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微塑料在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中的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海洋微塑料的来源、类型、分布规律、毒性以及不同栖息地、不同食性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特性和受到影响进行了梳理,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结果显示,微塑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分布在海洋的各个角落,在海洋中垂直分布特点为底层沉积物含量较高,其次为底层、上层水域,中层水域较少;水平方向上分布特点为河口区含量较高,流场区次之,大洋区较少,微塑料毒性主要有自身毒性和联合毒性.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栖息地、不同
【机 构】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塑料在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中的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海洋微塑料的来源、类型、分布规律、毒性以及不同栖息地、不同食性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特性和受到影响进行了梳理,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结果显示,微塑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分布在海洋的各个角落,在海洋中垂直分布特点为底层沉积物含量较高,其次为底层、上层水域,中层水域较少;水平方向上分布特点为河口区含量较高,流场区次之,大洋区较少,微塑料毒性主要有自身毒性和联合毒性.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栖息地、不同食性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存在差异,不同栖息地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在种类上主要与微塑料的密度相关,数量上主要与水域中微塑料的分布特性有关;不同食性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主要与其食性有关,但与鱼类个体大小、口裂、滤水量也有一定相关性.微塑料会降低海洋鱼类的繁殖率,增加其死亡率.研究表明,经过长时间演变,微塑料会在水体中重新分布,微塑料污染在种类、数量上将呈现多样化,后续的研究中应结合渔业生物、生态学,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等知识,更全面地了解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存在、分布、传递以及对海洋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影响.
其他文献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美国虹鳟、西班牙虹鳟、国产三倍体虹鳟、国产二倍体虹鳟和国产二倍体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肌肉的常规营养组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5种虹鳟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6.70%~19.37%、7.27%~9.37%和1.27%~1.53%;17种氨基酸总量为13.95%~17.2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27%~6.50%,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10%~6.33%;主要脂肪酸有27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
青蛤是沿海地区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的滩涂及河口地区,在中国已开展了广泛的养殖和浅海增殖.本文从青蛤的基因组学、系统分类、种群多样性、遗传发育、苗种繁育、养殖生态、生理生化和营养及药用价值方面,系统地综述了青蛤的种质资源发掘、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并就野生资源的保护与评估、育苗技术与良种选育、绿色高效养殖与碳汇渔业以及营养价值与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研究低盐胁迫(盐度3)下,饲料添加不同含量的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MOS)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低盐条件下,给实验组对虾(0.68±0.01)g分别饲喂含有2、4和8g/kgMOS的实验饲料,并将在盐度25和3条件下饲喂0 g/kg MOS饲料的对虾作为海水对照组和低盐对照组,养殖周期42d.结果显示:①相比于低盐对照组,海水对照组、4和8g/kgMOS组对虾生长性能显著升高.②与海水对照组相比,低盐条件下各处理组对虾肝胰腺总超氧
为探究我国不同产地传统海虾酱的风味特征,探讨风味形成机理.实验从感官量化描述分析和营养成分分析入手,应用气相离子迁移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产地传统海虾酱的风味特征进行探究.结果发现,不同产地虾酱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显著差异,2-乙基己醇、3-乙基-2,5-甲基吡嗪、二甲胺、二甲基三硫和3-甲硫基丙醛等化合物是海虾酱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QDA结果显示,粤港澳产虾酱样品的色泽与风味评分较好,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样品,但腥味也较明显.虾酱的粗脂肪含量与QDA评分没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