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单孢杂交及杂交菌株分子鉴定

来源 :食用菌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142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品种“大山18”和云南野生香菇“11.1”为亲本,选育香菇优良新品种。通过单孢分离和配对杂交,共获得84个杂交菌株。用ISSR分子标记对杂交菌株与亲本条带进行鉴定,有45个菌株包含了两亲本的所有遗传条带,最终证明了这45个菌株是真正的杂合子。本研究表明了利用ISSR标记可以有效地对早期菌丝体阶段的香菇杂交菌株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其他文献
<正>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语文本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会议
目的观察天灸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两组均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降脂药物,观察组同时给予天灸治疗
香菇(Lentinulaedodes)是世界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香菇菌种的准确鉴定是香菇大规模生产和菌种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香菇全基因组序列开发200对SSR标记用于25份常
在0℃低温胁迫下比较低温敏感型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V23和耐低温型菌株VH3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pyg基因的表达情况。以一微管蛋白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
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1123菌株的单孢W23基因组为参考完成其菌丝和原基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研究两样本间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 Pathway显著性富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预测,今年棉花总产量可达九千八百万担以上,比去年增产逾千万担.由于去年国内棉花价格上涨,今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增加较多,由年初预计的6900万亩增加到7200
利用反向长距离PCR技术从银耳(Tremellafuciformis)芽孢gpd基因出发克隆上游gpd启动子序列,将预测的gpd启动子片段与多功能纤维素基因(mfc)连接构建表达载体,与潮霉素抗性质粒p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