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钙对改性磷石膏基材料性能影响

来源 :非金属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水泥、矿渣、生石灰对原料磷石膏进行改性试验,研究早强剂对改性石膏基材料早期强度性能和浸出毒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物料组合为:磷石膏、水泥、矿渣、生石灰(外掺)质量分数分别为45%、20%、35%和3%,改性石膏基材料3 d、7 d、14 d抗压强度分别为2.725 MPa、6.3 MPa、11.825 MPa.3种早强剂中,甲酸钙对改性石膏基材料综合强度性能提升显著,3 d、7 d、14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至5.53 MPa、13.05 MPa、18.18 MPa.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掺入甲酸钙能使改性石膏基材料早期生成大量钙矾石和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并生成透钙磷石等物质,提升材料强度,降低浸出总磷含量,形成致密水泥石结构.同时甲酸钙能有效降低水化体系pH值,提升水化体系Ca2+浓度,有效降低早期浸出F浓度,使浸出液毒性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证实磷石膏在工程领域可以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将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复掺,以不同质量分数(0、10%、20%和30%)取代水泥,制备水泥砂浆,对其力学与吸水性能进行研究,同时分析砂浆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复掺石灰石粉与粉煤灰降低了水泥砂浆在各龄期的力学性能,且降低程度随着复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养护7 d时,砂浆吸水性能随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复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养护28 d时,复掺少量石灰石粉与粉煤灰(10%或20%)降低了砂浆吸水性能;但复掺量较高(30%)时,砂浆吸水性能高于纯水泥砂浆.复掺石灰石粉与粉煤灰使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数量减少,砂浆内有效水灰比增大,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偏光显微镜对河北某石英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石英矿SiO2质量分数为95.49%,主要矿物为石英,主要脉石矿物为绢云母、玉髓、长石、白云母及少量蛇纹石、黑云母、褐铁矿和榍石.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石试样采用“筛分-磨矿-分级-磁选-两次浮选”工艺提纯,精矿SiO2质量分数99.21%,满足超白玻璃及医药玻璃用石英砂产品指标要求.玻璃砂制备工艺中产生的分级溢流及浮选尾矿经“中磁-强磁-脱泥-擦洗-两次浮选”工艺提纯后,SiO2质量分数99.33%,满足硅微粉指标要求
以钼尾矿为原料制备地聚物材料作为充填采矿的胶凝材料,通过干法加碱煅烧活化方式提高钼尾矿在地聚物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活性.考察了NaOH与钼尾矿质量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因素对钼尾矿活化效果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仪、X射线衍射(XRD)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扫描电镜(SEM)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钼尾矿碱熔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钼尾矿颗粒控制在74μm以下,NaOH与钼尾矿质量比为1:5,煅烧温度为450℃,煅烧时间为60 min.以此条件下活化的钼尾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