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中心临床试验分析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瑞替普酶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河南省73家医院参加本临床试验,1 22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符合入排标准入选,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其中男性1 014例(82.7%),女性212例(17.3%),年龄59.0(51.0,66.0)岁,溶栓后通过监测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律变化判断溶栓再通率,并观察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出血事件采用全球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策略(GUSTO)分级。同时对发病距溶栓不同时间段(≤6 h和6~12 h)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

结果

瑞替普酶溶栓后120 min血管再通率为89.3%(1 089/1 219),平均再通时间为(59.96±26.86) min。发病距溶栓时间≤6 h组的再通率90.3%(988/1 094)高于6~12 h组的80.8%(101/125,P=0.001);但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2.6%(28/1 094)和0.8%(1/125),出血率分别为5.9%(64/1 094)和5.6%(7/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溶栓后住院期间总病死率为2.4%(29/1 219),血管未开通者的病死率为10.8%(14/130),高于再通者的1.4%(15/1 089,P<0.001);溶栓后住院期间出血总发生率为5.8%(71/1 219),GUSTO分级严重出血3例(0.2%),均为脑出血,其中2例死亡。

结论

瑞替普酶具有较高的梗死血管再通率及较低的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面积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15例年龄≥65岁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每6小时监测血乳酸水平,记录早期乳酸面积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等指标。结果患者28 d病死率为67.0%,呼吸道、腹腔和血流为最常见的原发感染灶。与存活组相比,病死组患者早期乳酸面积和APACHEⅡ明显升高[(27.4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SI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预后转归。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20年间12例SI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长期随访,了解其预后转归。结果12例患者均为成年起病,表现为体位性头痛,经保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SIH头颅MRI显示脑叶出血、硬膜下血肿、小脑扁桃体下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变小、垂体充血、脑静脉窦扩张、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结论SIH以体位性头痛为特点,其
期刊
目的比较绝经前后女性的血脂特征,并探讨绝经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0~59岁女性4 131名。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即未绝经组(3 094名)和绝经后组(1 037名)。采用统一方法检测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经皮无水酒精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判断其长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录阜外医院2005年9月至2013年12月经皮无水酒精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27例,平均年龄(47.8±11.7)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42年(1.17~9.93年),随访率为97.4%(221/227)。通过查阅病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史、手术情况及住院期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难治性心原性休克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经ECMO救治的难治性心原性休克患者。观察并记录入选患者ECMO前状态、应用ECMO时机,ECMO并发症及疗效,并收集入选患者ECMO 2 h前及2、6、24和48 h后的血液动力学数据及血管活性药物量。结果共入选患者10例,女性6例、男性4例,年龄12~5
目的观察一个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家系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PROS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至9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先证者及其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一家系共计7人。采集直系家属的临床资料,多次检测蛋白S水平,并对先证者及确诊为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的家庭成员进行PROS1基因筛查。采集直系家属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NA标本中P
目的探讨靶向沉默Notch 1、2和3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巨噬细胞内Notch信号通路关键基因Delta-like 4(DLL4)、Jagged 1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关键基因IκBα、p52表达的影响,从基因层面研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方法采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静脉血后体外分离单核细胞,并诱导转化为巨噬细胞。将巨噬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未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