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新修订的尿碘的过硫酸铵消化-低砷量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化学动力学特性,探讨砷铈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操作偏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测定碘标准系列的砷铈反应吸光度(A)值,结果按化学动力学有关方程式做化学动力学分析,计算比较新修订法和原标准法的A值变化半衰期及变化值,推导新修订法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含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速率常数因子的尿碘测定结果相对误差计算式,计算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操作偏差所致的尿碘测定结果相对误差.结果 新修订法的亚砷酸使用量减少至原标准法的四分之一,实验得其标准曲线,各浓度管不同反应时间(t)测得A值,各以lnA对t作图,结果为直线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5~-0.9999,符合化学一级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特征;20~ 35℃范围内实验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K)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式;在各温度下实验得到的碘质量浓度(C)与A值,均有很好的C=a+ blnA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绝对值> 0.9990.计算比较新修订法与原标准法在20、25、30、35℃反应温度下的A值变化半衰期,其中25℃下,新修订法、原标准法的0~ 300 μg/L碘标准系列A值变化半衰期分别为191.0~ 11.4min、66.8 ~ 10.2min;在25℃反应40 min的相同条件下,新修订法与原标准法碘0~ 300 μg/L标准曲线的A值梯度相近(斜率分别为-133.7、-139.2),但原标准法标准曲线的A值与反应初始A0值间的差值是新修订方法的1.4 ~ 3.7倍.建立了该方法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得出了样品管反应温度偏离±1.0、±0.5、±0.3℃或反应时间偏离±1 min所引起的尿碘测定结果相对误差的系列数据,数据表明新修订法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偏差引起的测定误差小于原标准法.结论 大幅降低了亚砷酸和硫酸铈铵用量后的新修订方法的砷铈反应为化学一级反应,其测定0~300μg/L尿碘方法在20~ 35℃温度范围内,测定300~1200 μg/L尿碘方法在20 ~ 30℃温度范围内,选择任一稳定温度条件及固定的反应时间都有碘质量浓度的C=a+ blnA定量关系.采用低砷量的新修订法测定尿碘,使砷铈反应速率比原标准法变慢,改善了方法分析性能,可减小测定误差而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且更易于操作掌握。
尿碘的过硫酸铵消化-低砷量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的化学动力学研究与应用
【摘 要】
:
目的 研究新修订的尿碘的过硫酸铵消化-低砷量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化学动力学特性,探讨砷铈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操作偏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测定碘标准系列的砷铈反应吸光度(A)值,结果按化学动力学有关方程式做化学动力学分析,计算比较新修订法和原标准法的A值变化半衰期及变化值,推导新修订法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含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速率常数因子的尿碘测定结果相对误差计算
【机 构】
:
福建省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361021,福建省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361021,福建省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361021,福建省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361021
【出 处】
: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2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甘肃省大骨节病病区儿童与非病区儿童发硒含量差异,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实证数据.方法 2011年选择甘肃省陇南、庆阳、定西3个市的大骨节病病区作为监测点,同时选择天水市农村和兰州市区的非病区作为对照点,分别采集6~ 12岁儿童发样,进行发硒含量测定.样品采用湿消化法处理,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甘肃省大骨节病病区共收集儿童发样254份,非病区儿童发样102份.陇南、庆阳
目的 了解厦门市居民盐碘和孕妇、哺乳期妇女、8~10岁学生碘营养现状,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11月,按照国家统一制订方案并抽样,在厦门市以区为单位抽样.在有9个以上镇的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共抽取9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抽取8户居民;有9个和9个以下镇的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镇(街道),镇数在5
目的 探讨山东省淄博市人、畜间布鲁杆菌病疫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54-2011年淄博市人间布病疫情资料,人、畜间感染情况调查资料,畜间主动免疫等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和预测.结果 1954-2011年,淄博市有37年报告布病疫情,累计报告病例3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512/10万,分布在全市5个区3个县56个乡镇118个村;1954-1988年,
目的 调查河南省碘缺乏病病情防治现状,推动可持续防治策略的完善.方法 2011年,采用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分层抽样,在全省选取30个县,每个县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10岁学生40名,B超检查抽取儿童甲状腺,采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农村和城市修订版)进行智力测定,采集其家中食用盐样,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另采集其中的12名儿童尿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采用3日称量法测算
目的 了解重庆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1997、1999、2002、2005、2009、2011年重庆市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中8~ 10岁儿童甲状腺检查数据资料,分析甲状腺肿大率总体情况,以及性别、年龄、地区分布情况.结果 重庆市8~ 1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B超法)以1999年(23.75%,285/1200)最高,以2011年(5.52%,73/1322)最低;年份间比较差
2011年12月27日,陕西省卫生厅、盐务管理局联合发文通知,从2012年7月1日起,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县全面停止食盐加硒,恢复供应只加碘的食盐.停供硒盐后,居民可根据个人需求,在市场自主购买符合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的硒强化营养盐.此重大举措的出台,意味着陕西省在大骨节病病区由政府部门主导推广且应用多年的硒防措施已告结束,同时也标志着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达到稳定控制态势,病区的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
《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要进一步完善防治监测体系,准确、及时、定量地分析和预测全国地方病病情和流行趋势,强化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的有机结合,为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全国地方病重点监测经历了十几个春秋,获得了大量宝贵数据,其监测结果为我国制订地方病防治策略和规划发挥了重大作用[1].进一步加强地方病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趋势,是确保防治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的重要保证[2].为了更准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变态反应-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石家庄市重点职业人群布病血清学监测阳性率从2005年的3.9%上升到2011年的12.39%.2011年6月,作者对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内6个布病疫情高发县(市)、布病重点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关键词:布鲁杆菌病;知晓率;健康行为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逐渐回升,严重影响人群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解石家庄市布病的流行病学情况,2010年在石家庄市进行调查,希望发现当前布病防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施治,提高防治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在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门诊,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选择在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
河南省濮阳市共有7个乡(镇)被确定为水源性高碘地区,均位于台前县.各高碘乡(镇)先后于2001、2004、2006年实施了停供碘盐的措施,并开展了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为了解各高碘乡(镇)全面落实"停供碘盐、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11年作者开展了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关键词:水;碘;数据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