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砂彩砂系我青春梦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北京飘过几阵细细的雪花,寒气甚重,我来到内蒙古知青臧兰的家里观赏她制作的金丝彩砂画。她住了三十年的老宅在胡同深处,一间厢房半作卧室半为客厅,暗花的小沙发又暖又厚,几盆小巧的绿色植物倚在窗台,小火炉嗞嗞地冒着热气。
  “1967年,我下乡来到内蒙古兵团.那时候我就喜欢画画,在本子上、信纸上临摹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和当时流行的‘红海洋’宣传画不同,我喜欢画一些有趣的、别致的,翻书找资料加倍好玩,上瘾了!”
  听她说话,我只觉得她的脸真好看,五十几了还那么纤秀,一双美眸添了几丝鱼尾纹反而更见水灵。后来就是返城、结婚、生子、忙事业忙家庭,她45岁就退休了,只等着丈夫退休了,两个人携手天涯,做一对神仙眷侣。
  在臧兰的小客厅里挂着一幅浅绛色的结婚照,面孔是她和丈夫两个人年轻时的容颜,背景和服装却似民国初年微微褪色的水粉画。当年没有拍过婚纱照,这是臧兰用电脑制作的,打印出来好像手绘一般,画像下面配了两只蝴蝶标本,还带着当年的一丝甜蜜,看上去不免生出几分怅然。
  2005年,丈夫罹患癌症,臧兰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病人身上,可是9个月以后,丈夫还是走了。谈起这段日子,臧兰还是非常伤感,经常眼泪掉在碗里和饭一起吞下去,晚上回到家经常胡思乱想。“我们感情很好,那种痛苦无法用语言形容”,她说。
  为了摆脱痛苦,她开始走出家门,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年,公司为一家技校提供金丝彩砂画的培训。金丝彩砂画又叫彩嵌工艺画。据传是北京民间老艺人张玉先研究试验出来的,它借鉴于古老的民间工艺“景泰蓝”嵌丝、点蓝技术,是近年很时髦的一种手工艺术。
  臧兰在一边听课,听着听着,她就把40年前在大草原上的画家梦全记起来了。她买来彩砂、金属丝、白乳胶,下班回家就试着自己做。
  正值奥运期间,5个福娃是现成的模特。首先把图案勾勒在画盘或者玻璃板上,再用金属丝镶嵌出各种形状,左手拿丝、右手用镊子将金丝固定在涂有乳胶的画盘上,最后用小铲把适用彩砂等原料小心地填入所需位置。前期的粘丝是勾画骨架,挑选哪种颜色的彩砂是赋予其血肉,最后一步合成就可以说是为其注入灵魂了。臧兰一笔一画地临摹誊写,一粒砂料一滴胶地调配,一做就做到半夜。这是第一次,臧兰从思念的痛苦中摆脱出来,也是第一次这么有成就感。
  爱上制作手工艺是一件“要老命”的雅事。饼干筒上的卡通鸭子、书包上的苗族女郎,臧兰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心里摹画,照相机翻拍,似乎全世界的东西都能触发她灵感的火苗。她做成了,并不留恋,全送给兵团的战友当纪念,给儿子的事业伙伴作贺礼。老朋友拿在手里,有的喜有的惊,越看越喜欢,有人戏问:“你能大批量供货吗,我帮你卖,70元一个盘子怎么样?”臧兰说:多少钱我都不卖,每一个作品对我来说意义都是不同的。
  臧兰的作品中总是带着一点童趣,用色大胆透着女人特有的直觉。一匹白马,用什么颜色能表现它的立体感?臧兰考虑了很久,最后她给白马加上金色的鬃毛和尾巴,又特意调配出古铜色的砂料做出蹄子的明暗过度。设计人物时,臧兰就特意在白色中加入一点粉色,呈现出白里透红的肌肤。每一幅作品都尺寸不大而色彩瑰丽,深浅点染之间勾勒出一个女人的青春梦。
  几抹初冬的阳光穿过窗户照亮了臧兰的脸,我问起她将来对婚姻的打算。“可能很难再找到像我丈夫那样优秀体贴的男子了。不过,如果有合适的人,我还是会考虑的。”她抿嘴一笑,有些腼腆。
  (采写:孙展)
其他文献
喉黏膜白斑病是喉的一种癌前病变,包涵了从良性增生到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多种病理变化,甚至伴有局灶癌变.由于不同病变的肉眼表现大致相似,术前临床评估很难与术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就有关喉黏膜白斑病目前的诊断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