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超共軛效应的探讨

来源 :荆州师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la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Mulliken提出超共轭的观点已有四十多年了。在此期间,对超共轭效应的真实性曾有广泛的争论,但是,近年来大量实验已证实了超共轭效应的存在。用超共轭效应解释碳正离子,自由基以及一系列烯烃的稳定性和亲电加成反应活性,甚至取代烷基苯的反应活性及产率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这是众所周知的。正确地理解超共轭效应,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电子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超共轭效应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超共轭效应的描述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小承气合剂并观察其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煎煮制备工艺制备小承气合剂,并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传统保
为了解决异构CAD协同设计中的一维拓扑元素匹配问题,在对其进行分类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首先在源CAD系统中,获取建模操作所引用的一维拓扑元素,并利用合并算法将这些拓扑元素进行合并,合并条件为:同类型、相邻接且合并所得的拓扑元素类型与原类型相同或相近.然后在目标CAD系统中,通过匹配算法为合并后的每个一维拓扑元素寻找相匹配的目标拓扑元素,匹配条件为:类型相匹配、属性相同且目标拓扑元素的2
为了提高蚁群算法的求解性能,从医学图像配准算法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相似度的混合蚁群算法.为了表示最优路径和待配准路径之间的互信息熵,在蚁群算法的概率算子
目的探讨严重下肢创伤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III(ATⅢ)的变化及其与伤后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26例下肢创伤患者分为重伤组(简
1CB1FL01G是某公司最近推出的带PFC控制器的智能荧光灯电子镇流器控制器。采用1CB1FL01G设计的54WT5型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线路功率因数达0.99,输入电流总谐波失真(THD)〈20%,并具有
如何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已成为当前开发商和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公共课题。文章当中主要阐述了如何解决和克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并讨论了园林绿化工程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为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用药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晚期脑疝的手术效果。方法4例双侧瞳孔散大高血压脑疝的患者,急诊行去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结果2例1周后清醒,1例3周后清醒。1例死亡;随访3~10个月,2例生活
目的依据尼泊尔菊三七野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尼泊尔菊三七的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其离体快繁体系。方法通过正交设计法,添加不同浓度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无机
根据10订中荷载作用下有腹筋预应力砼双以弯梁的试验研究,采用负工形梁法,推导出双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本次试验的10根试验梁及别外20根试件的验证,计算值与实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