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引发的“流行病毒”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1a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拜登的就职典礼刚刚落下帷幕之后,活跃在华盛顿的摄影记者布兰登·斯姆亚洛夫斯基(Brendan Smialowski)拍摄于就职典礼上的一张照片,立即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病毒式的传播。然而,这张照片的主角却不是新当选的美国总统拜登,而是去年早些时候与拜登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
  照片中的桑德斯在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则下,独自一人坐在折叠椅上,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羽绒外套,交叉的双手戴着厚厚的羊毛花纹手套,下垂的双眼若有似无地盯向翘起的二郎腿。他这一幅在华盛顿户外的酷寒中苦苦等待的路人装扮模样,在那个几乎人人都正装隆重出席的重要场合中,以其强烈的反差迅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成了拜登时代第一个以病毒式全球传播的照片。
  自1976年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出版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以来,像桑德斯的照片此次在全球互联网上以病毒式的速度和规模进行传播和突变的现象,一概被称为模因(meme)。理查德·道金斯在书中首先提出了模因的概念,他用代表“模仿再造”的希腊字根mimeme简化而成的meme,来用基因复制传播的概念类比文化信息和观念信仰等的传播。
  脱离原先的背景和脉络,在不同的“宿主”身上被个性化的复制与模仿,成了模因在互联网中的主要传递方式。在本质上,模因与挪用相关。因此,我们看到桑德斯的模因进入了所有我们能想到的及想不到的图片之中,他被PS进了地铁上、地摊前、太空中……世界各博物馆也迅速加入了这一行动,我们看到他被PS进了艺术史中的名画里,如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所画的《圣礼之争》中,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桌旁,凡·高的黄房子前,爱德华·霍普《夜游者》的餐厅里。他也进入了当代艺术史中,如坐在观念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的代表性名作《一把和三把椅子》中的椅子上,如坐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大厅内与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对视,等等。当然,他也出现在很多摄影师的作品中,如格利高里·克鲁德逊就把他放到了自己作品中的空旷郊区小镇的街道上。
桑德斯在拜登就职典礼上的照片(左图),被PS进了各种名作和场景中。 图片来自网络

  一时间,桑德斯在互联网上无处不在。当我们生活的世界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行病毒在物理上逐渐封闭化时,桑德斯的模因在网络上的病毒式传播却以幽默和会心一笑将人们聚拢在一起。在参与这一场模因传递的全民狂欢之余,摄影师应该要在大量的图像在通过数字屏幕向我们奔涌而来的当下,好好思考自己的角色。而厘清图片的挪用究竟是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而去,自然成了首要问题。
  最早对摄影挪用的要数20世纪20年代盛行的达达主义流派,他们从大众媒体的出版物中截取图像,而后将其安置到新的语境中,以此来使人们反思图像的原始来源和其新意境之间的关系。而在20世纪60年代秉承达达主义精神的波普艺术,则将对图像的再运用发挥到了另一个层面,安迪·沃霍尔对大量的照片所进行的再创作,也使得人们更仔细地去观察生活的日常。
  接下来70年代至80年代的图像一代,则是真正第一批对图片进行挪用式创作的摄影师们。他们依附于传统符号或流行文化的图像,对商业主义盛行的社会进行了批判和反讽。罗兰·巴特在1968年发表的《作者之死》启发了这一代创作者。
  在文中,罗兰·巴特表达了他对文本的单一意义和权威理解的拒绝态度,从而得出了“读者的诞生应该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的观点,这启发了成长于大众媒体和消费文化不断扩张中的美国艺术家们,如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詹姆斯·韦林(James Welling)、谢莉·莱文(Sherrie Levine)等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的创作。辛迪·雪曼将自己装扮为广泛流行的B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理查德·普林斯则将万宝路香烟中的牛仔形象拉出其原有的语境进行再创作,使观众思考与孤立的牛仔形象相关的文化构建的意义。这些艺术家因为运用挪用、拼贴和修饰等方式,通过借用电视、电影和广告等大众媒体中的图像进行的“再呈现”表达,而被艺术史家道格拉斯·克林普(Douglas Crimp)称为“图像一代”。
  复制和挪用大众媒介中的图像,是图像一代的特色途径。1973年,罗兰·巴特发表了文学评论集《文本的愉悦》,文中表示读者可以从任何方向自由进入文本,而不存在某一路线正确与否的问题,读者也可以自由开启、结束文本,无需考虑起源和归宿,并任意随符表滑行、漂移,不为符意所捕获。这一观点加持了图像一代的创作,他们正是将图像从其原始语境中剥离开来,进行重新地呈现和诠释。而在今天看来,这一理论与图片、视频等成为模因的基本要件相符,也即它们具备脱离原先脉络而被创造性复制的属性。
  只是,今天在互联网上以病毒式传播的模因,成了大众的狂欢,而不仅仅是当初摄影创作者们以对图像进行挪用而针砭時弊的专利。在一个全民参与图片再创作的模因时代,专业摄影师的价值何在?或许,在加入狂欢尝过这一味庸俗之后,摄影师们应该怀有拓展与挑战摄影这一媒介价值的雄心,突破其复制与挪用的局限,在互联网的时代与流行的模因展开一场较量。
其他文献
[摘要] 《神话》强调爱国主题,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正义感中国英雄形象,一个是现代考古学家杰克,一个是秦朝金戈铁马的大将军,与朝鲜公证玉漱演绎了一段越时空的“千年之恋”。  [关键词] 画面音乐 英雄爱情 表现手法    著名导演唐季礼,一直以来强调爱国主题。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正义感的中国英雄形象,曾与成龙合作过《超级警察》、《红番区》、《白金龙》三部影片。后来,二人闯荡好莱坞,更是铁打的“兄弟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对于影视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影视作品创作方向和影视艺术理论研究方向。对于前者,目前世界很多国培养的仅在本科和硕士层面,重在作品的创作生产上:而后者可以在博士层面。因此,各个院校在开设影视专业的时候。明确培养方向是第一位的,可以是一个专业下的一个培养方向。也可以是一个专业下的两个培养方向。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我国教育中的怪现象,那就是研究生动手不如本科生,本
为了丰富俱乐部会员活动,加快提高会员创作水平,2018年1-12月,《大众摄影》俱乐部将实施俱乐部联展制,全年题材暂定为综合,参加者限为俱乐部会员。并将对俱乐部实行星级认定,入选作品积分与作品水平、俱乐部星级挂钩。《大众摄影》杂志每月将开辟6个版面发表会员入选作品。请会员直接在各自俱乐部专区“发帖”投稿。俱乐部星级管理办法、会员激励办法、会员积分办法、俱乐部会员申请条件、单独摄影组织参与办法、更多
禅05舞4 庞东晨 摄/舞者 潘志刚禅舞 庞东晨 摄/舞者 潘志刚禅舞 庞东晨 摄/舞者 潘志刚  我是专注于舞蹈拍摄的摄影师,而这组照片的主人公是“禅舞”创始人、舞蹈艺术家潘志刚,他在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曾出家十年,对佛学有深刻认识。2015年我们碰到了一起,为推广“禅舞”拍摄了这样一组作品。  在服装、道具、场景,理念等方面,我们用了半年时间沟通准备,在历时一年半的拍摄过程中不断完善。早期在影棚
西藏东南部,雄鹰在山峰之上翱翔,傲视一切。 潘玮浩 摄西藏无名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梦中一般。 潘玮浩 摄用摄影作品展现喜马拉雅东段山峰的震撼并不容易,但是对于我而言,这张已经比较接近了。 潘玮浩 摄圣伊萊亚斯峰(5489米),阿拉斯加东南部最高峰 。前景马拉斯皮纳冰川,冰碛形成“抽象纹理 ”。 潘玮浩 摄  每一座山都有其独特的“灵魂”,在千山百态之中,峰顶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常充满神秘的
Argus是老蛙打造的F0.95超大光圈镜头系列,现在我们拿到了其中的首款产品——APS-C画幅的CFArgus33mmF0.95APO,这款等效全画幅焦距50mm的超大光圈镜头在使用中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超越之“眼”  Arg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百眼巨人,以超越凡人的观察力著称。老蛙将这一神话典故用于自己的F0.95系列镜头,寓意也是该系列镜头的超大光圈,可以获得超越人眼的拍摄效果。  事实
极为丰富的镜头群  适马Art系列大光圈定焦镜头  F1.4通常是中焦镜头更容易能达到的光圈值,但在适马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以这只Art 20mm F1.4 DG HSM为代表的超大光圈镜头群。镜头特点:镜头结构:11组15片(2片非球面镜片,2片FLD萤石级低色散镜片,5片SLD超低色散镜片)光圈叶片:9(圆形)最近对焦距离:20cm滤镜直径:无(前组镜片凸出)重量:约950g卡口支持:适马SA/
紫禁城一个“禁”字,制止了世人观看的欲望。  然而,鸦片战争开始的系列侵华战争、摄影术的登陆,使得中国开启了“被观看”“被摄影”的历史,大量外国摄影师带着对古老东方、中国的“想象”前来。存在于国人公共记忆中的这座皇家建筑群,其影像化的观看方式,就在这些西方人的制造下,开启了。  《东方照相记——近代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南无哀 著)一书,开篇已指出:摄影术是随着鸦片战争侵入(而非传入)中国,
羊尖镇地处无锡东大门,50多平方公里,东邻苏州常熟,是无锡地区有名的“粮仓”。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严家桥,有500多年历史的——宝青塔,2002年荣获“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18年确认为国家卫生县城(乡镇),2019年评为国家综合实力千强镇、江苏省文明镇。  羊尖镇定位无锡东部田园宜居镇,现代高效农业特色镇,锡剧文化传承旅游镇。他们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春天的羊尖,一派田园好
[摘要]《世界》以女舞蹈演员赵小桃与保安队长成太生之间的情感故事为主线,引出了不同的城市外来者,呈现这些“飘一族”的生存状态。同时,《世界》是贾樟柯的转型之作中,贾樟柯从“故乡三部曲”中对单纯的地方文化的描绘过渡到其对繁杂的移民文化的关注,片头寻找“创可贴”的一幕无疑是这种关注的一种隐喻。  [关键词]“飘一族” 移民文化北“创可贴”    “谁有创可贴?谁有创可贴?”影片开始后的近三分钟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