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门窗洞口上方设置吊挂板是工程中常见形式,吊挂板与其上方的框架梁连接在一起,既做到了建筑物外形美观又减轻结构自重,吊挂板与其上方框架梁的连接部位常常做成异型板或用其他材料填充,此结构一般在建筑物外侧悬空部位,异型结构和不同材料二次施工给施工带来了许多不便。本文通过实际工程介绍了一下吊挂板与外砌体同时施工的方法。
关键词:吊挂 一次成型 模板
中图分类号: TU755.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医疗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94261.76m2,主楼高度64.9 m,裙房高度19.7 m。主体施工时,根据图纸要求,门窗洞口上方有承重梁通过,且该梁底与门窗洞顶距离过近,放不下过梁或洞口过大时,直接在梁底加吊挂板或外挑出吊挂板以代替圈梁或门窗过梁。门窗洞口处需要做的吊挂板,其形式见附图1-1,建筑做法为,结构层外侧砂浆找平及聚苯板保温层等。这样,既不增加结构自重又满足了外形要求。
附图1-1
此处悬挑吊挂的一般做法是:梁内侧模、吊挂板底模支设→绑扎钢筋→梁外侧模、吊挂板顶模支设→浇筑混凝土→拆模→二次结构时砌砖
一般做法在进行二次结构砌砖时,必须在吊挂板的外侧搭设外双排脚手架,否则工人无法进行砌砖作业,在外伸的吊挂板上砌筑不但工作效率低还伴有高空作业的危险。同时,吊挂板与梁结合的砌砖部位还经常出现与砖模不符的情况。本工程采用吊挂内嵌砖一次成型施工方法从而避免了施工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一次结构施工时一次完成,外侧无需双排脚手架,搭设单排防护架子即可,装修时采用吊篮,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2.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
2.1施工原理
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将传统的结构施工(梁与吊挂板施工)与二次结构施工同时进行,合为一体,从而省去了传统做法中二次施工的部分准备工作,如搭设双排脚手架等。
2.2工艺流程
楼板、梁内侧帮支模→吊挂板底板支模→绑扎钢筋→放置马凳→砌筑砌块→吊挂顶盖支模→梁外侧帮支模→浇筑混凝土见附图2-1
附图2-1
3.工艺特点
3.1施工操作方便,可节省支模时间从而缩短工期。
3.2节省木模板的使用,降低成本。
3.3砌体与混凝土能够严密结合,使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好并有利于外墙保温层及防水层的保温防水效果。
3.4一次性将吊挂部位做好,可不用再专门搭设砌筑用外双排脚手架,降低工程成本并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危险。
4.施工注意事項
4.1模板的支设与拆除
4.1.1按设计标高安装梁底横杆,然后安装梁及吊挂模扳,并拉线找直。
4.1.2模板的支设次序:楼板、梁内侧帮支模→吊挂板底板支模→绑扎钢筋→放置马蹬→砌筑砌块→吊挂顶盖支模→梁外侧帮支模
4.1.3悬挑吊挂板底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上方可拆模,拆模前填写拆模申请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4.2砌筑
砌块的砌筑按施工规范和要求,砌筑时严格控制砖块外皮线做到与外墙处于同一平面内,混凝土浇筑前应浇水润湿,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与砌块结合处的水分被砌块材料吸收,影响二者的粘结。
4.3马凳
马凳采用Φ20以上的钢筋下脚料制作,做成“工”字型,为保证砌块放置平稳,马凳必须设置为双排,并采取一定措施与梁筋连为一体(如焊接)以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或倾覆现象。
4.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振捣时先振捣梁内侧,让砌块周围的混凝土均匀并密实,从而使砌块不容易发生位移,再振捣其他部位,振捣时不要用振捣棒接触砌体以免发生位移。
5.适用范围
适用于主体外墙有挑出的结构部位施工,包括外墙装饰、门窗洞口上方的吊挂等。
关键词:吊挂 一次成型 模板
中图分类号: TU755.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医疗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94261.76m2,主楼高度64.9 m,裙房高度19.7 m。主体施工时,根据图纸要求,门窗洞口上方有承重梁通过,且该梁底与门窗洞顶距离过近,放不下过梁或洞口过大时,直接在梁底加吊挂板或外挑出吊挂板以代替圈梁或门窗过梁。门窗洞口处需要做的吊挂板,其形式见附图1-1,建筑做法为,结构层外侧砂浆找平及聚苯板保温层等。这样,既不增加结构自重又满足了外形要求。
附图1-1
此处悬挑吊挂的一般做法是:梁内侧模、吊挂板底模支设→绑扎钢筋→梁外侧模、吊挂板顶模支设→浇筑混凝土→拆模→二次结构时砌砖
一般做法在进行二次结构砌砖时,必须在吊挂板的外侧搭设外双排脚手架,否则工人无法进行砌砖作业,在外伸的吊挂板上砌筑不但工作效率低还伴有高空作业的危险。同时,吊挂板与梁结合的砌砖部位还经常出现与砖模不符的情况。本工程采用吊挂内嵌砖一次成型施工方法从而避免了施工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一次结构施工时一次完成,外侧无需双排脚手架,搭设单排防护架子即可,装修时采用吊篮,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2.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
2.1施工原理
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将传统的结构施工(梁与吊挂板施工)与二次结构施工同时进行,合为一体,从而省去了传统做法中二次施工的部分准备工作,如搭设双排脚手架等。
2.2工艺流程
楼板、梁内侧帮支模→吊挂板底板支模→绑扎钢筋→放置马凳→砌筑砌块→吊挂顶盖支模→梁外侧帮支模→浇筑混凝土见附图2-1
附图2-1
3.工艺特点
3.1施工操作方便,可节省支模时间从而缩短工期。
3.2节省木模板的使用,降低成本。
3.3砌体与混凝土能够严密结合,使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好并有利于外墙保温层及防水层的保温防水效果。
3.4一次性将吊挂部位做好,可不用再专门搭设砌筑用外双排脚手架,降低工程成本并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危险。
4.施工注意事項
4.1模板的支设与拆除
4.1.1按设计标高安装梁底横杆,然后安装梁及吊挂模扳,并拉线找直。
4.1.2模板的支设次序:楼板、梁内侧帮支模→吊挂板底板支模→绑扎钢筋→放置马蹬→砌筑砌块→吊挂顶盖支模→梁外侧帮支模
4.1.3悬挑吊挂板底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上方可拆模,拆模前填写拆模申请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4.2砌筑
砌块的砌筑按施工规范和要求,砌筑时严格控制砖块外皮线做到与外墙处于同一平面内,混凝土浇筑前应浇水润湿,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与砌块结合处的水分被砌块材料吸收,影响二者的粘结。
4.3马凳
马凳采用Φ20以上的钢筋下脚料制作,做成“工”字型,为保证砌块放置平稳,马凳必须设置为双排,并采取一定措施与梁筋连为一体(如焊接)以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或倾覆现象。
4.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振捣时先振捣梁内侧,让砌块周围的混凝土均匀并密实,从而使砌块不容易发生位移,再振捣其他部位,振捣时不要用振捣棒接触砌体以免发生位移。
5.适用范围
适用于主体外墙有挑出的结构部位施工,包括外墙装饰、门窗洞口上方的吊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