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科患者picc置管后的维护和管理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8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干科患者留置picc管的维护及管理方法,提高picc留置管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使患者得到有效的长期输液。【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的 210例的置管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及合理的护理流程;并对其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和维护常识,做好定期维护和护理。【结果】病区及门诊的210例置管患者的有效置管维护管理和合理护理流程,保障了picc的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均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老干科患者 picc置管 维护 管理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操作简单、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已在老干病房中广泛应用。PICC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士输液理念,使护士输液不只停留在钢针、留置针水平,同时减少护士劳动量及无效工作量,为患者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性化服务。它解决了血管条件差和长期需要输液治疗患者的输液难题,成为长期带病老年人临床治疗和急救给药的重要途径。它避免了高浓度强刺激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以及药物的外渗,但是也易引发血栓、静脉炎、导管堵塞和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2年来我科为210例的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维护,规范化管理及合理的护理流程是PICC置管安全的有力保证,现将维护和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例患者均为置管患者,年龄72-94岁,诊断分别为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均因长期住院及营养输液支持,需要留置PICC导管,置管时间15天到16个月不等,患者置入的导管采用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 I C C导管,规格为4F。在门诊维护PICC的置管患者11例,住院患者124例。其中男187例,女12例。
  1.2 结果
  患者有7例感染拔管,13例死亡,8例出院拔管,9例转科继续治疗。
  1.3 方法
  1.3.1 门诊护理模式
  出院后病人建立档案 建立PICC置管维护手册记录有患者一般资料、一般情况、穿刺点位置、置管的血管、摄片的管子尖端位置、B超检查情况,是否发生并发症、拔管情况等,及详细记录患者PICC维护日期、置管刻度、穿刺点、液体滴速、穿刺点敷料纱布、贴膜等情况,交代注意事项,维护时间及一些在家的健康宣教。
  1.3.2 住院护理模式
  患者住院期间,因干疗科分6个病区,置管病人较分散,在PICC管的维护上有着一套较为完善的护理措施。科室设立PICC小组,由各楼PICC置管人员组成。各楼层由责任护士主要进行维护。科室定期进行PICC管的维护和考核。一旦有患者发生PICC管的任何问题,都第一时间由维护者报告给PICC小组,再共同商讨对策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导管每周至少需要维护1次,才能有效防止置管并发症,保证导管使成用寿命,因此导管留置时间越长, PICC导管的维护就越重要[1]。
  1.3.3 护理流程
  按照一套合理而完整的护理程序进行PICC管的维护,整个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护理结束后,完善记录PICC维护表。
  1.3.3.1 更换无菌透明敷贴:应严格无菌操作,首先按血流方向轻撕敷贴,防止导管带出,用碘伏由穿刺点向外旋转消毒皮肤[2]且消毒皮肤范围大于敷贴的面积。消毒时注意外管的消毒,动作轻柔,防止导管脱出。如发现敷贴卷边,污染、潮湿、应及时更换。并在敷贴上记录更换日期、时间。
  1.3.3.2 一次性肝素帽的更换:每周更换严格无菌操作,先用生理盐水预冲肝素帽,取下旧肝素帽,消毒导管连接器的外壁,再连接新的肝素帽固定好便可。
  1.3.3.3 导管堵塞的处理:临床中导管堵塞较常见。因老年患者血浆比黏稠度高,易促进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常致导管堵塞表现为输液不畅及管道阻塞。常见原因为导管内血流回流凝血、药物沉淀物堵塞、输入胃肠外营养液或血液制品时未及时冲管发生沉积管阻塞、封管不当阻塞;先将管夹紧消毒管口,观察管腔内有无异物,以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正压冲洗,观察管道是否通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其原理主要是生理盐水对血管无刺激性,用生理盐水封管可达到冲管,减少药物对局部血管的持续刺激。如遇不畅可用肝素稀释液(肝素钠1ml加100ml生理盐水配置)抽吸,借负压使肝素溶液与血栓充分接触,边抽边推反复多次,阻塞的管腔多会通畅。在无效时,接三通用5000u/ml尿激酶,负压方式灌注导管内,20-30分钟回抽,反复多次至导管通畅再冲管封管。
  1.3.3.4 PICC管的固定: 测量、记录PICC管外露长度 呈“S”或“u”型固定外露管,缓冲强力牵拉,以免不慎将内管脱出。
  1.3.3.5 观察PICC管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 有无红肿、渗出、渗血、渗液等。每班认真进行交接。
  1.3.3.6 老年病人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均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其血管受生理病理改变的内因影响及外周作用,血管越差,静脉炎的发生率也越高,一旦发生静脉炎,及时给与对症处理。另外老年病人血液黏稠、凝血功能差、血管老化,在穿刺及维护PICC时存在一定的困难[3]。并且强调对老年痴呆的、意识不清、躁动的患者更要加强PICC管周的固定,使用弹力绷带、手套或自制丝袜等防护用品,防止意外脱管。
  1.3.4 病原微生物检查
  取患者PICC管内血做细菌培养或取穿刺点皮肤拭子和输液接头接管处拭子,送检验科进行真菌培养和细菌培养,确定是否属于导管相关感染给予拔管。
  1.4 小结
  通过病房-门诊病人的护理模式,建立起一个完善PICC管的维护和管理,有效地保证了PICC管维护的连续性、完整性和通畅性,减少了置管并发症,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置管老年患者的依从性,同时配合开展PICC管维护的健康宣教,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也提升了患者对干疗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丽梅,蔡姣芝,欧艳凌,等.PICC导管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实施[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1;19(5):337~338
  [2]盛齐英,史祥平.老年患者应用PICC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12):158~160
  [3]葛莉娜,刘军.老年病人PICC置管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大学学报,2007;36(5):620~621
其他文献
采用RT—PCR技术获得紫花苜蓿的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并连接到含有35S启动子和GUS基因的载体pBI121上,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FPS。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中,共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区选取5个克氏针茅分布的典型样地,并测定了这5个克氏针茅种群的若干抗旱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5个克氏针茅种群表现为中间低-
我市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HFR)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成为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痢疾之后的高发病.为探讨HFR的流行规律,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根据1989~20
一、概况上海是我国最早发展汽车租赁的城市之一,现有政府许可经营的汽车租赁公司33家。其中,规模1000辆以上的公司5家,500~1000辆2家,200~500辆5家,200辆以下21家。政府下拨额度、
肺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已被广泛使用,方式也较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而也影响到生活中各个角色的发展。医学便是其中一个。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护理学科也在飞速的发展。护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且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护理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护士作为护理专业中的重要人物,也将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护士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名护理者,更是管理者,研究者和教育者。因此,在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上都对
【摘 要】 目的:讨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12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