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切断称重法的细纱机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研究

来源 :纺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细纱机牵伸区内纤维的变速点分布,以纺制29.2、22.4、18.2 tex棉纱为例,采用CCZ-X三罗拉双区牵伸细纱机进行纺纱实验,采用等长切断称重法对牵伸区内须条的质量分布进行测试,以其质量变化分布表征变速点分布,得到质量变化折线图,对比分析纤维在牵伸区内变速集中的位置,从而探究牵伸区内纤维变速规律。结果表明:等长切断称重法可得到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的位置;在此次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实验中,须条中的纤维在距前罗拉钳口线20 mm处变速相对集中,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前区牵伸倍数的增大,纤维变速点的
其他文献
7月16日,优可丝? BV?2021中国时尚面料设计大赛评审会在绍兴柯桥举行.评审会上,来自纺织服装各领域的13位专家评委就近2400块参评面料的综合创新水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n谈及
期刊
“一切从面料开始,然后是色彩、绘图,最后才是设计。”对于产品创新之源,Hermès(爱马仕)男性世界艺术总监Véronique Nichanian一语中的。优良的面料是优质服装的基础,服装潮流的更迭源于纺织面料的不断创新。未来,面料将赋予时尚何种定义?7月6日,“2021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暨第46届(2022/23秋冬)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会”在北京爱慕时尚工厂举行。会上评出了金奖、银奖、铜奖3项综合奖及最佳色彩应用大奖、最佳材料应用大奖等6项单项奖。此外,大赛与Cotton Incorporated(
针对Si材料储能过程中体积膨胀的问题,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PAN)/Si/Fe复合纳米纤维(NFs)膜,然后经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复合NFs膜上生长碳纳米管(CNTs),最后经800℃炭化得到PAN基Si/C/CNTs复合碳纳米纤维(CNFs)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等表征复合CNFs膜的结构与性能,并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FeSO4(占PAN)催化剂的纺丝液制备的复合CNFs膜具有独特毛毛虫结构,其可
涤纶修补剂对涤/氨色疵布有很好的回修效果,但涤纶修补剂在回修涤/氨面料时会造成氨纶强力损伤。文章以修补剂处理后面料的伸长率来评价氨纶强力损伤程度,探讨了涤/氨坯布氨纶含量和面料尺寸对氨纶强力损伤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30%氨纶含量和长宽比相对较高的涤/氨坯布作为评价面料,有利于氨纶强力损伤评价。涤/氨修补剂TF-216G不会造成涤/氨坯布中的氨纶损伤且对涤/氨色疵布有较好的回修效果,移染率高于市场竞品。
碳纳米管(CNTs)纤维作为碳纳米管的一维宏观组装材料,具有密度低、力学性质优良、导电性好、耐腐蚀性优异等性能,在航空航天、高铁、汽车及可穿戴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纤维中碳纳米管间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较弱且电子和声子会发生显著散射,导致其电导率相对于金属材料有明显劣势,进而影响纤维应用。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碳纳米管纤维的制备及其复合高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期望能为高导电、高强力碳纳米管纤维连续生产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文章采用双组分复合纺丝技术制备了弹性聚酯复合纤维长丝,该纤维由常规涤纶和改性涤纶两种成分组成。然后选择相对稀疏的组织规格,将弹性聚酯复合纤维长丝织制成面料,该面料经过碱减量、定形等工艺技术处理后,悬垂滑爽、抗折皱回复能力突出,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效果。
以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为体系,制备不同铁铝酸四钙(C4A)设计含量(15%、18%、21%、24%)水泥熟料,研究水泥中不同C4A设计含量对水泥矿物形成、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水化热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烧结制备的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与设计基本一致。当C4A含量提高时,抗压强度较同龄期水泥有所降低,水泥水化7 d累计放热量先降低后升高,当C4A设计含量为21%时,水泥水化累计放热量最低,达到194 J/g,水泥内硅酸三钙(C
文章通过对棉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再接枝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HBP—OH以及β-环糊精,制备了新型棉纤维基吸附剂。通过对重金属离子Pb2+、Cd2+、Cu2+的吸附研究表明,制备的棉纤维基吸附剂比原棉纤维有更高的吸附能力,是原棉纤维吸附容量的12~20倍。
文章介绍了莱赛尔纤维民族风格织物的设计和试织过程,通过分析莱赛尔纤维的性能特点,自行设计了织物的纹样及灵感来源、色经排列顺序、经纬纱线密度、组织结构以及织物风格,并总结了络筒、整经、上浆、织造工序中的注意事项。其中织物组织采用经起花组织,即经二重组织,地经呈现整体色调,花经呈现织物图案;穿综时支数较小的经纱采取“双入”设计;考虑到图案呈现的整体效果差异,穿筘时对筘入数进行不同配置;络筒、整经和上浆过程中控制毛羽的产生,并合理设置经纱张力;织造时控制不同系统经纱之间的张力差异;最后对试织的民族风格织物进行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人工智能和时尚产业跨界融合产生了全新的时尚智能业态。文章通过论述时装产业与智能技术融合的案例,探究时尚产业中创新业态的生成路径,分析时尚产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特征,为如何催生时尚产业的新业态发展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