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汉对屈原的接受看士人心态

来源 :文艺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以及其代表的楚辞体在汉代的接受有着一系列的历史背景。浅言概论,除文化政策的强化和汉代皇室对楚辞体的偏爱以外,士人的政治身份也非常重要。本文力图从两汉士人关于屈原生世遭遇的评价中窥见他们的政治处境和心态。一、人生悲剧的共鸣屈原在汉代被重新发现,第一个记录者是 Qu Yuan and his representative Chu Ci in the Han Dynasty accepted a series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s. To sum up, in addition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the preference of Han dynasty royalty by scholars,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he scholars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seeks to get a glimpse of their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mentality from the comments made by the two Han scholars on the encounter with Qu Yuan’s life. First, the resonance of life tragedy Qu Yuan was rediscovered in the Han Dynasty, the first recorder is
其他文献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因偕同列大臣与当今世宗皇帝争议“大礼”,被贬永昌,永不叙用,老死戍所.一生著述颇丰,《明史》本传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
期刊
本文从控制的观点出发,扼要介绍了笔者近年来在建立精馏过程的静态和动态数学模型、仿真实验、简化模型以及开发新型控制系统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In this paper, from
在新媒体发展日益分割受众注意力的今天,电视竞争从单纯的节目竞争已经走到了品牌竞争的时代。本文以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主持人小强(王志强)为例,简述电视节目主持人自身
期刊
期刊
[摘 要] BIM技术现在在国内建筑业中的应用已经日臻成熟,很多企业纷纷开始筹备BIM技术团队,对建筑模型展开研究,以期利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项目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将工作中的先进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能够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衔接。立足于高职院校视角,对工程造价专业在BIM技术下的教学改革进行
适应国际信息化发展潮流 ,我国教育也积极回应这种挑战 ,注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技术的教育。这场高起点的改革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阻力 ,其中最紧迫的是如何提高基础
期刊
范国禄以一介布衣,专注文学创作,不仅诗文名震一时,还是词坛硕彦,颇有建树,跻身当时优秀词人之列,王士稹、邹祗谟、孙默等清初词界著名选家均对之赞赏有加.范国禄具有丰富的
期刊
师资培训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更高更新的要求.为适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