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人的“孤独”生活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pip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次去英国探亲,在那儿住了一段时间,了解了一些英国老人的生活状况,觉得对中国老人很有启发。
  英国老人往往独自生活,子女成年后都离家自立,不仅与父母分居,而且为了谋职,常常迁居异地。儿女不在身边,在这一点上,与很多中国老人的生活状况很像。而且可以说,中国老人比英国老人更幸福,这是因为英国年迈的老人,身边没有儿孙绕膝,有老伴的还可以相互照顾,丧偶的鳏夫寡妇,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子女们从来没有“常回家看看”的念头,看起来英国老人的生活很“孤独”。而中国大多数儿女即使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常回家看看”的孝心和行动,也还是有的。
  尽管英国老人们缺乏“天伦之乐”,但奇怪的是,英国退休老人很少发生“退休综合征”,这与我国正相反,享受着“天伦之乐”的中国老人,患“退休综合征”的人却不少。后来,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英国老人很独立,他们理解儿女工作繁忙的现状,自然也就没有要求子女回家看望的“奢求”。而且他们很会给自己找事干,即使退休后不继续工作,也会在家种花养草,或者是到处旅游,早晚总是牵着宠物散步,过着“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生活,不会因为退休闲下来而苦恼、不自在,生活反倒过得很滋润。
其他文献
汽车在沪杭高速临平出口处下高速已是黄昏时刻,高高耸立在临平大地的临平山麓在日光余辉的照跃下显得那么峻琅秀丽。   车驻临平,映入眼帘的还是,曾经是工业二团东大门的两根硕大的门柱,虽然它们已饱经风霜,甚至墙体有些班驳,但它们却依然象两位忠实的战士一样日以继夜,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进入东大门,那平展而光滑的水泥马路在两旁行道树的遮荫下,顺着临平河的流水往西而行,这就是我当年曾经生活、奋斗过,并度过
期刊
一个人,即使是很平常地走过几十年,都会要经过很多很多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中的大部分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经历者逐渐淡忘。这使我想起一个成语,叫做“往事如烟”。在这如烟的往事中,也会有一些对人印象深刻的,会沉淀下来,永久的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并且会像那陈年的老酒,藏得越久越值得回味,越回味越觉得醇美甘甜。  上世纪六十年代,煤炭在农村可说是奇缺,连单位烧锅炉剩下的煤灰中没有烧尽的乏煤颗粒(人称“乏炭”)
期刊
父亲六十有二了,岁月的雕琢在他身上愈来愈明显。   父亲的一生,前半辈子也可谓是命途坎坷,饱经沧桑。父亲两岁之时,其母因病背他而去,还没来得及看清母亲慈爱的脸,就这样面临着生离死别,从此不知母爱的滋味是什么。  所幸的是父亲的祖父祖母均还健在,父亲成了他们所养的这一对儿女留下的唯一的血脉,也是唯一的见证,所以他的祖父祖母对他还是疼爱有加的。上天总还算给了我这个可怜的父亲一点眷顾。   可是父亲生不
期刊
懒惰是人的天性之一,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思想倾向。从心理学方面讲,懒惰是一种厌倦情绪,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犹豫不决。恐惧、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  有时,人们往往把懒惰与疲劳混为一谈。其实,懒惰与疲劳的性质截然不同。真正的懒惰是心理的而非身体的,起于观念和情感作用,而非起于工作或某种身体的状态。  懒惰,使人无所作为。人们
期刊
在圣彼得堡大街地铁口高高的台阶上,站着一位卖艺老人。老人花白的头发在凛冽的寒风中颤抖,冰冷的雪粒打在老人刻满皱纹的脸上,胸前的围巾已显得陈旧,敞开着在风中飘动,大衣的颜色已显得模糊,但整洁而笔挺。老人的双臂有力地拉动着手风琴,手指灵巧地在键盘上飞舞。短促而欢快的琴声,伴随着老人雄浑而高亢的歌声在圣彼得堡这座古城上空盘旋。  提着装满一周生活用品的两个大口袋,从地铁旁的市场出来,我被老人的歌声吸引住
期刊
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在春季一定要掌握这些特点,顺应春令舒畅生发之气。注意气候多变,从饮食、起居各方面加以调适。    一、调养精神: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摄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假日去踏青问柳,游山戏水,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二、防风御寒: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别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
期刊
血黏度高的治疗主要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但都有局限性,最理想的还是综合防治。血黏度高的治疗通常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结构,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及酗酒、吸烟等。  药物治疗的方法常采用调整和影响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能力的药物,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和中药的活血化淤药物,如潘生丁、蛇毒、阿司匹林、丹参、灯盏花等。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降低血黏度作用
期刊
摘要: 国外老年人健身的方式往往让人瞠目结舌。然而在日本,老年人却将吟诗颂词升级为健身的法宝。乍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但是日本的老年人这样告诉我们:“朗诵诗歌是一种既健身又健心的活动。”在日本的朗诵函授中心内,曾经接纳了四万余名学员,其中有六成以上的学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国外老年人健身的方式往往让人瞠目结舌其实,无论选择哪健身方式,都是了强身健体,给自己增添些生活乐趣。  日本:“吟诗颂词”
期刊
我在去德国探亲的时候,儿子说起一件事,让我颇生感慨。  儿子居住的小区,住着一位德国的70多岁的老先生。老人原是行政机关高级职员,退休后生活无忧,一脸阳光,常常自己驾车出游,也时常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但就是独来独往,从未见家属、子女走动。不久前,一连数天不见老人出门,邻居就报了警。几分钟后,警察、救护车蜂拥而至,敲门入室,却见老人已故,据说已死亡两三天了。后来听说,他老伴多年前先他而去,一子一女都
期刊
案例1:  病中老人无法修改密码  编者手记:  金融单位天天与钱打交道,严谨、小心是应该的,银行封杀初始密码888888也是为了保护储户的金融安全,要本人亲自去修改密码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银行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规避风险,这理应得到社会的理解。目前,各家银行对新开户的账户,都会提示不要使用特征明显的数字或字母作密码,如单一重复的数字、顺序、逆序的数字、生日、身份证号码都不能被通过。  但规矩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