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王翔、陈升、孟樸巧施连环计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米和金山董事长雷军、高通大中华区总裁王翔、世纪互联董事长陈升、世纪互联总裁孟樸,这一四人组合之间的恩怨情仇,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惊人秘密?
  小米和金山董事长雷军、高通大中华区总裁王翔、世纪互联董事长陈升、世纪互联总裁孟樸这四个名字6月10日深夜同时出现在科技界的各头条新闻之中。本来,四个曾经毫不相关的人,却因为雷军系的战略布局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逻辑联系。
   新闻是这样的:
   世纪互联董事长陈升宣布私有化邀约,启动退市美国进程;
   雷军的金山软件积极参与世纪互联私有化邀约;
   雷军的小米挖来了高通大中华区总裁王翔;
   而接任王翔职位的竟是世纪互联的总裁孟樸。
   人事变动,退市私有化,收购绯闻……戏剧性的新闻连环计,错综复杂的人物组合,真是堪比娱乐圈。
   他们背后的逻辑联系则是这样的:
   雷军是小米董事长,高通是移动通信专利标准的持有者,挖角王翔将有助于为小米手机等移动设备技术和专利补课,展开国际化布局。
   雷军还是金山软件董事长,金山云则是金山软件的未来,为此耗费10亿美元打造金山云数据中心,而中国最大的独立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世纪互联就成为首选目标。继半年前金山以1.72亿美元持股世纪互联11.6%的股份后,本次又参与世纪互联私有化进程,更传出收购“绯闻”。
   世纪互联的董事长陈升此前挖来曾在高通和摩托罗拉担任中国区掌门人的孟樸,被爆是为了在数据中心业务之外期望发展移动4G和宽带业务,但不知由于战略重新规划还是什么原因却又一直未有新消息,孟樸离开世纪互联重回高通也在情理之中,而此时王翔恰恰腾出了位置。
   这分明就是一出四人连环计,但故事到底谁因谁果,则不得而知。
  一切皆因股市而起?
   王翔、孟樸的职位更迭已成事实,但雷军的金山和陈升的世纪互联之间却存在不少想象空间。
   去年,世纪互联曾被美股市场做空,股值缩水最高达35%,使得陈升开始重新思考世纪互联的未来。笔者猜测,或许正因为如此,原本规划的移动4G和宽带业务被束之高阁,这也间接促成孟樸此次回归高通。让世纪互联专注数据中心业务,且发展生态圈可能成为陈升定下的方向。因此他与雷军一拍即合,世纪互联也成为雷军系的企业之一。
   而随着中国新三板启动市商交易被深度激活,中国A股牛市的异军突起,美国刮起了中国概念股的回归热潮。因此,退出美股实现私有化也许并非世纪互联的最终归宿。利用私有化为跳板,成为回归A股市场的中国概念股,恐怕才是世纪互联的如意算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世纪互联私有化产生的连锁效应,不仅世纪互联当天股价大涨近10%,美国的中国概念股都呈现了普涨态势。
   当然,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有传雷军的金山软件期望借世纪互联此次的私有化运作,在持股11.6%的基础上进而收购世纪互联。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雷军野心从BAT到KAT
   先来看看金山软件为何半年前参股世纪互联。
   雷军早与金山股东达成一致意见:金山的未来就是金山云。云计算是科技产业的下一道分水岭,投资风口浪尖的业务绝对符合雷军的初心。
   不过,公有云领域却绝对是重资产投入的“拼爹”市场。公有云的初期在数据中心上的投入巨大:微软去年仅选址韩国的亚洲数据中心就计划投资90亿美元;而BAT在中国也自建了数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每年投入高达数百万美元;亚马逊AWS更是背靠亚马逊的力量在成立9年之后才单独公布财务报告。因此,半年前金山软件和小米联合向世纪互联注资近2.3亿美元,就是为了金山云能够获得足够规模的数据中心资源,与BAT比肩。
   那么雷军的金山云处于业界什么水准呢?
   记得他曾在投资金山云10亿美元的发布会上表示:保守看金山云应该做到TOP5。由于目前中国政府对国外公有云服务器落地本土有相关规定,亚马逊AWS、微软Azure、IBM Softlayer等国际巨头皆没有理顺在中国的布局,而国内巨头大举进攻公有云市场成为常态。
   众所周知,BAT的百度将重点投入人工智能,因此只有阿里和腾讯煞有介事地推出了公有云服务。在各方公有云企业均未披露中国市场营收数字的情况下,数据中心规模、技术能力和运营能力是公有云能力的三个衡量准则,但数据中心规模是基础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入股世纪互联之后,金山云也是仅次于BAT的公有云企业。另据金山云总裁王育林透露,金山云目前估值6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云存储服务商,也是仅次于阿里云的中国第二大公有云企业。
   如此看来,在互联网市场,中国有BAT(百度、阿里、腾讯);而在公有云市场,就可以演绎为KAT(金山、阿里、腾讯)。这三家态势对比如何?下周笔者会专门写文章再表,这里就四人连环计角度只谈金山云和世纪互联之间的“绯闻”。
  万一金山也想回归?
   游戏云市场曾是KAT三家必争之地。但今年KAT却展现出不同的路线趋势。前些日子,阿里中标海关云千万元大单已经吵得沸沸扬扬,而金山云也刚刚宣布进入医疗领域。据金山云总裁王育林介绍,金山云与北大医信战略合作开创了医疗云的全新格局。这是怎样的全新格局?
   据悉,北大医信覆盖全国的500多所医院,其中包括北大人民医院、安贞医院等人民医院系统的各类三甲医院到社区医院,这意味着它们都将摒弃自建传统而使用云服务,不仅基础架构IaaS层是“金山医云”,且应用软件也是北大医信的SaaS云模式,形成了完整的云应用闭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民医院系统,医疗云还将在全国整个医院体系中引发胡蝶效应。对于金山,这也意味着上千台服务器规模的云大单。据悉,目前阿里和腾讯自建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都已达到数万台,仅阿里本周就宣布今年的后三个季度将采购浪潮服务器5万台,这是怎样的扩张节奏?而金山云服务器规模目前已达3万台,随着今年跨入新的医疗领域,仅北大医信合作就需增加上千台服务器,未来对数据中心的增长需求恐怕将更为紧迫。进行了如上的深入分析之后,回到一开始的问题:金山会借此次私有化邀约收购世纪互联吗?
   以雷军一贯做生态圈的思想,似乎持股11.6%已经符合“点到为止”的雷军系布局。
  不过,BAT都是自建数据中心的,在全行业对云如此迫切的需求下,金山云也可以借收购世纪互联直接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
   当然,万一H股上市的金山软件也想回归国内A股市场呢?或者金山云未来从金山软件分拆上市A股市场?这有点扯远了,我不太敢想,你自己来判断。
其他文献
9月8日,甲骨文公司“云集大成——甲骨文集成系统引领业务创新”高峰会正式在京启动,揭开了新一轮甲骨文集成系统全国峰会的序幕。从本次峰会的主题来看,甲骨文依旧在强调云业务的重要性,以及其集成系统给甲骨文云业务带来的优势。甲骨文公司中国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詹飞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云是未来IT的发展方向,甲骨文全球都在致力于云业务。  尽管提出云计算战略的时间并不早,但是如今甲骨文已经在云方面优势显著
“北京二商集团没有哪个系统像OA系统那样有那么多领导在用的。”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二商集团)科技信息部部长杨杰书在谈到OA系统时这样说。正因为如此,OA系统的成败在北京二商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杨杰书认为,领导的重视和供应商万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万户网络)到位的服务是二商集团OA系统成功建设和应用的有效保障。  给工作交接一个规范  拥有“王致和”、“六必居”、“天源”
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先驱,NEC 将继续致力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随着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市场的不断扩展,NEC的相关团队也将通过算法优化、主动学习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案例已经很多了。我们曾经惊奇于警方能够通过捕捉摄像头中的影像来确认谁是犯罪嫌疑人,也感叹过系统能从海量级的人物照片库中找到被通缉人员,而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NEC的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现在,人脸识别技术
在与9大行业的1442名高级IT经理和企业高管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之后,行业分析公司Freeform Dynamics受CA Technologies委托,做出了数字化转型调查报告,其调查的范围涉及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美国等16个国家。  在说数字化成效指数之前,首先要明确知道什么才是数字化转型,CA Technologies大中华区总经理David Aston给出的定义是:数字
戴尔软件给人的感觉就像春日细雨,润物细无声。你可能没有注意戴尔某个软件产品的名称,但软件是戴尔端到端解决方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SharePlex、Foglight、Boomi……这些软件你熟悉吗?这些如今都是戴尔公司炙手可热的软件产品。在过去几年中,戴尔公司先后投入上百亿美元收购了20多家公司,其中三分之一是软件企业。从2012年戴尔成立软件集团到现在不过短短三年时间,软件对于戴尔业务的发展
上海市的新地标总高达632米的上海中心在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拔地而起。9月2日,华为公司在云计算大会上正式宣布,将与上海中心共同打造中国第一朵BIM(建筑信息模型)云。BIM云的启用使得工程建设行业的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通过互联网租用计算基础设施、软件和系统,从而大量减少硬件和人力的维护费用。  华为IT云计算产品线总裁任志鹏在云计算大会上公布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华为云计
“互联网 ”无疑是今年IT和传统产业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互联网 ”通常被认为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意味着新的形态、新的模式的出现。那么,“互联网 航空”将会带来怎样的新形态、新模式呢?  向Uber学习  北京慧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慧点科技)售前支持中心高级咨询顾问陈怡帆认为,“互联网 ”是要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两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进步。企业的“互联网 ”之路应该经过两个
本报讯 11月20日下午,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题对接会在石家庄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陈英出席会议并做了专题报告。  陈英在报告中表示,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驱动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和核心创新要素,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工业和信息化部前期围绕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下一步将继续从以
当今世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生代技术交流碰撞日益频繁,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将目光重新投向制造业,中国在面对国内外经济压力下选择发展智能制造这一新兴产业,是完成工业转型升级,助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高层次上深度融合的一条最理性发展道路。工业机器人大规模代替传统人力进行生产活动是大势所趋。  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原因,不仅在于降低劳动力成本,也在于高端精密智能化制造方式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承担着将人类从
在“互联网 ”的概念诞生之前,很多传统企业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拥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型。毫无疑问,从IT层面上看,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有着明显的不同。那么,传统企业应该如何向互联网转型呢?近日,IBM给出了答案。  中间件是IBM的传统强项。近日,主题为“核心力量成就互联网 转型”的IBM核心软件创新峰会在北京举行,展示了IBM在中间件领域的强大能力。此时,作为IT体系架构中承上启下、具有关键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