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ton酪氨酸激酶及Ibrutinib应用于B细胞肿瘤的研究进展

来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是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肝脏肿瘤中表达的酪氨酸激酶家族的一员,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分子,在正常B淋巴细胞的成熟以及B细胞肿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Ibrutinib是BTK的小分子抑制剂,它能不可逆地与BTK结合,有效抑制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B细胞恶性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发展。Ibrutinib的作用已经在体内实验以及临床试验中获得肯定。现就BTK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以及Ibrutinib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康乃尔大学植物学家苏珊·麦克库奇(SusanMccouch)不是试图培育一种理想的作物贡献给全世界,而是从地方水稻品种入手,试图通过利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这些品种进行改良。作者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变局下,青啤面临的尴尬是,战略投资者兼对手 AB 有可能控股青啤在青岛市登州路56号,有一座红色的欧式古典风格建筑。这幢1903年德国人建造的二层小楼,是国
一氧化氮(NO)是免疫细胞杀伤多种寄生虫的效应分子,有迹象表明它也参与抗囊免疫反应.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该文用Griess方法检测了35例皮肌型或混合型囊尾蚴病病人血清中
为了深入探讨FS的生理活性以及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该研究通过构建、表达重组融合蛋白FS,获取针对FS的特异性抗体,建立子双夹心ELISA检测法,以期进一步应用于基础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阿霉素(adriamycin, ADM)对大鼠膈肌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s, GP)对阿霉素致大鼠膈肌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2只,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因子,简称PECAM-1,即CD,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通过对脉管细胞表面蛋白进行血清学鉴定而被首次发现的.1990年,Newman等人物该物质称为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并
1.长单26:长春市农科院1986年以“春09”为母本,“春14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单交种。 该品种玉米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株高240厘米,穗位90厘米,成株20片叶。花药黄绿
研究背景:嗜中性粒细胞或多形核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 PMN)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PMN)是最先到达感染部位的细胞,对炎症的发生、发展和
盐稻4号(原代号91-3)系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在3021×665组合内选系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育种的方法于1991年育成的又一突破性常规中籼稻新品种。该品种经过几年试验试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