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进化

来源 :当代体育·扣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被淘汰出局的爵士给我们留下什么最深刻的印象?是常规赛51胜,五年来重返季后赛,被勇士4比0横扫,还是乔·约翰逊难忘的绝杀时刻?
  显然是最后一个答案。年近36岁的乔·约翰逊看上去不大可能成为季后赛明星,但他的表现足够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多年来,“单打乔”已经完成了球技上的进化,而且不止一次。
  转型样本
  每名NBA球员在开启职业生涯时,都会被预先打上标签。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选秀评测系统早已将他们定型。比如说:A球员是个冷静自信的地面指挥官,B球员有着熟练的面框进攻技巧,C球员是个顽强的防守者,D球员臂展惊人……尽管比赛有太多不可预测性,但专家们还是在球员身上梳理出了简单脉络,让人易于识别。
  但联盟并非一成不变,这种球员标签更多是相对于球队和NBA的发展潮流而言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球员自身的职业生涯轨迹。一些伟大球员们在这个联盟来来往往,球风不会有太大变化,比如斯托克顿和科比。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球风需要重新定义,比如基德和卡特。
  “这就像是人生不同的阶段。”约翰逊说,“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
  作为七届NBA全明星,约翰逊已成为一名真正的全能战士。不论快打还是阵地战,低位单打还是外线投射,成为球队核心还是拼图球员,他均能应豁自如。约翰逊曾先后效力于六支球队,需求各有不同,他总能努力适应,打造最丰富的篮球技能包。
  “在我年轻时,球技可没现在这么丰富。”约翰逊说。“比如说,我的挡拆并不出色,低位单打也不够犀利。但你知道吗?我始终在努力适应。在职业生涯早期,我就是单纯的热爱比赛,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精于挡拆,或者成为单打王、低位大杀器什么的,我最初甚至都很少低位单打。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伙计,你在慢慢变老,会逐渐意识到你的第一步不再那么迅捷,必须在比赛中加入一些新的东西。”
  就像他说的那样,约翰逊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都在改造自己。
  防守起家
  即使你关注约翰逊的整个职业生涯,也可能早已忘记他初进联盟时的样子:身材纤弱、动作敏捷,而且和大多数新秀一样——打球偶尔冒失。但球探们注意到他身上蕴藏的潜质:球风优雅全面,能成为改变比赛的危险因子。
  约翰逊成为凯尔特人的第一选择。他们在2001年NBA选秀会上手握三个首轮签,先后选到了约翰逊(10)、肯德里克·布朗(11)和约瑟夫·福特(21)。
  当时,约翰逊享受比赛的方式只有一途:防守,他对位联盟任何一位顶级前锋都不落下风。“当时,迈克尔·乔丹刚刚复出。”约翰逊说。“第五场我们就对上奇才,我负责防守迈克尔,我还经常和麦迪、文斯(卡特)、科比对位。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把一名新秀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似乎有些冒险,但这种做法居然效果奇佳!约翰逊通过实战,迅速成长一名基本不占球权(球权使用率仅有15.2%)、活力四射的防守专家,這让凯尔特人一度也攀升到东部第二的位置。不料此后变生肘腋。2002年2月,波士顿人为了在季后赛中走得更远,将约翰逊交易换来老兵——这令他措手不及。


  “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交易。”约翰逊说。“我马上意识到自己将有一群新队友,我得重新融入全新的球队和战术体系中,并赢得信任。”
  约翰逊明白,他将迎接更大的挑战。
  三分炮台
  初来乍到,太阳就让约翰逊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菲尼克斯虽然是座沙漠之城,但这里的进攻体系更开放。为了让约翰逊掌控球权,太阳把“便士”哈达威摁到了板凳席上。当时太阳的想法是:如果放手使用约翰逊,虽然他的表现不够稳定,但风险并不大。因此在约翰逊的新秀赛季后半段,他的场均时间暴涨到31.5分钟。
  约翰逊的表现越来越好,逐渐精于挡拆,经常自行创造投篮机会,尤其在球队签下纳什的前一年更是如此。
  2003-04赛季,约翰逊彻底爆发,出场时间(40.6分钟)和出手数(15.7次)激增,球队的进攻完全由他引领。赛季中段,德·安东尼接手了太阳。在他把球队带入跑轰时代之前,约翰逊成为了球队最稳定的火力输出点。同时,他在马布里走后成为球队的助攻王。
  纳什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太阳,他将球队阵容充分整合,包括成功改造约翰逊。当纳什在场上掌控进攻时,约翰逊成为了三分炮台,他很好的拉开了球队的进攻空间。当纳什下场休息时,约翰逊则经常打挡拆,成为球队的进攻发动机。
  “德·安东尼或许是我见过的最棒的主教练,因为他可以让我放手进攻。”约翰逊说。“这不仅是球队体系的问题。每次上场,我都能充分感受到比赛的乐趣。在纳什身边,我是一名双能卫;纳什不在时,我就成了球队主控。”
  纵观约翰逊的职业生涯,绝杀和后仰跳投铸就了他神射手的名望。这一切都缘自那个梦幻般的2004-05赛季,定点跳投成了他的必杀技。
  “那年我的三分命中率仅仅排在霍伊博格之后。”约翰逊说,“太疯狂了。”
  不,不,不,这种描述还不够劲,约翰逊的单赛季三分命中率(47.8%),不但比他之前表现最好的2002-03赛季提升了11个百分点,甚至可以排进历史前五。当时,NBA史上仅有两名球员在出手次数差不多的情况下,能比他表现更好。纳什的组织和德·安东尼的体系固然促成了约翰逊的爆发,但他持久的练习才真正功不可没。
  “菲尔·韦伯是球队的助教,每次训练结束后,他都会留下来和我加练。”约翰逊说。“我们用一种25磅重的健身用实心球练习投篮,大概要出手150次左右,胳膊几乎都抬不起来了。有段时间我对这种训练强度感到恐惧,甚至痛恨看到菲尔。但他还是会耐心说服我,正是这些加练成就了我的一流射术。”   很多NBA球员由于发挥不稳,往往会缺乏自信。而对约翰逊来说,他的自信来自于注重打磨身板,在攻守两端为球队做出贡献。
  当时的约翰逊,已成为一名出色的防守者,他还能组织进攻,拥有致命的三分射程。但为了更好的发展,他毅然选择离开。
  约翰逊开始寻觅下家,但他受限制自由球员的身份——太阳随时可出价匹配——令很多垂涎他的球队望而却步。然而,求贤若渴的老鹰还是出手了。
  “太阳一直希望我能留下。”约翰逊说。“有几支球队想提出报价,都被太阳吓退了,但老鹰的态度非常坚决,最终他们也成功得到了约翰逊。
  这一经历再次改变了约翰逊的职业生涯轨迹。当时不为人知的一件事是:很多球队并不清楚约翰逊究竟有多大能耐,但老鹰洞悉到在约翰逊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甚至都没想过得到其他球星——他们打算要围绕约翰逊重建球队。
  其他球队的犹豫也有道理——24岁的约翰逊当时只是太阳的第四选择。而且球员的角色往往是随着球队的需要而发生变化的,约翰逊以后能变成什么样?真的不好说。
  控球转型
  这一想法从一开始就得到应验,因为约翰逊的场上角色发生了巨变。
  “他们打算让我打控卫。”约翰逊说。“那年的选秀会有克里斯·保罗和德隆·威廉姆斯,但老鹰却在第二顺位摘走了马文·威廉姆斯,他们的想法是要用一群身高2.03米左右的大个子包打天下,所以控球组织的责任就落到了我身上。我第一年每场能拿下20.2分和6.5次助攻,但球队只打出了2胜26负的开局。我当时想,‘哥们,我可是从一支62胜的球队过来的啊,真是太惨了,我是不是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现实很残酷,同时也意味着机遇。一名球员能突然承担领袖角色,往往意味着这是支烂队,季后赛球队是不会这么冒险的。不仅如此,约翰逊必须迅速学会如何在高球权使用率下打球,以及合理的掌控比赛节奏——什么时候打快,什么时候减速——这可不是件易事。尤其对于在太阳习惯按部就班打球的约翰逊而言,其调整幅度之大可想而知。
  “我必须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约翰逊说,“打季前赛时,我以为这(改打控卫)只是试试就算了。但主教练麦克·伍德森告诉我,‘嘿,我得看看你都有什么本事。’我当时想,‘好吧,走着瞧。’最开始,我努力让队友们都融入到进攻中来,然后再自己得分。第一年我的效率并不高,但第二年我自信多了,知道如何发挥作用,逐渐能把握分球和自己得分的火候。”
  那个赛季,约翰逊场均出场41.4分钟,负责串联整支球队,每次进攻几乎都由他发起。只有当球队战术没有打出来的时候,他才会出手投篮。2005-06赛季,老鹰只取得26胜56胜的战绩。但在此后的三季,球队的胜场数连续提升了4场、7场和10场。
  单打强人
  在这个过程中,约翰逊不断丰富自己的创造力。老鹰将球权交给他处理,并频繁打出精妙的挡拆配合。随着球权使用率的不断攀升,约翰逊越来越多的使用交叉换手运球,而且重心极低,幅度也越来越大,制造了更多殺向篮下的机会。他逐渐将身高臂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护球能力也得到增强。
  “你无法挡住我。”约翰逊说,“我很容易通过挡拆摆脱防守,你死定了。”
  约翰逊越来越会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而这个想法源自于他在场上造成的巨大错位优势。
  “哥们,当时我看过大量伟大控卫的比赛。”约翰逊说,“太赏心悦目了。比如克里斯·保罗,我爱死他的挡拆进攻了。如果他把你挡在身后,你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所以我想,‘好吧,我身高有2.03米,如果我也能这么打球,会给对手造成大麻烦。’”
  这令约翰逊掌握了一项新技能,老鹰逐渐放弃挡拆模式,开始利用他的单打摧毁对手。约翰逊将力量和技巧完美结合,球风不同于一般跳投型球员,也逐步打响了“单打乔”的名声。约翰逊第一次听别人这么叫他,还是在老鹰时代。
  “当时有个记者向我展示了一项数据。”约翰逊说,“我都忘了他的名字。有一天他找到我说,‘哥们,你知道吗?你是联盟中一对一之王,单打次数比勒布朗、德怀恩(韦德)和阿伦(艾弗森)都多。’当时我很惊讶,‘真的吗?’他回答说,‘是的,没错。’从那以后,我就常听别人叫我‘单打乔’,而当我不断投中关键球时,这个绰号就越叫越响了。”


  “单打乔”可谓实至名归。约翰逊经常用身体碾压对手,然后轻松命中一记两分跳投。虽然相比联盟现今风行的空间型打法有些过时,但它胜在简单实用,约翰逊的组织效能也比麦克·贝比和艾西·劳更可靠。
  多年来,老鹰始终依靠约翰逊的背身技巧支撑着进攻体系,他也成为联盟最高最壮的控卫,更多的在低位发起进攻,也变得合理。试想一下,如果当初约翰逊没有离开菲尼克斯,还生活在德·安东尼的跑轰体系之下,这一幕绝不会发生。
  但德·安东尼并不这么认为。“好吧,我们完全可以从数据中得出清晰的结论。低位背身单打几乎是最低效的一种进攻方式,在我这里行不通,我不会说,‘喔,让我们来尝试些不同的打法吧。’”
  也许德·安东尼说的不无道理,但在亚特兰大,约翰逊的这种老式打法最稳定可靠,尤其还得到了一些前辈的指导。
  “球队后来得到了杰里·斯塔克豪斯,我常和他单挑,真是充满乐趣。”约翰逊说。“当时,斯塔克已步入生涯末期,无法摆脱我的防守,只能后仰跳投。或者他干脆背身,作出投篮假动作,再运球突破。他非常会利用身体打球,我从中受益不少,他还教会了我一些进攻小技巧,后来我在比赛时,来到低位会有意打些身体对抗,做投篮假动作,这些都是从斯塔克身上学来的。”
  绝杀秘技
  尽管老鹰打造了约翰逊+霍福德+约什·史密斯的核心阵容,约翰逊也竭尽所能,但单打的局限性加上整体打法陈旧,球队始终无法突破瓶颈。于是,约翰逊萌生去意,希望加入一支攻守更均衡的球队。   2012年7月12日,篮网通过交易得到了约翰逊,希望他能和布鲁克·洛佩兹、德隆·威廉姆斯一道提升球队实力。约翰逊的球权使用率出现了下滑,但篮网更看重他在太阳和老鹰时代逐步打磨成熟的得分能力。
  “我对这样的球队角色并不陌生。”约翰逊说,“和布鲁克、德隆一起打球,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无论打挡拆、低位进攻还是单打,我都没问题。只要主教练埃弗里·约翰逊有这方面的需求,我就会拿出最好的状态。”
  德·安东尼曾把约翰逊称之为“最令他放心”的球员,这点在篮网也得到了验证,他可以随意切换不同的场上角色。随后,篮网为了冲击总冠军,又通过交易引进了皮尔斯和加内特。约翰逊有时会用单打攻击对手,有时则担负起防守重责,而当对手把防守注意力放在洛佩兹、威廉姆斯或者皮尔斯身上时,他的远程火炮又会发挥作用。他能如此即插即用,是缘自對比赛的敏锐嗅觉。
  这种直觉时刻提醒着约翰逊,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球员,以及究竟该怎么做。“你的传球必须能起到引领队友的作用。”约翰逊说,“你要知道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这是一种感觉。比如说,假如我去观看一场高中生的比赛,用不了五分钟就能辨别出谁对比赛的感觉更好。有了这种特质,就可以快慢自如。我也是如此,一直都在用自己的节奏打比赛,没有谁能打乱我的步点。我从不慌乱,有足够的时间来撕碎防守。”


  在这个联盟,有很多球员所以状态迅速滑落,部分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何时会衰退。等到这种迹象暴露出来时,其实已来不及了。短短几个月,或是一次缓慢的伤病恢复,就足以让他们状态不再。昔日赖以生存的绝技会在一夜间消失,他们会陡然发觉,整个联盟好像都提速了一档。
  即使在全盛期,球风低调的约翰逊速度也不快。而当他适应慢节奏的比赛后,衰退期也来得非常缓慢。如果一名球员无法深刻的完成自省,是无法完成这种转变的,但约翰逊做到了。
  “我从来都不在篮筐之上打球。”约翰逊说,“我不靠运动力吃饭,即便我的脚步慢下来,比赛水准也不会下降太多。最重要的是,我的挡拆能力还在,接球即投和低位单打保持了相当的水准,依然能组织球队进攻,更不用说我能让队友变得更好的看家本事了。这些技能包都是我的日积月累,不会轻易被岁月带走。”
  正因如此,约翰逊赢得了对手和教练们的尊重,并在2013-14赛季生涯最后一次入选全明星。
  又或者,他们看到了那些了不起的绝杀。
  约翰逊在篮网时代屡屡投出的绝杀球简直匪夷所思,所以基德在2014年奔赴雄鹿执教后,一直提醒手下的球员:“篮网投最后一球的人一定是乔。”伟大的射手,总会把自己的最佳状态留到最关键的时刻。今年西部季后赛首轮G1,约翰逊又用一记压哨抛投客场绝杀了快艇。当被问到他如何突破两名快艇球员的封阻时,“单打乔”只是耸了耸肩。
  “每位执教过我的主教练——麦克·伍德森、德·安东尼、埃弗里·约翰逊、杰森·基德、莱昂纳尔·霍林斯——都非常相信我处理关键球的能力,我也努力完成最后一投。”约翰逊说,“这是我一直做到的事情。你知道的,每到最后关头,出现一对一的局面时,没人能过来帮你,同样你也不会遭到包夹,因为谁也不想因为自己漏防而被绝杀。因此,我总是觉得优势在我这边。”
  在老鹰时期数不清的单挑,给了他足够的自信。各种能力通常都凝聚在一个绝杀回合之中——约翰逊或许再也不能一肩扛起整支球队的进攻,但他还是有能力一剑封喉。
  变身大前
  约翰逊的能力没有明显衰退,但他在篮网的岁月还是走向终结。随着皮尔斯、加内特、德隆·威廉姆斯等人的离开,篮网沦落为一支乐透区球队,在2015-16赛季仅拿到21胜。约翰逊打得兢兢业业,但还是在赛季中段被篮网裁掉。
  约翰逊在恢复自由身后,接到多支NBA球队伸出的橄榄枝。但他发现虽然很多追逐者前途光明,却无法给他提供适合的位置——除了热火。
  当时的热火虽处于重建模式,但约翰逊可以和韦德、德拉季奇、哈桑·怀特塞德、罗尔·邓并肩作战,这里的天赋度和阵容弹性足够。加盟热火后,虽然约翰逊在常规赛和季后赛中总共只打了38场比赛,却和球队迅速擦出了火花——主教练斯波尔斯特拉追随时尚改打小球,这支球队不乏经验,而他可以替补出场操控球权,又不必承担过多的责任。
  遗憾的是,热火在季后赛中本可大有作为,但韦德和怀特塞德的膝伤葬送了球队的前程。
  赛季结束后,热火迅速解体,约翰逊最终加盟爵士。在犹他,约翰逊再次转型,成为一名空间型大前锋。
  回首往事,想想现在的变化有多疯狂吧。“以前每支球队只会配备两名传统意义的大个子,而今场上五人身高均在6尺9以上,而且都能投三分。”约翰逊说,“这和我初入联盟时完全不同。”
  今天的大前锋职能,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约翰逊不会再去防守邓肯或克里斯·韦伯类型的球员,但在移动速度上要求更高。
  “挡拆风格真正主宰了联盟。”约翰逊说,“空间型四号位要能投三分,五号位球员也得具备远投能力,我也得追追时髦。”
  约翰逊很清楚,不管自己如何改造球风,保证身体健康才是关键。他努力瘦身,以减轻膝关节的负荷;到了客场,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家可靠的瑜伽健身房。这些努力,让约翰逊本赛季的得分突破了20000分大关,位居NBA历史得分榜第42位。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多才多艺的球员,无论面临什么情况,都能完善球技。”约翰逊说,“我在波士顿以防守起家,但显然他们更需要我的得分。然后,我在纳什身边成为一名三分射手,在亚特兰大又开发出了单打能力。”
  “我多次调整自己的球技,老实说,时至今天我还能证明自己。信不信由你,我在这个联盟打了16年,我仍然要证明一些东西,但没有问题,哥们,我喜欢这种挑战。”
其他文献
再受荣膺最佳教练.德安东尼也仿佛好像又回到了那个12年前,在菲尼克斯的燃情岁月。都说12年是一个轮回。上次荣膺这一奖项时,这个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马伦斯的小胡子,还只是刚过天
菲尼克斯的英文是Phoenix,直译过来是凤凰的意思,所以也有“复活”或“再生”之意。1996-97赛季的太阳完美地诠释了这层含义,常规赛第一个月,他们输掉了15场比赛里的14场,其
虽然北卡的夺冠结束了今年三月的疯狂,但是并没有太多抢眼的球员让人印象深刻,巨星成色明显不如过去几年。相对应的,在如今的NBA中,一些在“疯狂三月”打出疯狂表现的球员都
2011年西部半决赛,湖人队以86比122不敌小牛,总比分0比4被小牛队横扫。两次担任湖人主帅,分别拿到一个三连冠一个两连冠的菲尔·杰克逊在那之后正式宣布退休。“禅师”之前的篮球生涯都是无比成功的,但之后的篮球生涯却是愈趋平庸。就像他在公牛,率队赢得了两个三连冠,而在湖人却只有一个,然后,在尼克斯,他则迎来了彻底的失败。  2014年三月成为尼克斯总裁的时候,可能菲尔不会想到他接下来的三年工作会以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3月9日,国防科工委发布了《民用爆炸物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办法》、《民用爆炸物品科技管理办法》和《民用爆炸物品建设项
见过败家的,没见过杜兰特这么败家的。他以110万美金的价格卖掉了他在俄克拉荷马城的一套联排别墅式的豪宅。
如果不是像斯蒂芬库里、克莱汤普森、德拉蒙德·格林这样的天才菜鸟,要想在勇士出头,一名新秀需要努力很长时间,但帕特里克麦考和达米安·琼斯却很快地进入了勇士的视线
实际上,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前,国际篮联就致力于将三对三球纳入夏季奥运会,只可惜最后一刻功亏一篑。不过由于其极高的普及度,现在该项目入选东京奥运会也是众望所归为什么这
本文介绍了采用定向爆破拆除一座砖砌烟囱的施工设计方法,包括爆破方案选择、爆破切口设计和爆破安全验算等内容,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详述了高速摄像光电成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并结合具体实验对其在火焰传播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认为从高速摄像图像中可以得到火焰传播的瞬时速度和传播过程中火焰面的运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