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起母猪乏情的病因多种多样,本文将介绍乏情的病因和处理措施,以期减少乏情情况的发生,提高繁殖效率。
发病范围:全球。
发病对象:后备母猪、经产母猪。
病因:生理或激素异常;营养不良;管理不善;妊娠。
影响:后备母猪发情诊断失败、返情失败或断奶后10 d内不发情。
1 病因
发情行为伴随卵泡的成熟和排卵,表示配种准备就绪和接受公猪。对于性成熟的母猪,发情一般每隔21 d发生一次,除非因妊娠、分娩和哺乳而导致中断,同时在断奶后4 d~10 d发情。因此,妊娠是不发情的原因之一。后备母猪不发情可能是原发性的(该母猪可能先天或生理性无法产生卵子),或是繼发性的,在饲养过程中因正常发情行为受到抑制引发因身体或行为的原因导致乏情。经产母猪乏情可能是由于卵子产生或排卵完全失败,或者由于无法产生充足的激素来触发可监测到的发情行为。最常见的原因是营养不良以及妊娠和哺乳后体况变差。产生孕酮的黄体(卵泡排出卵子后残留在卵巢中的组织)可能会持久存在,并抑制卵子的成熟,尤其是在子宫感染(子宫积脓)时。早期断奶可引发卵泡囊肿,这也会阻碍排卵。极端寒冷和缺少公猪刺激也可能会抑制发情行为,光照不足可能会造成发情鉴定困难。昼长缩短可能会造成季节性乏情。
2 传播方式
发情可能在生殖道感染后发生,这是经产母猪最常见的情况。大多数生殖道感染是个体损伤的结果(如分娩时子宫受损后引起的积脓),同时乏情也可能发生在传染性疾病(如流感)造成的体况变差后。乏情通常是非传染性的,但是可能在群体中以个案形式发生,或者相同管理因素条件下持续发生。
3 临床症状
性成熟母猪的发情可以通过该动物的行为鉴定出来:该母猪允许其他母猪爬跨,且受附近公猪的吸引。母猪背上可能见到蹄印和抓痕是被其他猪爬跨的结果,母猪外阴通常会肿胀且呈淡红色或粉红色。当发情母猪被带到公猪旁时,母猪会允许后者爬跨和配种。发情的后备或经产母猪对背压会表现出呆立不动的反应(压背反射),但是乏情的母猪不会有此反应。乏情的后备或经产母猪均不会表现出发情的行为特征。由于无这些征兆的母猪也可能处于正常的生产周期(产生卵子)中,因此它们应在21 d或断奶后至少10 d后鉴定和监测发情症状。乏情的母猪可能处于妊娠中,虽然没有配种记录,但是妊娠检测可以确定其是否怀孕。当问题持续存在时,乏情可以通过超声检测卵巢和子宫是否有静止卵巢、囊肿、持久黄体或者子宫积脓的迹象。后备和经产母猪过瘦、过肥,饲养在光照不足、寒冷、没有公猪的环境中,或单独饲养,发情可能会出现但检测不出,且真正的乏情可能不存在。发情期间雌激素(由发育中卵泡产生)水平超过孕酮(维持妊娠的激素)水平,因此血液检查可以确定母猪是否处于发情周期中。在子宫感染造成的乏情案例中,外阴分泌物可能会出现。对于出现问题的猪群,兽医应检查淘汰母猪的生殖道来确定其是否正处于乏情,并对其定性。
4 剖检病变
当猪群出现问题时,问题母猪通常要进行尸体检查,且最好在屠宰厂进行。剖解时可以判断体况,并由兽医检查淘汰母猪的生殖道来确定其是否正处于乏情期,一旦确诊要对其定性。平滑、静止的卵巢,无卵泡发育,卵巢有黄体囊肿或卵泡退化,这些都表明该母猪正处于乏情期,因此可以对问题猪群进行治疗和控制。生殖道的任何异常或局部感染均可在剖解时得到确诊。
5 治疗和预防
乏情的后备和经产母猪可以通过注射能够启动或促进发情的促性腺激素来治疗,但是对于在过去的14 d内已经排卵的母猪无效。未达初情期的母猪应该在170日龄且体重达100 kg时进行处理,但是应在第二或第三个发情期才能配种。断奶母猪应该在断奶后24 h注射,从而减少季节性乏情的发生。乏情的经产母猪应该注射促性腺激素,每天进行检测,持续7 d;随后在第12天再次注射,并进行监测。乏情还可以通过纠正一些相关的管理因素来进行治疗。要让母猪表现出发情行为并能进行配种,那么光照和温度应当处在最适宜的状态。母猪应当以4~6头的小群方式饲养,从而能使其表现出发情行为,且应该可以嗅到、看到且接触到公猪。发情有时可通过改变其在群体中的身份或者将它们从一个猪栏转入另一个猪栏来刺激发生。对于没有公猪或者只有幼龄公猪的猪场,可以使用带公猪膻味的气雾剂。后备母猪乏情可能与初情期前的管理有关,于配种前在没有公猪的情况下饲养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所帮助。乏情母猪的体况应当达到且保持在体况评分2.5~3.0之间,以此增强发情表现。
6 特别注意
单纯的乏情不妨碍受影响母猪送屠宰场作为肉猪使用。原题名:Anoestrus (英文)
发病范围:全球。
发病对象:后备母猪、经产母猪。
病因:生理或激素异常;营养不良;管理不善;妊娠。
影响:后备母猪发情诊断失败、返情失败或断奶后10 d内不发情。
1 病因
发情行为伴随卵泡的成熟和排卵,表示配种准备就绪和接受公猪。对于性成熟的母猪,发情一般每隔21 d发生一次,除非因妊娠、分娩和哺乳而导致中断,同时在断奶后4 d~10 d发情。因此,妊娠是不发情的原因之一。后备母猪不发情可能是原发性的(该母猪可能先天或生理性无法产生卵子),或是繼发性的,在饲养过程中因正常发情行为受到抑制引发因身体或行为的原因导致乏情。经产母猪乏情可能是由于卵子产生或排卵完全失败,或者由于无法产生充足的激素来触发可监测到的发情行为。最常见的原因是营养不良以及妊娠和哺乳后体况变差。产生孕酮的黄体(卵泡排出卵子后残留在卵巢中的组织)可能会持久存在,并抑制卵子的成熟,尤其是在子宫感染(子宫积脓)时。早期断奶可引发卵泡囊肿,这也会阻碍排卵。极端寒冷和缺少公猪刺激也可能会抑制发情行为,光照不足可能会造成发情鉴定困难。昼长缩短可能会造成季节性乏情。
2 传播方式
发情可能在生殖道感染后发生,这是经产母猪最常见的情况。大多数生殖道感染是个体损伤的结果(如分娩时子宫受损后引起的积脓),同时乏情也可能发生在传染性疾病(如流感)造成的体况变差后。乏情通常是非传染性的,但是可能在群体中以个案形式发生,或者相同管理因素条件下持续发生。
3 临床症状
性成熟母猪的发情可以通过该动物的行为鉴定出来:该母猪允许其他母猪爬跨,且受附近公猪的吸引。母猪背上可能见到蹄印和抓痕是被其他猪爬跨的结果,母猪外阴通常会肿胀且呈淡红色或粉红色。当发情母猪被带到公猪旁时,母猪会允许后者爬跨和配种。发情的后备或经产母猪对背压会表现出呆立不动的反应(压背反射),但是乏情的母猪不会有此反应。乏情的后备或经产母猪均不会表现出发情的行为特征。由于无这些征兆的母猪也可能处于正常的生产周期(产生卵子)中,因此它们应在21 d或断奶后至少10 d后鉴定和监测发情症状。乏情的母猪可能处于妊娠中,虽然没有配种记录,但是妊娠检测可以确定其是否怀孕。当问题持续存在时,乏情可以通过超声检测卵巢和子宫是否有静止卵巢、囊肿、持久黄体或者子宫积脓的迹象。后备和经产母猪过瘦、过肥,饲养在光照不足、寒冷、没有公猪的环境中,或单独饲养,发情可能会出现但检测不出,且真正的乏情可能不存在。发情期间雌激素(由发育中卵泡产生)水平超过孕酮(维持妊娠的激素)水平,因此血液检查可以确定母猪是否处于发情周期中。在子宫感染造成的乏情案例中,外阴分泌物可能会出现。对于出现问题的猪群,兽医应检查淘汰母猪的生殖道来确定其是否正处于乏情,并对其定性。
4 剖检病变
当猪群出现问题时,问题母猪通常要进行尸体检查,且最好在屠宰厂进行。剖解时可以判断体况,并由兽医检查淘汰母猪的生殖道来确定其是否正处于乏情期,一旦确诊要对其定性。平滑、静止的卵巢,无卵泡发育,卵巢有黄体囊肿或卵泡退化,这些都表明该母猪正处于乏情期,因此可以对问题猪群进行治疗和控制。生殖道的任何异常或局部感染均可在剖解时得到确诊。
5 治疗和预防
乏情的后备和经产母猪可以通过注射能够启动或促进发情的促性腺激素来治疗,但是对于在过去的14 d内已经排卵的母猪无效。未达初情期的母猪应该在170日龄且体重达100 kg时进行处理,但是应在第二或第三个发情期才能配种。断奶母猪应该在断奶后24 h注射,从而减少季节性乏情的发生。乏情的经产母猪应该注射促性腺激素,每天进行检测,持续7 d;随后在第12天再次注射,并进行监测。乏情还可以通过纠正一些相关的管理因素来进行治疗。要让母猪表现出发情行为并能进行配种,那么光照和温度应当处在最适宜的状态。母猪应当以4~6头的小群方式饲养,从而能使其表现出发情行为,且应该可以嗅到、看到且接触到公猪。发情有时可通过改变其在群体中的身份或者将它们从一个猪栏转入另一个猪栏来刺激发生。对于没有公猪或者只有幼龄公猪的猪场,可以使用带公猪膻味的气雾剂。后备母猪乏情可能与初情期前的管理有关,于配种前在没有公猪的情况下饲养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所帮助。乏情母猪的体况应当达到且保持在体况评分2.5~3.0之间,以此增强发情表现。
6 特别注意
单纯的乏情不妨碍受影响母猪送屠宰场作为肉猪使用。原题名:Anoestrus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