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组织标本329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R-2、ER、PR和p53表达,对照分析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
结果NTNBC组占79.03%(260/329)。TNBC组占20.97%(69/329),中位年龄42岁,绝经前期73.91%(51/69),浸润性导管癌73.91%(51/69),p53阳性表达44.93%(31/69),T3(T>5 cm)27.54%(19/69),Ⅲ期30.43%(21/69),组织学Ⅲ级39.13%(27/69),淋巴结转移率55.07%(38/69),术后复发率27.54%(19/69),远处转移率18.84%(13/69),均高于NTNBC(P<0.05)。TNBC和NTNBC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36%(52/69)和86.92%(226/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NBC多发于绝经前女性,与NTNBC相比具有p53阳性表达率高、侵袭性强、局部复发高、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率高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物学特性,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