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及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iwe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训练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12月收治脊髓损伤(SCI)病人32例,男23例, 女9例,年龄15~78岁,平均住院天数38天。SCI患者通过留置导尿、手法排尿、反射性排尿三个阶段的膀胱功能训练,其中有8例在3周内拔除了导尿管,24例在25~51天拔除了导尿管,28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能自行排尿。
  手法训练:在膀胱充盈,膀胱底达脐上2指时,即可进行手法按摩排尿。
  按摩方法:将一手掌触摸胀大的膀胱由底部向体部环形按摩3~5分钟,于膀胱上方慢慢向耻骨后下方挤压膀胱由轻至重,左右上下手法合理按压膀胱区反复数次,或在不同部位叩击膀胱区,按压时嘱患者使用腹压、排尿动作,直至膀胱内排出尿液[1]。排尿后操作者将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加压排尿,待尿不再外流时,松手再加压1次,力求排尽。对尿失禁患者,用力要稍大,方向朝会阴部;对痉挛性瘫痪患者,按摩时间约15分钟,手法要轻,挤压排尿量不少于每次留置导尿量的3/4。自主排尿后测残尿量50~100ml为成功,100ml以上者须再次留置尿管重复训练。
  建立反射性膀胱:SCI患者在行膀胱功能康复时,应在两侧下腹部寻找扳机点,或刺激大腿内侧、会阴部、龟头,肛门塞入开塞露引发排便动作,或在病情允许时坐便桶排便,也可利用皮肤-膀胱的反射作用,刺激患者大腿内侧、阴茎体部或会阴部,以寻找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以建立反射性膀胱。
  穴位按摩针刺: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等手段,促进康复。另外针对合并症治疗,亦可使用中药内服、外用,以及穴位按压、针刺诱导膀胱排尿,取膀胱俞、中极、关元等穴位。
  神经性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目标:①不用导尿管;②随意或不随意,但能有规律地排尿;③没有或仅有少量残余尿;④没有尿失禁,特别没有滴漏性尿失禁。
  
  结 果
  通过训练显效16例,能自行排尿,残余尿少于80ml,终止导尿;有效12例,能自行排尿,残余尿少于100ml;无效4例,尿潴留无明显改善,需经过导尿才能解决排尿问题。
  
  护 理
  心理护理:脊髓损伤病人由于担心愈后,心理负担很重,甚至不配合治疗,在护理上要多关心体贴病人,并介绍同种疾病好转的病例,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达到接受现实、正确配合治疗及护理的目的。
  留置导尿的护理:留置尿管于次日夹闭,输液者每2小时放尿1次,不输液者每4小时放尿1次,留置尿管期间不更换管,不冲洗膀胱,3周后拔除尿管。一般术后40~100天要训练1~2周,伤后半年以上要训练2~4周,特殊患者视膀胱充盈情况而定。使患者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便膀胱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恢复。
  膀胱充盈训练的护理:气囊尿管密闭式留置导尿,夹闭尿管,每3~4小时放尿1次。嘱患者定时饮水,限制入量,每小时饮水1次,每次不超过125ml,每天饮水量不少于800ml。晚8:00后不需再饮水。不要1次大量饮水,有些患者一旦尿路受阻,会使膀胱短时间内扩张,是有损害的。
  
  讨 论
  手法训练前对膀胱功能要进行评价,通过询问和观察,了解患者现有的排尿功能情况,是否有尿失禁或潴留。并应做常规尿液分析,如可做膀胱内压测定,膀胱镜检查、膀胱造影以及肾盂造影等。在除外严重输尿管膀胱逆流及泌尿系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方能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技术,解决膀胱功能失调问题,是预防脊髓损伤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
  同时,配合相应护理措施,排除和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因素。
  膀胱功能训练是解决SCI患者排尿障碍的简便、有效、可行的護理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患者保留尿管的时间,控制了感染的因素,也顺应了脊髓性膀胱形成的发展规律,而且对患者回归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SCI患者神经性膀胱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地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计划地训练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尽早建立截瘫患者的排尿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于蕾,党传欣.促使截瘫患者早期形成反射性膀胱的训练.现代康复,2001,5(10):145
其他文献
目的: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结果:通过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从沟通的必要性、沟通的前提、沟通的方式、沟通时掌握的原则、沟通的形式、沟通的内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6批抗鼻炎外用制剂中掺加的9种化学药物(盐酸麻黄碱、盐酸萘甲唑啉、盐酸羟甲唑啉、盐酸赛洛唑啉、曲安奈德、布地奈德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总结近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300例,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并做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结
目的从天山雪莲中筛选产黄酮的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通过显色反应、TLC、HPLC法筛选产黄酮内生菌,标准曲线法测定黄酮含有量,ITS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结果筛选到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肛周尖锐湿疣(C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4例肛周C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祛除疣体后静滴更昔洛韦注射液,同时口服胸腺肽肠溶片;对照组祛除疣体
目的采用热分析技术和HPLC法,研究荷叶的炒炭工艺。方法应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技术,探讨最佳炮制温度。基于热分析数据,采用HPLC法对不同炒炭工艺下荷叶中槲皮素的含有量进
患者,男,60岁,于凌晨6点30分急剧咳嗽后即感剑突下及脐上腹内绞痛并持续性加剧,无放散,感觉腹胀并恶心,呕吐黄绿色水样物1次,不发热,大小便正常,因上腹绞痛不缓解即入院观察。体查患者
摘 要: 目的:评价低场强三维增强血管造影(LF 3D CE-MRA)对真性主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0.35T开放式磁共振成像,对临床拟诊为主动脉瘤的42例患者,行MRI平扫和3D CE-MRA检查;并对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图像质量优32例,良8例,差2例。病变部位:胸主动脉瘤7例,胸腹主动脉瘤7例,腹主动脉瘤28例,并发症主要有附壁血栓18例(42%),主动脉夹层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315    在中老年人群中,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身体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饮食卫生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其营养与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威海市社区中老年人的营养与健康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旨在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