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交互设计中的信息可视化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xj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信息可视化是把复杂的信息最快呈现给人们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把数据转化成视觉的形式,并提供良好的交互体验。如果说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那么如何让信息的传递更加有效,更加人性化,是交互设计师的工作范畴。好的设计师会把复杂的信息描述得很清楚,使它们能够被人理解。笔者认为,信息发出的此端到达信息接收的彼端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可视化设计,是创造有效沟通的桥梁。本文首先探讨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然后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分析了信息可视化中的交互设计。
  一、信息可视化(IV)的概念
  信息可视化指的是非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不但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分类和传输,更要了解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走势,把一些抽象的数据用交互视觉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增强数据的整体感知力,扩大人们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信息可视化主要是一种知识的压缩方式,是一种把很多的信息和相关的知识点压缩到很小的空间的一种方法。通过信息设计和平面设计的相互交融来解释概念和功能,并给出一种归纳整合信息的方法,具备了实用性和艺术性。怎样才能快速、准确的传达信息并有效地实现海量信息的价值,我们仅仅依靠技术是解决不了的,还需要把信息转化为有形的设计师。先由设计师解决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再通过数据的精心策划以及对数据的处理,把这些信息转化为可视易懂的交互程序,让信息的受众尽快地感知、识别。我们通过信息可视化,就能够从容地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面对人们的不同需求,不管是引导客户浏览文件,还是帮助人们指引方向,都有助于人们发现、分析信息中隐含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的数据是活的,可视化的图形也是活的。
  二、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
  信息可视化中交互设计的好坏程度直接会影响到用户的感受和操作的结果。信息可视化中的交互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数字和数字的交互,另一个是人和微机的交互。本文主要探讨人机交互。在人机交互中主要达到两个阶段性目标:一个是用户的体验目标,一个是可用性目标。用户体验目标能给客户带来舒适和谐的操作体验,可用性目标主要是基本功能的实现。
  我们如果要在信息可视化的过程中实现以上两个目标,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共同合作,既需要工程师对海量数据的特征和结构有着充分的理解,还需要设计师能够正确地理解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的需要。在数据转化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的工程师们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算法,以此得到有趣的图形界面,这种有趣的界面,能够充分的展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甚至还能体现转化过程的一些细节,但是这些细节却不能被用户接纳。其实用户根本不需要知道数据转化过程中实现的一些细节,也不需要知道系统内部的工作机制,只要能操作交互界面,用户会自我创建一种简洁的解释方式,完成对界面的理解就可以,这就是用户心智模型。只有用户模型和表现模型相互匹配的时候,这样设计出的交互界面才简单易用,才能体现以人为本。
  三、信息可视化中交互设计
  信息可视化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将数据转化成视觉图形;二是通过人机交互,用户控制转化过程的各个阶段以获取信息。因此,信息可视化中的交互设计应该从原始数据的转换开始,并贯穿于视觉转换、用户操作的全过程。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由于信息的庞大,毫无保留地将全部信息呈现给用户是不合理的。应当根据设计目的,只挑选最具代表的部分,同时,保留一个途径以便于用户访问更深层次的信息。这映射到视觉表现形式上,则是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显示无限的信息。如Back Channel交流软件,它实时显示发生在the#eteeh IRC聊天频道里的对话情况。整个频道里交流甚多,但系统只抽取最近发生的500个事件,将这些事件的所有参与者环绕成圆形。当用户选取某人时,系统会用色彩突出此人以及与之有交流的人,其他无关者,则保持浅灰色。
  2、寻找合乎用户心智模型的视觉呈现形式。工程师开发的算法可以获得新颖的视觉形式,但只有合乎用户心智的形式才是最自然的。NewYork Times上关于Netflix.com所有DVD电影在各地区的租售热度以分布图显示,通过顶部滑动条可以租售量纬度选择不同片子并查看业绩。区域热租度已成为除了票房或IMDb评分之外的另一大推荐指数。
  3、信息元素的正确表示。信息是抽象的,因此每一条信息应该有一个最能够代表其含义的视觉元素来表示它。可以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也可以采用图标,甚至照片。如青蛙公司开发的“Rethink”学习软件。这是一个由各个学科相互间关系构造出来的知识树“TheKnowledge Tree”,每一个方块都是一门学科。为了使含义明确,青蛙公司用一幅经典的照片来表示各学科。
  4、合理的工具设置或操作方式的设计。用户需要一定的操作或工具的帮助才能完成与可视化界面的交互。这些工具应当放在最为顺手的地方,便于获取。工具本身也应该是最自然的操作方式。知识树左上角的智慧滑块“Brain Slider”,一改普通的下拉框形式,学生通过简单的滑动,可以轻松进行知识的“调频”,把更深层次的学科显示出来。
  5、帮助用户发现问题的设计。好的信息可视化形式,是能够让用户从界面上就能够发现问题或规律。比如色彩的纯度可以表示危险度,密度的分布提示用户趋势发展方向。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提示、警告来帮助用户。如一张伦敦地铁图,当用户选中一个站点,这个站点会移动到中心,这个站点与其它站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表示的不是它们实际的物理距离,而是要到达这一站点需要花的时间。用户从中可以发现,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了站点间物理距离并不与到达时间成正比。
  四、交互设计的发展方向
  1、更加注重各相关要素的组织和整合。设计者对于交互的设计不应停留在各模块的孤立设计与简单叠加上,而需要更加注重交互相关要素(如学习者、学习和交互理论、环境、技术等)的组织和整合,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研究和设计。
  2、将更加注重有效情境的创建。学习者所处情境的诸多线索会促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进行相关记忆信息的提取,并与当前环境相连接,进而完成相应的认知及行为操作。
  3、虚拟交互情境创建是其良好解决方案。在线学习环境下的虚拟情境旨在模拟和再现现实世界中的相关场景。通过设计模拟得到的虚拟情境具有清晰的现实依据,可为学习者提供更强烈、真实的实践体验,学习者、教员等各参与者之间的交互也更自然、高效,从而能促进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如何将各组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构建一个高效的交互情境。
  五、结论
  总之,信息可视化是一个把数据转化为视觉的一个过程,与交互设计结合在一起的有效的可视界面方便我们观察、交流,可以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
其他文献
李晓松  1968年出生于山东淄博。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就读于北京画院王文芳艺术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龙瑞艺术工作室等。  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  主要个人画集有《中国美术家——李哓松山水画集》《当代著名画家技法经典——李哓松之古风今雨》《水墨平台》《美图生活》《中国画收藏文献——李晓松卷》《当代逸品十家——李晓松卷》《当代实
期刊
陈朋  1973年生于广东汕头。199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9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1年获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素描教学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执教于人物画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画展并获奖。
期刊
张正恒  (1932—2007),四川成都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书画家协会顾问,中央书画院顾问。196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系中国画大师潘天寿亲传弟子,黄宾虹研究专家。
期刊
一、动漫产业在江西的发展现状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和漫画为表现形式,创作图书、影视、音像、舞台剧等作品,带动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动漫形象有关的衍生产品的产业。由于动漫作品具有趣味、时尚和流行文化的特性,同时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文化实力的推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近十几年来,国务院和文化部出台了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措施,动漫行
期刊
冯聚成  山东青州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青州市美协主席、青州中国山水画学会会长。  冯聚成主工山水,亦擅书法,根植传统、师法自然。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国画研究生专业。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大展并获奖,有数百余件作品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冯聚成是一位以艺术为人生信仰,潜心于中国画创作的丹青之子。我和他同为山东青州人,又是战友,这位曾参加过自卫反击战
期刊
古往今来,“风景”已成为诸多画家笔下的宠儿,画家与“风景”激情碰撞的佳作书写着彼此波澜壮阔的历史,是怎样的魅力所形成的永不消散的光彩见证他们的永恒。  我佩服莫奈色彩的美轮美奂,驾驭光与影技术的轻车熟路;欣赏毕沙罗明亮色彩描绘乡土气息的炊烟袅袅,丰满古老;向往西斯莱捕捉自然景色丰满细腻的纯粹。但最终令我心有戚戚焉的是柯罗,这位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风景画大师,他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风景画写生创作,诗样
期刊
一  中国女性油画历经了孕育、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逐渐从文化的边缘走向文化的中心。中国女性油画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同步发展着,20世纪80年代,女性艺术家很快摆脱了传统思想而转向对艺术与精神的表现。她们在多元文化空间中,开始建立起一种对自身性别认同的自觉意识,从“女性的自觉”走向“人的自由”,“男女平等”虽然是“性别”的解放,但在一个真正自由的精神空间,展现自己的本色和真实的存在,还需社会给予更
期刊
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新世纪开始,全球顶级时装设计师引领着整个时尚界都对于“中国风”趋之若鹜。各色各样以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案纹样,工艺手法,款式造型为创意出发点的新作品展示在人们眼前,向人们述说着设计师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欣赏和关注。紧跟之后,中国本土设计师的“中国风”设计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无论良莠充斥着国内各大秀场。然而本土设计作品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鲜有作品越过国外设计
期刊
李景龙,河南安阳人,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人物、山水画,多次参加全国性画展并获奖。  樊蕊,1987年生于陕西省延安市。200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201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春风》获得西安美术学院最高学术奖
期刊
中国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泛,几乎在每个地区都有代表性的特色玩具,花色品种十分丰富。它的创作题材来自于劳动人民以及民间艺人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其含有的乡土气味和强烈的装饰风格,给现代人们提供了一种传统的工艺性美学意蕴,培养现代人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在充斥着大工业产品的今天,研究民间玩具蕴含的艺术装饰资源,便于我们从中汲取传统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为现代设计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