笑話  如果從歷史上去回想「頂新入主味全」的方式,也許就不難看出魏家那種寧願賺錢也不顧道義的糟糕本性。  味全黃家
期刊
案例重現  2014年9月23日,上海市工商局官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首次披露首批1467家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打開上述「公示系統」發現,該系統頁面十分簡潔,「信用資訊公示」、「經營異常名錄」、「補報年度報告」等5個選項赫然在列。  數日後,再打開上海工商局企業信用公示系統,在「經營異常名錄」選項下,共顯示有1449條「黑名單」企業紀錄,每頁約10條,共計145頁
期刊
如果沒來桑迪亞醫藥技術(上海)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桑迪亞),可能不會知道一味新藥的誕生要花費十多年的時間和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還要經歷包括「前期研發、開發、臨床前、臨床試驗、報批」等多個冗長而艱苦的環節。藥物創新之路的艱難和藥物安全問題帶來的壓力,促使大型製藥廠必須採取措施削減開支,由此,CRO產業的蓬勃發展似乎是必然。  桑迪亞,這個由一批海歸博士創立的CRO企業,踏準了大陸CRO行業方興未艾的
期刊
無疑的,短暫的九月晴空萬里、藍天白雲的興奮心情,又將在「十一黃金週」長假期後,直接墜落穀底。十月份以來,預報的焦點,都是霧霾重度區在什麼地區或城市;高溫避暑,低溫避寒,遇霾避「霾」,不想被埋沒在重度空氣污染的環境中,必然在霾害高發季節,成為當地居民逃避生活圈的心聲。微信圈相互之間的第一句話,都是問:被「霾」了嗎?避「霾」經濟正運應而生。而嚴重的霧霾,卻是傳統高耗能、高污染的模式,過度發展的遺留問題
期刊
在資本項目進一步開放的大背景下,2014年5月1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簡稱「外匯局」)發佈了《跨境擔保外匯管理規定》的通知(匯發[2014]29號,以下簡稱「29號文」),通知包括《跨境擔保外匯管理規定》、《跨境擔保外匯管理操作指引》及廢止的法規目錄三個附錄。  2 9號文於2014年6月1日實施,在29號文生效的同時,《境內機構對外擔保管理辦法實施細則》([97]匯政發字第10號)、《國家外匯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