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颗粒破碎的堆石料动力变形特性模拟

来源 :工程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14409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破碎是影响堆石料强度和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针对颗粒破碎的模拟研究多在静力荷载条件下。为研究颗粒破碎对小应变条件下堆石料的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采用多个等粒径小球按最密六方排列随机组合模拟不规则形状的堆石颗粒,通过碎片替换法模拟颗粒破碎,研究了花岗岩堆石料不同围压下的动力响应,探索了孔隙率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了振动过程中的颗粒破碎规律及配位数的频率分布。结果表明,模拟的骨架曲线与室内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数值模拟可以较好地再现不同围压下堆石料的动力变形特征。在相同围压和动应力条件下,考虑颗粒
其他文献
为研究薄壁衬层再生复合管材层间界面力学行为,对带腐蚀缺陷管钢与薄壁不锈钢衬层所组成的复合管材进行切向与法向拉伸破坏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带腐蚀缺陷管钢修复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试验试件在切向力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带腐蚀缺陷管钢腐蚀程度的增加,粘结层与基层管钢剥离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界面极限强度逐渐增大,界面黏聚力随着腐蚀损失率的增加略有增加,但随着粘结材料失效所占比例的增加,这种增加趋势慢慢趋于平缓,层间界面切向破坏以粘结材料内聚力失效为主。试验试件在法向力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的破坏形式基
为在特定灾变程度下,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进行精确定量描述及预测,通过反复加载对轻骨料混凝土预加初始应力损伤来模拟灾变,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评价指标,研究初始损伤度分别为0、0.05、0.12、0.19、0.27的轻骨料混凝土抗冻融性能;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中,利用相对动弹性模量实测数据建立基于GM(1,1)的应力损伤轻骨料混凝土抗冻融性能预测模型,与修正的Loland混凝土损伤模型对比并进行精度分析;借助建立的GM(1,1)预测模型定量研究初始应力损伤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并预
岩体结构形态特征对岩土地质工程的开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钻孔摄像技术是快速有效地直接获取孔内岩体结构形态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现有数字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及其分析软件在现场复杂环境凸显出来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孔内全景视频环状图像快速拼接融合成图方法。该方法通过转化原始孔内视频图像为众多有序的帧窄带状图像,并进行图像特征检测与匹配筛选,从而实现孔内全景图像的快速拼接融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不完全依靠
国内某超临界机组高温再热器多处管子在相同位置出现裂纹失效,利用现场勘察、宏观检查、化学成分检测、硬度检测、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技术,综合考虑机组实际运行工况,分析某超临界机组材质为SA-213TP347H的高温再热器管裂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焊接工艺控制不良、胀差、交变应力状态,共同导致疲劳裂纹萌生并扩展,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能源需求日益紧张,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大规模发展的新型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选择。本文针对三代核电技术中的阀门类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发生过的一些重要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的过程与方法,使相关企业在核电阀门采购生产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6月9日下午,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徐进带头深入凉山州沿江高速宁南枢纽互通项目部,给中铁二局、蜀道集团、凉山州农
期刊
滑坡往往发生在强降雨时期的陡峭山坡区域,建立滑坡预测模型是山坡地防灾重要策略之一。结合山坡运动波壤中流理论与无限边坡稳定分析理论,构建了降雨型浅层滑坡的预测模型。首先,根据运动波壤中流理论对坡面进行产汇流计算得到出口断面径流过程线及土壤蓄水量随时间与空间变化过程;然后,研究坡面出口处饱和水位随时间的变化特性;最后,根据无限边坡稳定分析理论计算坡面平均安全系数变化过程,对坡面稳定性进行分析。将模型应用于台湾高雄市那玛夏区达喀尔努瓦里,研究发现,在莫拉克台风期间滑坡发生的预测位置与卫星影像图所得到的结果一致,
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传统制冷机组运行时能耗非常大,必须要充分考虑制冷机组的节能。在很多制冷机组节能改造中,PLC和变频器是关键配置,由于PLC和变频器控制方式的多样性,在制冷机组中应用可以实现变频控制,提高运行效率。介绍制冷机组节能改造中PLC和变频器的具体应用。
2020年1月1日,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发布T/CAPEC 05—201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供电系统监理技术要求》。该标准对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供电系统监理服务、提升设备监理行业技术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该标准的编制意义和原则、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各个阶段质量管理点的要求进行剖析,希望能为该标准更好地贯彻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软弱层间带裂隙岩石的水压弱化效应是水利工程长期稳定研究的重要方向.针对锦屏一级坝肩软弱层间带裂隙大理岩在高水压力作用下的长期变形特性,采用特定的岩石流变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