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406例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j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8月-2019年4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并存活的406例病例,其中男145例,女261例,采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或Medtronic双极消融系统行房颤外科双极射频消融.术后门诊随访0~5年,记录患者12导联心电图、心脏彩超资料、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及射频相关并发症.结果:消融成功组与房颤复发组在术前房颤持续时间、房颤类型、左房大小、右房大小上有显著差异(均P<0.05),左室大小与射血分数(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窦性心律维持组与房颤复发组EF、左房大小、右房大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左室大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需行心内手术合并房颤患者行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术简单易行、远期效果较好.术前房颤持续时间、房颤类型、左房大小会影响房颤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左房大小、右房大小对窦性心律的维持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AAAD)外科术中不可控制的严重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分析2016-09-2018-01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
腹主动脉瘤是以主动脉进行性扩张为特征的主动脉疾病,其发病与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相关.目前对于腹主动脉瘤,除手术治疗外,尚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未达手术指证的腹主动脉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0-2019-0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并比较药物-侵入策略(PIS)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2种不同治疗方法患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诊断及支持治疗需要根据其特定的发病机制制定即时的治疗策略.生物电阻抗分析(BIA)评估液体状态对呼吸困难患者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具有诊断意义
【世界核新闻网站2016年4月4日报道】2016年4月1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州长斯科特·沃克在威州能源研究所签署第384号议会法案,使该法案成为法律,从而正式取消了威州自1983年以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Wnt信号通路在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巾超重要作用.目前,靶向Wnt信号通路治疗MI主要包括干预Wnt转录因子、Wnt抑制剂、microRNA (miRNA)、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临床综合征,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着各项治疗技术的发展,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恢复成为了可能
目的:比较Sensei机器人导航系统(robotic navigation system)与传统手动引导进行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在降低放射暴露中的效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
目的:评价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年龄、肌酐和射血分数(ACEF)评分对于患者术后1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