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历史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xing8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能力,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问答法教法运用得当,使传授知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二为一,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答法的运用及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1
  以前,常用讲授法上课,把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历史人物的生平,业绩及评价系统连贯地向学生讲清楚,就自认为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大功告成。直到有一次讲完国共十年对峙,一学生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我哭笑不得,出于爱心,只得耐心地重讲一遍。但学生这一问,使我切肤之痛地体会到:被别人灌输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自己不必费心,只要认真听,记就行了。既然是知识的容器,那谁也无法保证在45分钟的灌输中不漏掉点知识。这迫使我要改变教学方法。只有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走自己的思想路线,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能力,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我常用问答法教学,而且发现这种教学方法使传授知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二为一,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其做法是:
  一、精心设计。把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能力培养目标,思想教育目标,重要概念等设计成问题,提前一天告诉学生,便于学生预习。这里的关键是设问要老道,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什么四大发明的文明之花开在中国,却在西欧结果?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在中国是同时产生的,结局却不同?
  2、设问要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相衔接,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后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3、设问要有利于章节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如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在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情况怎样?
  4、设问要有利于总结,掌握规律性认识。如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设问要联系实际,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综合。如法国工业革命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和不利条件?可联系到地理因素:英国近邻。政治因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后的稳定。军事因素:殖民战争的的失败。经济因素:高利贷资本,小农经济等。再如1998年抗洪抢险为什么要死保荆江,九江大堤?可联系到历史: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因素:长江中下游年收入占全国40%。政治因素:检验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
  6、设问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教育原则,即设问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能够解答。如比较北美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异同?
  二、把握主体。课堂上采用学生举手发言与老师点名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即为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遏制了被动学习的学生心存侥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及时提示,点评把握主题,把握时间。这里的关键有两点:
  1、教师要把握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想知道却不知道时不告诉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点拨他。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又确保识记,理解的效果。
  2、点评要简洁,明确。不但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让失败者能总结经验,走向成功,因为任何失败者都不是徒劳的,让成功者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风气养成,老师上课越上越轻松,学生上课越上越喜欢。
  三、重视导言课,密切联系实际。当然,要确保用问答法上课顺利持久地进行下去,确保学生一如既往地钻研教师的提问,还需以下配套功夫:
  1、重视导言课,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是必要的,是可以学好的。如在上世界近现代史前,我从拨乱反正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的需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等三方面阐明学习世界近代史的必要性。从明确时空概念和历史概念,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要有坚定的立场,一切从实际出发及记忆技巧,如意义记忆,迁移记忆,谐音记忆,典故记忆等四个方面阐明怎样学习世界近代史,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了浓厚的直接兴趣,产生了学好历史的强烈愿望。
  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模拟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间接兴趣。如在讲启蒙运动中三权分立思想,首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三权分立,核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和局限,当学生答出核心是权力制衡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得出权力制衡是手段,目的是防止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教师继续启发:既然权利制衡是手段,那么手段相同,目的可能不同,让学生联系中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中国的皇帝用权力制衡来维护君主专制,从而掌握了殊途同归的一个特例,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混乱是自然的法则,秩序是人类之理想,无论我们怎样有条不紊地分学科,解决问题却总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况且历史本身就是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任何一门学科,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因此,要使学生对历史充满探索的乐趣,就必须让历史教学顺应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要,顺应综合考试的趋势。
  总之,课堂教学中运用问答教学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目标能否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并面将所学知识技能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处理好这三个方面,不但摒弃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做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功能观,在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探索历史教学法中问答法的运用,也是努力转换教师的角色从信息源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领导者,学生理智、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指导者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储林.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与改良途径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6).
  [2]高路.论“融史料阅读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
其他文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小学生不仅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应加强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余暇体育弥补了小学生课外体育的
图象法和公式法是解决物理问题时最常用的两种方法,相比较而言,图象法往往能更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在解题时起到化繁为简、转隐为显的作用,本文就考题中屡见不
武钢虽然建成了北湖、工业港两座污水处理站,由于没有独立的回用水管网,且回用水的电导率、总硬度等指标高,导致回用水量不高。通过对管网及回用水水质进行调整与优化,解决了
甜菜碱(N,N,N-三甲基甘氨酸)含有三个甲基,是生物合成维生素B12最为常用的甲基供体。柠檬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及重要调节点,人们常借助外源添加柠檬酸钠调节微生物发酵
【教材分析】“游历华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从形式上看,这是一节活动探究课,但从内容上看,则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和运用,其
这是一个综合问题,从历年高考试题分析,这类试题的选材范围相当广泛,突出了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酸雨、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居室装修污染、污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推动素质教育进程的载体,它可以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均有所发展。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教学方式变的多样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变得生动具体了。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大胆探索并实施
现代课堂教学首先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组织学生在一定计划的指导下,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某一确定的认知对象,使他们实现某些内在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内在
冶炼铸造起重机经常出现疲劳裂纹的现象,严重影响安全生产.通过主梁裂纹应力分析,对行车的疲劳累计损伤和剩余寿命做出评估方面进行了探究,并应用于相应设备管理工作.
在这片名为历史的森林里,处处皆有迷雾呈现。尽管这些迷雾反复被影视或游戏利用,然而从这些影视或游戏作品中,我们仍然感受不到历史最真实的叶脉,要找出这些叶脉,只有靠我们自己孜孜不倦地探索。而其中最有力的武器,莫过于无所不包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