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巴比伦大脑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诗歌吗?不,诗人并不最初就有写作对象、写作形式以及他个人的意象世界的.当他聆听到某种声音时,脑子里会猛一发亮,像有特异反应功能的人眼睛里发出炯炯的光芒,他以独特的眼光观察事物,事物也按某种特定的安排审视此人.诗人撞上独裁者,被迫听他个人的只会警告而从不作安慰的类似苏格拉底的恶魔的口述.在他的影响下,诗人不得不竭力去寻找措辞,就像他不得不呼吸一样.我们不能不对什么都追根求源,但也知道:每首诗的创作都归咎于某位误入歧途之神经质.他的病状不断出现,无论他如何将自己投入哲学、政治或技术领域.几乎没什么比诗更让读者出乎意料地面对荒谬,面对孤独的偏见;而这荒谬和偏见,往往是令人不愉快的条件反射的结果.它们带诗人走入一个内向的想象的世界,后者试图与外界抗衡.
其他文献
会议
道格拉斯·阿姆斯特朗第一次找茜索·麦克劳德咨询时,绝没有谋杀妻子的念头.这种想法产生于两周后的第四次咨询之后.
本文通过当代美国作家库特·冯尼克特五六十年代作品的分析,指出冯尼克特对科学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战后国际关系中两大国家集团意识形态对立的政治格局,其作品无论在主题观照还是再现模式上都表现为美国知识分子的"冷战恐惧心态".
今天我把我上小学的女儿送到学校时,我看到她奔向她的朋友,她的书包在她的背后摆动着,她的辫子是她的妈妈,即我的妻子给她编的.我关上车窗,向右打了两个弯,开上了高速公路.我这时想起另一个女孩,如果她现在还活着,必定是一个成熟的女子了.她现在住在哪里呢?是不是一个人生活在我的出生之地--一个潮湿的亚洲城市那笼罩着紫色的天空之下?我现在不点出那座城市,也不说出我自己的名字.
樱桃树rn睡梦中饱经风霜的她rn似一尊奔跑的雕像:
期刊
你们这帮人!你们这些庞然大物! 你们这些名叫汉斯的庞然大物!汉斯这个名字我永远也无法忘怀. 每当我穿过林中空地来到人间,树枝展开着用枝条掸掉我胳膊上的河水,而用树叶舔干我头发上的水珠时,我总是邂逅名叫汉斯的人.
没有意思的人世上没有……--致普列奥布拉任斯基rn没有意思的人世上没有.rn人们的命运如宇宙星球.rn星球与星球互不相像.rn没有两个天体会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