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78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变革的加剧,使得佛教的发展面临社会环境的诸多制约,所以佛教的基本教义与现代社会思潮的整合是佛教发展的内在动力。佛教的发展是否需要与时俱进?佛教如何协调好与科学的关系?佛教如何扩大社会基础都是佛教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佛教发展;时代发展;科学;社会基础
  1 佛教是否应该与时俱进
  首先从传播内容讲,现代讲经不能仅局限于经文章句的理解,拘泥于文章词句,应该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讲解佛教经文;讲经注意通俗性和增强趣味性,辅之以教学工具、人物事例,在传播的内容上做出适应时代的改变,以传播内容的变革扩大佛教宣传的影响力。再次从关注点上来说,现代佛教革新者大力倡导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把佛教的关注点转移到现实人生的建设,社会问题的解决。最后从宣传手段上说,信息化时代,佛教信仰媒体化成为佛学传播的一场重大革命,使得佛教以大众传媒为媒介的手段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与时俱增,如寺院可以借助自己的官方网站,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号使得佛学信息和内容及时推送,组建佛学读书会,佛学报刊等等。传递来自佛教界的信息,赋予佛教信息以媒体的手段,处于百花争艳的生态环境之中。
  弘法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改变,但是佛教向善等基本教义和思想不能改变。宋孝宗曾说过:“以佛治心,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佛教较为注重人的精神层面的修养,与信仰的世俗化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决定了佛教在重视物质生活的中华民族,很难成为如今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文化。因此,不能为了吸引大批的信徒和追随者,盲目改变,迎合世俗的“低层次信仰”,使佛教成为迎合世俗愿望的神。
  2 佛教与科学的关系
  2.1 佛教是宗教的分支,不同于科学。
  宗教指的是基于对超自然支配的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存在,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所以,宗教实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佛教与科学的对立处,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看来,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佛教当然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二者的区别,科学是以物质现象为主攻方向,佛教主要目标是超越生死和社会教化,因此佛教不是科学,更不能超越科学。
  2.2 把佛教纯粹用科学只是解释是不合理的
  佛教博大精深,蕴含着许多可以启发科学思路的说法,但是用自然科学解释佛教的观点是片面的。《心经》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据新物理学发现,色即是空可解释为物质变为非物质的能力,而空间、时间、动力皆互相依靠显发,没有一个是独立真常的实体;空即是色可解释为能力可以变为物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质能互变的等量公式,认为时间、空间都是相对的。用自然科学阐述佛教观点,以科学地思维方式考察社会和心性问题,借自然科学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为佛教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性分析的依据。
  2.3 佛教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佛教教义在启迪人的心灵,倡导人类向善,引导思维方向是具有科学性的。一方面,佛教倡导平等向善,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追求内在超越的精神,与法轮功等邪教有显著的差别。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它的生存与发展与历代统治者的政策息息相关,但它的基本教义始终不变,并且这种平等、向善的精神在時间的洗礼下历久弥新。因此,佛教在这些方面是有科学性的,即使到了今天,与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相契合的。另一方面,佛教在某些方面与哲学相通,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佛教在认为宇宙一切是变化、发展、矛盾上与辩证法相契合,但是佛教没有自成体系的辩证法,所以,佛学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3 佛学如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青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佛教对我国老年人中的影响和佛教安抚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社会功能不言而喻,但是佛教一直忽视了在青年中的弘扬与宣传。因此,面对受众群体的年轻化,适应青年的需求,有必要进行佛教的革新,组织“佛教青年会”,青年佛教讲座、讲坛。佛教在青年中的传播,可以引导青年把握好物质利益与人生理想的关系,也可以解决青年迷惘和青年犯罪等社会问题。青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佛教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1世纪以来,妇女解放呼声日益高涨,女性在社会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但是歧视女性的现象依然存在,佛教教义所提倡的平等、向善无疑为女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社会发展与文化的开放程度,在于佛教现代化潜力与女性在佛教中的潜力能否得到发挥。只要这些条件充足,佛教对现代女性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佛教的传播发展,更需要相互交流、学习。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团体进行交流合作,著书立说、翻译经典著作,中国佛教徒积极走向海外,使得中国佛教走向世界,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并存的今天展现其自身的价值。
  佛教向何处去不仅是一个宗教问题,同时影射了许多中国21世纪如何发展的问题。21世纪佛教发展而面临诸多问题,同样的,中国的发展也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机遇。利用坚实的佛教信仰基础,可以充分发挥中国佛教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17.
  [2]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415.
  作者简介
  杨娜(1996-),女,汉族,四川省乐山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
其他文献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中信银行认真贯彻落实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和方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模式单一的问题。近日,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开展了第四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创新,切实履行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全力服务云南实体经济发展。  产品主导支持实体经济  中信银行针对小微企业专门推出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化工生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业生产环节,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很多物品,都是通过化工生产制造出来的.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化工仪表对生产过
2015年电商“双11”已经落幕,其中阿里交易总额高达91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9.7%。然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电商集体狂欢节中,超过90%的“双11”参与商家,却只是赔本赚吆喝,他们除了赚到销售额和用户量,利润实在乏善可陈。有经济学者因此质疑道:光棍节的互联网启蒙意义已然消失,我们真的还需要“双11”吗?  七年来,电商“双11”可谓越做越旺,从最初的5200万元,到9.36亿元、52亿元、19
高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也可以说是狭义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凝聚力的巨大源泉,高校从这种文化土壤中可以获取持久的活力和发展潜力.因此,高校必须吸
★上海接力放映12小时,成热门话题rn1946年5月,美国主持下的盟国远东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审讯70名日本甲级战犯.rn2006年5月,由高群书执导的(原名)正式杀青,预定9月全国
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决定着电网运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分析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各种故障对于电网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样能够及时的将各种故障控制在最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中,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系统性改变,针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有着全新的标准要求,要能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构建出高效课堂.本文通过对中学阶段的语文学科系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作为惠民工程,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要采取必要措施,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实施严格的
当前贵州法院在审理普通刑事犯罪案件中存在案件事实不清,证据收集不全面、不规范,程序违法,法律适用错误,量刑畸轻畸重等突出问题。破解这些问题,可从夯实公安侦查基础,提高
由中国道教协会、华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三家共同筹划、合作编纂的,经七、八年艰苦努力,现在以四十九册的浩大规模,出版问世,这确是我们文化界、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