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法”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kitty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理论课程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枯燥无味,即使《音乐教学法》这样的操作性比较强的课也大多如此。聆听吴跃华老师的课,觉得不一般。他的课妙趣横生、丰富多彩,就像他的教育叙事著作《音乐教育自传》那样富有叙事性。拥有独特性不说,对当下《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也富有启迪。
  关键词:音乐教学法 教育硕士 叙事研究
  2012年,我考取了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育硕士,期间获得吴跃华老师的赠书——《音乐教育自传——找寻过去的意义》,觉得该书与一般书籍不一样。全书写作的视角为第一人称,以一个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精彩音乐故事组成,以质朴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吴老师个人“学艺”、“教艺”、“研艺”、“编艺”的艰辛历程。书中农家子弟学艺的艰辛让人心酸,但文中诙谐的表述却又让人不禁破涕为笑。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吴老师说这本书是他运用近年来兴起的叙事研究方式写就的,倡导音乐教师都多写写叙事。在听完吴老师给我们上的《音乐教学法》课后,觉得吴老师的课跟一般理论课也不一样。为此,本文学用叙事的方式讲述听课感,并与同行分享。
  与吴跃华老师相处短短数日,感觉这老师很不一般,通俗讲“有才”。在音乐教育硕士的《音乐教学法》课上,我们看不到他的任何教参教辅资料,却能把枯燥的理论课上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我们几个研究生有时听得目瞪口呆,有时乐得和吴老师一起跟着音乐群魔乱舞……
  一、独特的吴氏作业
  当我们尚未从吴老师描绘的庞大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框架中走出,就面临吴老师一日一次作业:“今日学习教学法之心得。”面对吴老师布置的特别作业,笔者经常迟迟不知如何下笔。说它简单吧?网上这样的信息太多了,扯几句,抄几句,所谓的“学习心得”也能蒙混交差。但面对吴老师的严谨与博学,想做个投机取巧的懒学生,一来着实心中有愧;二来是否真情实感,是逃不过老师的眼睛的。吴老师也一再要求不要在网上抄袭,说心里话即可,“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人无完人,理无完理,但人的心灵应该是真实的,我们只有在真实的心灵基础上才能找到真实心灵所期盼的境界”。是啊!不知何时,原本洞察心灵的教育却变得连说句真话都难!吴老师实际上是在倡导生命化教育啊!这远远要比掌握某些教学法那一招一式要重要得多啊!因此,我们只有静下心来,问问我们是谁,那一刻,似乎又听见吴老师风趣的讲课声,于是笔下也就不那么纠结了。
  二、坚强的癌症患者
  第一次见到吴老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吴老师上课的第二天,笔者乘最早的班车从宿迁赶到徐州。走到楼梯的拐弯处,就听到教室里传来一个清晰的、很好听的男声音色,紧接着同学们一阵笑声飘过。笔者很疑惑,这是一门枯燥的理论,大学时学过但没觉着有趣啊……带着疑惑进了门,紧挨着吴老师坐下来,之前听说过吴老师身患癌症,但是看到吴老师饱满的精神状态,在课堂上的幽默风趣,绘声绘色。身体确是有些消瘦,可哪里像是一个病人?吴老师还总不时的拿自己的相貌开玩笑,老师谦虚,明明是风度翩翩,却还说自己的模样不好。现在想来,是不是就像吴老师《音乐教育自传》里费老的那句话:有才的人都有点怪,自信的人才敢自嘲!什么是教育啊?历史上有数不清的定义,但笔者更欣赏吴老师的“教育:投入的爱一次,忘了自己”。 因为这定义是吴老师用自己的生命在诠释。
  三、缜密的吴氏思维
  接下来,便不舍得缺吴老师的课了,他的内容安排得既丰富又有条理,如果少上一节课就会错失一个教学法。吴老师教会我们从三个层面上去理解各种教学法:观念上的、行为操作层面上的、文本层面上的。这样我们对任何一个教学法都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今后遇到的各种新方法。拿吴老师教授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来说,在观念层面上,吴老师认为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音乐的核心观念仍然是经典的西方音乐的概念;在行为操作层面上,达尔克罗兹面对经典的西方音乐教学的弊端在实践层面上做出了创新性的回应,以“身体律动”为基础打破了西方音乐静态学习的习惯;在文本层面上,需要实践者创造性的运用理论,不能仅以“本”为“本”,形成自己独到之处,最终形成自己的“文本”。
  四、勇敢而羞涩的导师
  吴老师的课堂是生动的,我们几个同学轮流做“老师”分别体验“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铃木”等等音乐教学法,吴老师则和我们一起做起学生,别看他课讲得好,他一做起学生笔者就立刻发现了他的弱点,当教室里响起音乐,同学们随着音乐做自由律动时;当同学们随着“青春舞曲”舞蹈时,我们看到了吴老师最可爱的一面,不论是律动还是新疆舞跳得都非常“启蒙”。 看到他的羞涩和他尽可能克服羞涩的努力;看到他的内向和敢于挑战内向的勇气。此时,笔者想到了韩愈的那句教育名言,“师不必贤于弟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老师也不例外,我们在对待自己弱点的时候是否也会采取一个主动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勇敢面对呢?
  我们在快乐中接受了当今世界的种种音乐教育方法,如果说这就是我们的收获,那我觉得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吴老师的博学的确影响了我们,但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会记不起吴老师的上课内容,而吴老师的人格却会影响我的一生。我觉得这才是吴老师的课给我的最大财富!所谓教学有法又无定法,当教学上升到人格境界时也就真的不需要什么“法”了。吴文英在《庄子独见·论略》里说庄子的一段话:“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牵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這段话也是笔者心目中的吴老师的人格写照。
其他文献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今年4月组织开展了“我喜爱的抗战歌曲”评选和出版工作,从各类经典抗战题材音乐作品中推选出100首优秀抗战歌曲,并由中国唱片总公司结集出版。“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活动启动后,网民高度关注、广泛参与,数十万网民通过网络参与投票活动,最终《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大刀进
期刊
俏丽纤瘦的外形,靓丽得体的妆扮,陈茜仿佛是生活在江南水乡里油纸伞下的温婉女子,但她却是地地道道的山东姑娘,骨子里透着一份男孩子般的豪爽,聊到开心的事儿笑得格外灿烂。她声音甜美清澈,如涓涓细流从心田流过,在和她的聊天中总是不经意被她的执着所感动。有歌唱时的快乐,有教学时的严谨,有奋斗时的迷茫。言语之间流露的真诚执着,沁人心田。  金银花节 闪亮登场  2014年5月17日,由山东省金银花协会等主办的
期刊
摘要:《黑珍珠》是作曲家刘健在2000年出版发行的一张“新民族根源音乐”作品专辑。整张专辑以云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佤族的原生态音乐为主要素材,运用了佤族典型且独特的民族乐器,并充分结合了现代的录音技术、音响组织以及声音处理技术,将佤族的音乐以全新且不失真的形态呈献了出来。  关键词:刘健 《黑珍珠》 《叶娜》 电子音乐  在云南佤族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古时候,海龙王的女儿与平凡的小伙子相爱了,
期刊
摘要:声乐与语言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尤其是声乐工作者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这关系到人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演唱。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演唱不仅能够准确地传递作品的内涵,也能恰当地诠释作者的感情。本文试图探讨声乐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从声乐里语言的几种表情来进行分析,最后试图总结出声乐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声乐 语言 表情  一、声乐:语言与音乐融合所生  声乐的起源就是人们早期凭借一些自然手段,例如:
期刊
摘要:本文从演奏技巧、音乐语汇、演奏思维等三个方面阐述作品《春》的创新之处和民族特征与现代创新技法。  关键词:《春》 审美 现代  《春》是2009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黄河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王瑟共同完成的一部扬琴组曲《四季》中的第一首。  曲作者之一黄河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扬琴演奏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扬琴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天山诗画》《黄土情》等;王瑟作为黄河老师的学生,近年来创作了很
期刊
摘要:溆浦三棒鼓是集演唱、锣鼓伴奏与杂技于一身的走唱类说唱艺术。2011年成功申报为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溆浦三棒鼓在申遗保护、设置机构、人员培训、考察整理、文化宣传、资金投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文化多元、专业性强、难度大,年龄偏大、后继无力,追逐利益,表演陈旧、创新不足等多方面的危机和不足。  关键词:溆浦 三棒鼓 成就 危机  溆浦是湖南省怀化市的下辖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丘陵
期刊
摘要:歌剧《白蛇传》由当代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创作,剧中大胆地尝试运用全新理念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当代西方新音乐结合的手法,创作出具有古今中外文化交融性的歌剧。其中歌剧幕间曲全部采用无伴奏男童合唱的形式创作,主题对中国民族调式及民族民间说唱音乐等核心音调元素做了精心提炼,以此为契机与西洋创作技法结合,并直接引用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歌词,形象地展现出一幅带有浓郁东方音画的新歌剧。  关键词:幕间曲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是小学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可以让小学生在音乐世界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为了更好
期刊
摘要: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流行音乐一经问世,便被打上了许多现代化的标签——“娱乐”、“商业”、“时尚”、“前卫”等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和一种新兴文化,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与沉淀了上千年的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碰撞融合。其中,以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为词的流行歌曲《但愿人长久》以改编次数最多、类型最广、时间跨度最大被视为中国流行歌曲中古典与现代融合的经典之作。文章拟将邓丽君、王菲、张远
期刊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然而很多地方高校的音乐学专业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沿袭了专业音乐学院的模式,存在办学定位模糊、学科专业无特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基层音乐文化需求等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