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主的力量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先队工作是校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开展少先队工作,使每个队员都能健康、全面发展,使队员在少先队活动中都能受到启发和鼓舞,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学习当中去,是每一个大队辅导员都应思考的问题。当学龄儿童开始校园群体生活时,教育者应给他们构建一个充满爱心、团结协作、自由快乐,用心向上的“家园”。这个“家园”就是少先队组织,它是少年儿童“出巢练翅”,由小家庭走向社会大家庭的驿站,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各项社会化的一个“理想家园”。在快乐的少先队生活中,让每位队员成为少先队的主人,是社会赋予辅导员的神圣职责。
   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职责感和事业心,扎扎实实搞好少先队工作,用心创造活动场景和氛围。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德育为资料,两手都要抓”,构建好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以德治校,切实加强校园常规管理和教育
   校园少先队的常规活动,主要有队会、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等,作为大队辅导员,必须要把指导好这些活动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使之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1.重视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爱国教育。我校每逢周一的早晨,在大操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程序合理,态度严肃,升旗手、国旗下讲话的人选,选取平时表现用心的队员。用这样的方法,促使每一个队员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争取创造机会,成为光荣的升旗手或国旗下讲话的队员。
   2.《守则》《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落实工作常抓不懈,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构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应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二、“主题”活动要因地制宜,突显育人成效
   少先队活动是少年儿童学习、交往的课堂,它能培养少先队员愛人爱己的优秀品质,使队员扩大视野、丰富感性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独立潜力和合作精神,养成团结友爱的群众主义观念。少先队活动是校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为达到育人目的,有些活动可能需要因时因地去制定、去落实。这类活动也有两种,一种是可预见性的。比如“六一”儿童节活动,能够预先制定计划。搞好文艺汇演,丰富学生生活,从网上、书籍中了解“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其他如“环境日教育”“世界水日教育”等,这些都是少年儿童人生起步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只有让他们在我们特意设置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模仿、实践、感知,才能培养好他们的良好意识和正确习惯。
   另一种就是应时的活动,比如有的少先队辅导员会把“地震逃生”,作为生活教材,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关注、搜集有关地震的信息。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队会、班会,为地震灾区的孩子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团结意识。相信—个个经得住生死考验的、舍己救人的英雄,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光辉榜样,比那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故事,更能感动学生,更直接、更生动地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使活动更深入人心,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少先队活动只要辅导员因时因地,从小处入手,不断探索,增强活动趣味性。使队员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就会发现。队活动资料真的丰富多彩,效果自然也会事半功倍。
   三、正确处理活动与教学的关系,使其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少先队生活是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指导有很重要的好处。少先队工作也是校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这项工作,才能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以及必要的纪律约束,提高学生的向心力、凝聚力,到达教书育人的效果,才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德育教育中,少先队工作功不可没。因此,正确认识,合理安排,科学搭配,整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社区教育资源,班会、队会结合。教育、教学结合。家、校联手,构建少先队工作的整体框架、体系,扎实开展有好处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真正发挥少先队工作的育人功能,少先队工作者责无旁贷。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分配给小组的语文任务讨论研究之中,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下使小组中不同语文水平能力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小组合作的语文教学方式更加适应于小学语文教学。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分配、语文问题设置及引导教学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习的方法,在互动性强的话题讨论中还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小组合作的语文教学方法通过课
期刊
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要研究教与导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需教,但尤宜致于导。导是高级的教。”   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如何学习,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与教学的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小学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单纯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是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灌输的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了独立思考,对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
期刊
建构科学有序的作文训练体系是实现高中议论文写作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高中议论文纵横式写作序列化训练模式,意在把议论文写作纳入有序的训练之中。该模式分为横竖两条训练轴,横轴为“以评促改,以改固学”评改训练轴,稳扎稳打。纵轴为“以学导写,以写证学”写作训练轴,纵轴依时间的推进,逐个写作板块依次递加,步步为营。纵横两轴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立体环绕式格局。   一、橫轴:横轴为评改训练序列,目标是
期刊
服从组织的安排,来到一所僻静的农村中学。蓝天、白云,开阔的田野,菁菁的校园,还有真诚的同事和朴实的孩子,开始了我的工作。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面临的是教学经验的不足。上课讲什么,怎么讲,学生怎么学一系列的问题,要独自面对独自解决。那时全凭自己的摸索,成长中更多的是迷茫和困惑。   后来各种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逐步开阔了自己的视野,那些培训虽然累,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帮助。市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区
期刊
心理学元认知理论认为:通过一定的指导和训练,人能够对自己的思维和学习活动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控制。怎样指导学困生认知自己的认知特点,提高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我充分借助“验算本”的使用,让学生的思维有迹可循,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建立一本“作业本式”的验算本   验算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它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思考过程与方法。因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明确指出,要引领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那么在儿童诗的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完成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童诗教学,为孩子营造浓浓的氛围,让他们在朗读欣赏中感受童诗的韵味,在品读想象中感悟童詩的意境,在模仿创作中体验童诗的情感,使童心在诗情中润泽,让孩子度过一个有诗的童年。   一、指导朗读,
期刊
下课了,同学们像风一般冲出教室,飞快地奔向操场。(比喻形象生动,写出了孩子们兴奋、激动的心情。)  操场上真热闹啊!有打篮球的,有踢足球的,还有跑步的。(先从面上写孩子们的活动情况。)  最有意思的要數足球比赛啦!你看,足球场上,我们班的小刚、小华,还有小明,正在和别的班的小朋友进行足球比赛呢。小刚守在球门边,弯着腰,两手伸开,眼睛死死地盯住足球,身体随着足球左右移动,生怕足球被踢入球门。小华和小
期刊
不知道你是否观察过天空,它是那样的深邃而又漫无边际,以人的眼睛,根本望不到它的亿分之一。有时,当我静静地凝望天空,我會渴望自己能变成一缕云彩,恣意地徜徉在它的怀中;有时,我也想化作一只鸟雀,纵然探索不到它的尽头,却离它更近了一点。   天空的颜色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即便是再无心于外界的人,只要抬头望见了天,他便被它干净的、悠然的、畅快的蓝色迷住了。它的蓝像大海,但却不同于大海的忧郁、沉静,它有着众
期刊
每天穿梭于校园的操场、走廊和教室,不经意间,竟也收获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一杯野生樱桃   去年春天的一个清晨,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班上一个叫国雨的女孩儿敲门来到了我跟前,向我问好后,把手中的那个一次性杯子放在我的桌上:“老师,这是我给您带来的野樱桃,是我跟妈妈一起在老家的山上摘的。”小女孩儿说完,转身跑了。   哇,一颗颗樱桃胀鼓鼓圆溜溜的,鲜红欲滴,晶莹剔透,像一颗颗十分耀眼的红宝
期刊
“马老师,马老师,我把《男生日记》看完了,您考我吧。”这满心欢喜的呼喊声,把正朝办公室走去的我叫住了。回头一看,噢,是杨晓宇,这个活泼而又调皮的小男孩。他迅速将手里的书塞给了我,然后面带微笑,歪着脑袋,侧着身子,等待我提问。这张可爱的笑脸勾起了我的回忆。   记得杨晓宇刚從安徽老家转入我校的时候,贪玩任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外阅读活动根本没兴趣参加。面对这个孩子,我困惑了:我有能力改变这个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