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中双重重排现象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feng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抗原受体基因双重重排的发生率及初步探讨其病理意义和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PCR方法,联合使用IgH FR3A及FR2A、TCRγ、TCRβ引物,检测125例NHL患者IgH基因及TCR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B-NHL和T-NHL中抗原受体基因双重重排的发生率,并对其中的117例NHL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Ki67蛋白表达并计算增殖指数,分析NHL不同重排类型与增殖指数间的关系。

结果

联合使用IgH FR3A及FR2A、TCRγ、TCRβ引物,96例B-NHL患者中有8例(8%)检测到发生双重重排,29例T-NHL患者中有5例(17%)检测到发生双重重排。B-NHL中65例检测到IgH基因克隆性重排,8例发生双重重排,15例为多克隆重排;T-NHL中有15例检测到TCR基因克隆性重排,5例发生双重重排,9例为多克隆重排。上述病例同时平行检测了Ki67,并计算增殖指数,经One-way检验,在B-NHL和T-NHL中,克隆性重排、双重重排及多克隆重排的淋巴瘤增殖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淋巴瘤抗原受体基因的双重重排在成熟NHL中并非罕见;增殖指数与NHL基因双重重排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肾小球硬化的早期防护作用。方法用单侧肾切除加1周后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分模型对照组、苯那普利治疗组、苦参碱100 mg/kg治疗组和苦参碱50 mg/kg治疗组,设假手术组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术后第2、4、6周的尿蛋白及第6周的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内纤维连接蛋白(FN)、
目的 研究中国人散发性结、直肠癌中APC基因的失活形式和规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DNA直接测序及微卫星标记PCR-LOH分析方法,检测分析40例散发性结直癌APC基因的突变和杂合缺失.结果 40例结、直肠癌中有31例检测到APC基因改变:双次打击24例(其中LOH加突变15例,双突变9例),单个突变而无LOH 5例,仅有LOH而无突变2例.APC基因突变
对于心搏骤停患者而言,当无条件即刻建立人工气道,尤其是在经气管插管连接呼吸器通气尚未实施前,尽早维持有效的肺通气极为重要.但目前有关心肺复苏(CPR)早期应急人工通气尚缺乏满意的方法.本研究中应用自行研制的杠杆吸盘式心肺复苏器,采用吸盘吸附胸廓主动提拉与按压相结合,即胸外提-压方法,对12例心跳、呼吸停止后的患者进行了潮气量的测定研究,为进一步探讨CPR早期新型通气方法和机制、提高CPR成功率提供
目的 探讨保留神经全膀胱切除术对盲结肠代膀胱控尿功能的影响. 方法膀胱全切盲结肠代膀胱术共73例,其中保留神经组48例,非保留神经组(对照组)25例.术后随访3~28个月,通过问卷和尿垫试验对比术后控尿能力.结果拔除尿管后,保留神经组白天和夜间可控率分别为65%和40%;对照组为34%和26%.术后达到白天和夜间可控所用的平均时间保留神经组分别为2个月和4个月;对照组为5个月和10个月.术后12个
目的 研究DSA、MR血管成像(MRA) 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途径评价的意义.方法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者74例,DSA和MRA上脑血管正常表现者各6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DSA和MRA表现.结果 74例患者均有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窄或闭塞.病变同侧后交通动脉在DSA上的出现率,疾病组低于对照组(P=0.025);在时间飞跃(TOF)法MRA上的出现率,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