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丹参-牛膝药对治疗骨质增生(Bone hyperplasia)的活性成分及相关的分子机制.利用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平台筛选丹参-牛膝药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数据库搜索骨质增生疾病的相关靶点,取其与丹参-牛膝药对中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交集得到治疗骨质增生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并分析有效化合物-作用
【基金项目】
:
淮安市自然科学计划项目(HABZ202017);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任务书(2019-097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丹参-牛膝药对治疗骨质增生(Bone hyperplasia)的活性成分及相关的分子机制.利用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平台筛选丹参-牛膝药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数据库搜索骨质增生疾病的相关靶点,取其与丹参-牛膝药对中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交集得到治疗骨质增生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并分析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平台分析作用靶点PPI网络;利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包对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vina模块将药对中核心化合物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探索丹参-牛膝药对治疗骨质增生的作用机制.筛选得到丹参-牛膝药对中75个潜在的药效成分,协同作用于HSP90AA1、TP53、MAPK1、AKT1、JUN、STAT3、RELA、ESR1、FOS、MAPK14等180个靶点发挥治疗骨质增生的功效.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能极好的结合.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预测丹参-牛膝药对治疗骨质增生的潜在药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为丹参-牛膝药对临床用于骨质增生的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以奇正消痛贴膏(1.8 g和1.2 g规格)为例,通过调研医生和患者了解不同规格中药外用贴剂临床应用病种、部位、贴敷数量等现状。方法 以来自全国28个省份开具过奇正消痛贴膏处方的医生及使用过该贴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生和患者进行访问收集资料。利用Epidata3.1录入数据,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医生346人,患
研究构建由一个制造商主导,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探讨了供应商和制造商进行产品绿色创新努力、零售商进行定价以及三种不同政府补贴情形下的绿色供应链创新努力决策策略问题。通过分析政府对供应商、制造商和消费者进行补贴的三种情形,分别构建绿色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函数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和逆向归纳法,优化得到不同补贴情形下各成员的最优决策和利润,并探讨了产品绿色水平敏感系数和政府补贴总额对绿色供应
<正>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覆盖工程全过程,对夯实企业质量安全工作基础、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工程项目和地区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充分认识质量安全标准化对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覆盖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备案的全过程,对夯实企业质量安全工作基础、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工程项目和地区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发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因其非接触、大范围、空间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等优势目前广泛用于地质灾害监测。本文以植被密集区域雅安市为实验区,利用时序InSAR技术(Stacking技术、SBAS技术)开展滑坡隐患识别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基于Sentinel-1数据利用不同时序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速
伴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绿色环保意识水平的提升,废旧织物的回收再利用渐渐成为一个饱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约占废旧织物总量80%以上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回收再利用方法理所应当地吸引了众多研究学者的目光。但是,在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同时存在有涤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两种组分,两种组分的形态、结构、特性均不相同,并且还会因互相掺杂导致主体性能的下降。因此,在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回收过程中必须要采取
地质灾害(以下简称“地灾”)隐患的有效识别是地灾防治工作中的关键,如何准确、高效地找准隐患点的位置成为当前地灾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以RADARSAT-2卫星5 m分辨率的时序SAR影像为数据源,借助相干目标时序InSAR技术获取了山西省某县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间的地表形变信息,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地形条件、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等资料开展了该区域地灾隐患的排查研究。结果表明,InSAR技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是白介素受体1家族中的一员,其被作为一种心力衰竭标志物正在被广泛研究。目前已知sST2参与心肌的保护作用,并且在炎症反应中广泛地发挥作用。sST2在日后的发展中有潜力成为各临床科室诊断及预防疾病的重要标志物。本文对近年来sST2与心脏、肾脏、呼吸系统等疾病关系的研究发展进
以贵州省水城县为研究区,使用SBAS InSAR分别对2018-07~2019-07鸡场镇滑坡发生前31期升轨和30期降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地表形变场。结果表明:1)鸡场镇滑坡发生前SBAS InSAR形变场并未出现明显形变,已超出12 d重访周期SAR的形变监测能力;2)研究区存在5个明显形变区,推断与斜坡失稳、地下/露天采矿和矿物加工的抽排水有关;3)升降轨数据的SBAS
针对由原材料供应商、OEM品牌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本文构建了委托(Agent)、控制(Consignment)和设计代工(ODM)三种代工结构,分析了OEM品牌商和制造商的最优代工策略。本文重点讨论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且制造商不仅在上游与OEM品牌商合作,还在下游与OEM品牌商在市场上竞争。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市场竞争程度和创新投入效率,OEM品牌商会策略性的调整代工模式,在控制和设计
水体中的油污染正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因此开发高吸收倍率、可重复使用、环保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很有必要。细菌纤维素(BC)气凝胶是一种超轻、多孔、可降解的三维材料,极高的吸附性使其在处理污染废水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氧化石墨烯(GO)作为新型碳材料,具备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高机械强度、表面易改性等优点,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可用于染料吸附。因此,以细菌纤维素为主的气凝胶经过适当机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