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井缝网压裂体系加砂工艺试验

来源 :中外能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88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外围葡萄花低孔低渗透储层常规压裂效果差,难以建立有效驱替关系,应用直井缝网体积压裂改造工艺提高了单井产量,在宋芳屯、肇州等油田葡萄花储层大规模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解决了区块动用差的问题.统计以往应用效果,分析缝网压裂井压后生产动态具有三次递减规律,总结了四类缝网压裂后生产动态特征.通过分析选层特征,认为砂泥岩互层储层压后裂缝闭合快、支撑剂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变差是影响压后长期增产效果的主要原因.为此,现场开展了裂缝体系加砂现场试验.现场应用低密度支撑剂14口井,对比常规支撑剂措施后增液增油效果明显,8个月后日增油是初期增油量的40%(对比井为25%),较好地控制产量递减,提高了缝网压裂工艺在砂泥岩葡萄花储层的应用效果,对压后控递减贡献较为明显.
其他文献
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往往会进行近井增产措施,此时措施范围内的地层渗透率会得到相应的改变,基础水平井产能公式计算出的产能误差会增大.根据后效射孔技术能提高近井区域渗
东濮凹陷沙三中亚段储层作为研究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位,已获得大量的工业油气流.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区勘探开发效益,需要对储层成岩演化史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以储层地质学
对于天然水驱油藏而言,水体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油藏天然能量的活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田的开发方式、开采制度和布井方案,因此水体大小的确定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