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 雲淡風輕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知青歲月走來的文藝青年
  古人寫詩,最講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趣味。而香港書畫家周進强先生,尤擅油畫創作,好詩文,從某種層面來說,他大抵上也是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的。品賞其畫作,不難窺見一顆細腻、豐富的詩心;讀罷其詩歌,又有一種畫家、藝術家所持有的審美與鑒賞力。
  周進强先生祖籍廣東新會,出生於印尼邦加,1960年3月隨父母(自費)回國,後定居泉州及厦門。1966年10月1日14歲的他被選往北京,在天安門接受毛主席檢閱紅衛兵。
  1969年7月,自發參加首批上山下鄉到德化山區,上山下鄉插隊落户的周進强,深深體驗到山區各種農活的難苦,生活的勞累,除了不會牽大水牛耕地、其他活都學懂,會幹,小小個子的他練就了一身很結實的好體格。與同一生產隊的同學隊員、當地農民和領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就是這樣一段艱辛的人生歷程,練就了周進强先生吃苦耐勞的品質,為他日後的人生作了很好的鋪墊,也為他即將邁入的藝術人生創造了積澱。
  1970年,未滿18歲的周進强先生首批被選調出厦門工作。這段時期,他在厦門專職從事文藝宣傳工作,對書法繪畫多有涉獵,打下了很好的藝術基礎。
  後來,周進强先生移居香港,他的藝術人生在這裏綻放。他在回憶時曾經說道,那時候自己愛好極為廣泛,對繪畫、書法、攝影、詩歌都有着極高的熱忱,並勤奮好學,專注摸索在藝術的領域,無師自通。其中,最早綻放的當是他一顆沉迷油畫的心。
  來港後,周進强先生接觸到西方油畫,並被油畫的强烈色彩感和視覺衝擊力所深深吸引。較比之前學習的中國畫,油畫對他似乎更多了一份新奇。於是,周進强先生開始全心投入油畫的學習和創作中,幾十年執著耕耘,直至後來成為香港資深油畫師。
  一直以來,油畫都以其豐富的技法、形、色和表現力著稱,這是研習者的難點所在。周進强先生在原有的繪畫基礎上,採擷眾家之長,再加以創新,使晝作既留有一份傳統國畫的味道,又兼富西方油畫的着色和技巧,有傳承,亦有突破。
  藝術的歸宿不是名利,而是内在的滿足
  隨着閱歷越來越深,周進强先生繪畫的素材也越來越豐富,畫作更多了一份生活的氣息,回歸平淡與真實。而真實,往往是油畫最强調的特質之一。在此基礎上,他勤修苦煉,保留原有的繪畫技巧並另求新意,開創出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借畫作為載體,以表達豐富多變的内在情感。
  最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不斷研究,周進强先生的晝作已形成自我的風格。一般來說,油畫家都喜歡用大篇幅繪畫,而周進强先生則偏愛用小篇幅繪畫。要在很门、的空間内把畫家豐富的情感一一展現出來,少了一份馳騁紙張的快意,多了幾分篇幅有限的難度,可他偏偏鍾情於這樣的挑戰,並更下定决心把小篇幅油畫畫好。出自他筆下的油畫,亦多了一份西方油畫裏少有的細腻,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和藝術張力,不得不說,這是周進强先生多年的沉澱使然。
  如果說,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追尋最後的歸宿的話,那麼藝術的歸宿,不能是名,不能是利,這是他内心的堅守。周進强先生說:“堅持幾十年,我並不奢求通過繪畫能夠得到些什麼,全然是因為一份對藝術的熱愛,我堅持去做了。”很樸實的一句話,但何嘗不是他淡静心志的流露呢?他常常去投稿,找機會將自己的作品與更多人分享,從中尋得一份自在的滿足。在他心中,只要晝作能
  得到别人真心的認可,就是最令他開心的事情。
  心之所向,雲淡風輕,周進强先生自號向雲居士,便更能窺見他的質樸心境了。早年,周進强先生因偶然與寺廟結下了不解之綠,從此發心將許多自己創作的書法捐贈給寺廟,無所求,不張揚,於是有了向雲居士一名,以此表達一份澹泊與虔誠。
  一個詩人,用筆體現一顆愛國的赤膽忠心
  藝術從來都是相通的,就好比從畫中可以品出詩的味道,從詩中也可以發現晝的靈魂一樣。熱愛藝術的周進强先生,不僅練就一手好晝功,還用飽滿的詩情,將詩歌藝術、將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表現到極致。
  周進强先生對詩歌的喜愛,毫不亞於對繪畫的執著,而他能將兩者兼顧得很好,實非易事。詩歌是有音樂的藝術,也是心的藝術,詩人可以在靈動的語言中,釀造一種美的存在,並以此抒發豐富的情感,這就是他喜歡寫詩的原因。
  很早,周進强先生就結識了比自己年少十歲的儒商長篇小說《曾經滄海》的作者陳或端先生,26年來,兩人亦師亦友,常常一起進行書畫研習及點評,並在古董瓷器、紫砂壺上多有喜愛和探討,他更從中受到啟發,告訴自己,原來,人一旦執著地投入一件事情,並有所堅持,是一定能夠做好的。周進强先生後來在詩歌上所取得的成績,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機綠巧合之下,周進强先生與著名中港詩人怡凡結綠,志同道合間,受邀加入中國“國際城市文學學會”並獲北京總部委任海峽兩岸分會副會長,以一己之方式,在文學社團中詮釋對詩歌的喜愛。此外,周進强先生還熱心參與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活動,作品連續5期刊登在《海峽情》雜誌上,後經黄宏先生介紹,加入香港書法協會,後又自行參加2014年“宏揚國萃全港書法比賽”共賀國慶六十五周年榮獲公開組入圍獎,又受香港作家聯會常務秘書長李遠榮先生賞識,引薦加入香港文聯及香港文學促進協會,讓一顆詩心永遠活躍在文藝的花壇裏。
  滲入文學的群體之中,周進强先生深受文學氛圍的熏陶,越來越喜歡用筆書寫生活、書寫内心世界,每每陶醉其中,便自得至樂,心馳神往。如他的人生信條所言:“謙和為先,博眾師之長”,周進强先生亦總是以最低的姿態向他人學習,以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境界。近來,在豐富靈感的驅使下,他更寫詩100多首,並將其中30首整理成册,取名《烙印》。所謂“烙印”,就是生活的足跡,周進强先生相信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遂更青睞於寫真實的生活,表達真實的情感。
  在其詩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金色童年》、《知青戀歌》、《青春軌跡》、《文盲老媽的話》四首短詩。童年的懵懂與追索;懷舊的知青歲月;“飲過戴雲山泉水,闖過金厦濤浪,練紅心,築我長城兵房”的熱血青春……像一張電影屏幕,演映着周進强先生的每一段人生歲月,於平淡中見直淳。尤其是《文盲老媽的話》中一句“孩子的光榮全屬於媽”,不知激起多少身在异鄉的單人思家的心。
  周進强先生以文會友,因此結識了不少收藏界的朋友。在他們的影響之下,其在高级工藝品及古董瓷器的收藏上小有成就,於2009年在港創辦“玉山珍品行”,由此可見他對藝術的執著。然而,無論是繪畫還是詩歌,亦或是收藏,帶給周進强先生的,從來不是他取得了多高的造詣,而是那種來自心靈深處的愉悦感與幸福感,讓他一顆堅守藝術的心找到歸宿。
  詩行間,周進强先生表達最多的,還是他對祖國的熱愛。回憶自己23歲離開祖國之時,他說自己“很不情願”,“心心念着國家”。他是一個曾經將毛主席比喻為“东海日出”的人,曾在詩歌中寫到:“回國看過東海日出,北京見到了毛主席。”一代領袖的神聖感、威嚴感和崇敬感皆流露於他的筆端。
  如今,60多歲的周進强先生對祖國、對黨依然有着强烈的情結,揮之不去,愛國之心讓他在歲月中寫下幾筆暖意。他有一個中國夢,那便是如他詩作《金鳳凰》中所比擬的:金鳳凰是人間幸福的使者,是浴火重生的勇者,更是實現中國夢的强者。他也希望看到國家曰益昌盛,如自己詩中所寄寓的一樣,踏踏實實,為人民實現真正的小康而奮鬥不息。這是一個多麼渺小的心願,而這又是多麼寬廣的胸襟!
其他文献
第九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10月29日晚在昆明展开。经过激烈角逐,德国队一路过关斩将,凭超强实力拨得头筹。  本届比赛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来自89个国家、109个海外预赛区的181名选手层层冲关,获得到中国参加复赛、决赛的资格。受母亲的影响,17岁的德国选手庞凯玲从小就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庞凯玲说,汉语桥让她认识了语言的力量,她想遊历更多国家,学习更丰富的知识,然後回
期刊
由巴基斯坦军方主办的首届国际陆军“体能与战斗技能”竞赛10月24日落幕。比赛期间,我军代表队发扬“见第一就爭,见红旗就扛”的拼搏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在5个比赛项目中勇夺3个项目的团体第一,出色完成任务。期间,共有16个国家的陆军派队参赛或者以观察员身份观赛,19支参赛队的326名正式队员各展所长,为各自国家军队的荣誉奋勇拼爭。  竞赛中,我军代表队与来自沙特、尼泊尔等国家陆军代表队同场竞技,队员们
期刊
發掘商機 投身包裝產業  設計精美、用料上乘的包裝,往往能給商品創造更大的價值,於買賣中帶來更多的利潤。因此,一個聲譽良好,製作用心的包裝企業,常常能得到眾多合作對象的青睞。雙方各取所需,合作愉快,謀求共赢。當年,盧祺英先生正是發現其中的商機,因而决定投身其中。  “我是與一位很要好的内地朋友一起合作,進入這個行業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濟穩定、百業俱興,各類生產、加工業蓬勃發展。廬祺英先生的胞弟
期刊
施仲舒先生熱爱體育,他的心中裝着一個夢想,盼望着有朝一日澳門福建體育會的健兒們能夠代表澳門在國際賽事上發光發亮。因爲這個夢想,他在就職福建體育會會長五年多的時間裏,爲之奮鬥,在即將離任之時,又一次在眾人的期待中,踏上了新的征程!!籌辦澳門福建體育總會。他心有大爱,厚積於心,跟隨心的方向,薄發於每一次的善行中,深植於澳門乃至内地的上地上,深入受助者、善舉同行者、有愛者的心中,以生命影響生命。  體育
期刊
2016年1月13日上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美國交通運輸研究委員會(TRB)年會上,世界可持續交通獎委員會將“2016年世界可持續交通獎”授予了中國宜昌市,據了解,宜昌之所以能獲此大獎,得益於在BRT項目的改造實施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爲本、生態優先的建設理念,短時間内高效完成了目前國内單條踐路最長、站位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BRT工程。同時還實施了3萬平方米的沿踐绿化改造升级、224棟建築外立面整治
期刊
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曰前公佈“最佳留學城市排名”,巴黎以總分404蟬聯榜首,成爲全球“最佳留學城市”;墨爾本、東京則分别以總分398、391排名第二及第三位,香港則由去年第五位下跌三位,以總分373分排名第八位。  “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是收集來自全球5。個城市的大學生,以大學生眼中的整體和國際視野、令家長放心的安全指數、就業情况、生活費承擔程度,以及畢業生的競爭力作出排名。  結果顯示,今年巴黎和
期刊
黎明先生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自小酷爱詩、書、畫,又受過專業的舞台表演培訓,數十年來,在藝術生涯中綻放光彩。他飽讀詩書,有過目不忘、出口成章之本領,擅作詩、對聯,才華横溢;又以書法奠定繪畫基礎,師從肖像大師羅建平先生等,以至其肖像作品惟妙惟肖,堪稱精品;他的作品常見於各大藝術展覽之上,亦爲兩岸四地之地藝術交流活動出心出力,倍受各方名家之敬重,受譽四方;他熱爱家鄉,捐醫助學,搭橋修路等,事蹟被載入家
期刊
2016年8月16日0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誌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並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
期刊
李玉生先生醉心於收藏幾十载,瓷器、玉石、掛鐘、手表、報紙、舊式酸枝傢俱等諸多方面,都是他所鍾愛的寶貝。青花古韻,承載着悠久的中華文化;山水花烏,傳遞出靈動的藝術世界。他認爲藝術的魅力在於令人賞心悦目,而收藏的意義則是對文化的傳承。因此,他一路收藏,以藏會友,共同分享交流,將文化傳播延續是其美好的心願。  收藏之路  有人說能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事業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那麼李玉生先生便是其中之一,雖
期刊
傅家豪先生他是一位不甘平庸的人,他本可以繼續在股票市場遊刃有餘,儘管收入頗豐,但他認爲股票只是一個數據遊戲,他不希望一生在冰冷的數字中度過。他是一位充滿熱血的人,他選擇了創業,去追尋夢想,在他看來,人的一生應該要對社會和他人有所貢獻才有意義。所以他熱心社會服務,無論是在扶輪社、青年創業軍,還是演講會,他覺得有能力付出是一種幸福,他也很享受服務的快樂。  在創業中尋找人生價值  什麼是精彩人生,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