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研究与反思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y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这一方面得益于非连续性文本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与非连续性文本的产生背景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真正被重视主要缘于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为代表的素养测评。中国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总体水平领先,但中国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水平测试成绩远低于国外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语文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非连续性文本,但是,关注的重点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层面上,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策略研究相对不够,而笔者不揣浅陋,进行了研究。

一、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初思考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组成的一类阅读材料,“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現。我们通过查看教材及对本校三到六年级2000名学生和60名语文教师进行“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现状”的问卷调查,得出了以下结果:由于命题者对非连续性文本命题重视普遍不够,很少有将“非连续性文本”纳入命题范畴的情形,以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的缺失;同时现有的教材体系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大多是多种资料的组合阅读,而对那些包含图表的综合性文本以及与信息相关的文本集群涉猎不够,甚至完全忽略,导致文本类型不全,学生阅读面狭窄。
  基于这样的现状,尤其是考虑到考试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笔者以为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科学命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对于小学语文一线教师而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可能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策略。

二、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再探究


  针对初步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再探究。而这次探究,首先从命题资源的开发与完善开始。也就是说,命题资源不再局限于已有的非连续性文本,而是基于已有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事实证明,这样能够拓宽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学生在回答相关问题的时候,思路也更加开阔。
  例如经典的遗忘曲线图,是我们在研究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的时候常用的一张图。研究发现,基于这张图,可以开发出多种测量方法,从而实现非连续性文本的科学命题。
  首先,这张图符合非连续性文本的特征;其次,从学习心理学中提取出来的遗忘曲线图,一方面为广大教育者所熟知,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认识。换句话说,它可以让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因此这样的素材具有整合课程资源的内涵。
  于是我们在命题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①阅读这张图你能得出什么信息?②根据你所得到的信息,你对自己或同学的学习,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建议?③如果让你猜想,在学习了某个知识并进行了及时的复习之后,遗忘曲线图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基本上难以寻找到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只能通过自己对曲线图的理解去回答相关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学生有了想法之后,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一个转换对于好多学生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这实际上也是非连续性文本引入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也应当是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的一个重要考量。

三、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续反思


  在深入探究之后我们还进行了反思。我们总在想,非连续性文本作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新内容,我们如何通过有效的命题来实现教学的优化。固然,整合课程资源、挖掘生活素材,都是优化命题策略的有效选择,但是从教学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的角度来看,建立一个校本题库显得非常重要。
  校本题库不是题目的简单积累,而是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特征的合理分类,即分门别类地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实践表明,这种分类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变式思想的作用之下,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重复加工,形成记忆,进而形成更大的知识组块,这样客观上也就拓展了学生的记忆容量。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本来就具有积累知识的任务,校本题库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质不变、形式多样的训练空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建立校本题库的时候,往往是从“考查学生对公交站牌、绘本、电影票、车票、名片等的认识,检测搜集信息的能力”“看时刻表、交通指示牌、药物说明书、平面图、化验单等,检测提炼信息的能力”“读产品说明书、地图、体检单、导游图、股票走势图、宣传册等,检测整理信息的能力”等角度来进行的,效果良好,有兴趣的同行不妨一试。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是必然且必行的,本文通过总结和提出地理教学手段及经验,通过转变国内教师对教材的迷信、依赖的使用观念,灵活运用生活事例、表格案例
楚国商人到郑国卖珍珠,用有香气的名贵木兰雕刻成匣子,薰以桂椒的香气,用珠宝玉石镶嵌在匣子上,用漂亮的红色玫瑰和翡翠色的羽毛装饰它,把珠子放在这样的匣子里。郑人却不识
参加残奥会游泳比赛的运动员为肢体残疾人和盲人。1960年在罗马举行的第一届残奥会上,游泳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我国派出32名男选手18名女选手共52人参加了
中国的道家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的价值观,而这恰恰与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是相契合的,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观点体现了道家的哲学理念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各个地区特有的民族音乐文化也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民族音乐是我国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浓缩和具体表现,是我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民
介绍了《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建筑钢结构的焊接材料种类和牌号以及在设计中选择焊接材料的注意事项。可供设计者参考。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grades of weld
近日,位于宝山长逸路的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里,《“30年300件”国人的记忆展》开幕,包括当年居民自己打造的捷克式落地喇叭箱,几代人集体记忆中的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
夜里,登上汗乌拉山的山顶,风吹石壁,仿佛已经把山推出了很远。站在山上看远方的星空,如平视墙上的一幅地图。夜空像百叶窗一样倾泻而下,不用仰脖子。这样慢慢看就可以了,先做的事情不是辨寻猎户座在哪儿,以及牛郎织女星的位置,它们跑不掉的。先看夜幕有多大,这像一只蚂蚁探究沙漠有多大。大地之上皆为夜空,眼前的不算,夜从头顶包围到我身后。转过身,夜又从头顶包围到我身后。这么大的夜,却不能说是白天变黑了。我宁愿相
期刊
视域融合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将视域融合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则指学习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以及学习者所处的情境视域相融合。基于这一理解来思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积极实践,笔者偶有所得,简述如下。一、视域首先是学生的视域  应当看到,在不同的文本中,学生视域的表现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在教《最后一课》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对文本开头的描述心向往之。确实,在较为沉重的应试压力之下,学生向往“画眉在树林
期刊
哲人说:“我思故我在。”伽俐略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欢乐。”的确,人只有在思维的跨越与激碰撞中,才能充分体会到个性自由舒展的快乐。那么在数学合作学习中,如何使学生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