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胃癌不期而遇的青年人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y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医院急诊室里,躺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她体型消瘦,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表情十分痛苦。鲜红的血液正从输液瓶中缓慢地滴入病人的血管。病人的母亲坐在床边,心情沉重地低着头,在暗暗流泪……
  姑娘23岁,来自农村。十七八岁时,她开始闹胃病,时好时坏。每逢发作时,乡镇医院的医生便开些止痛的药。吃了后胃痛停止,就照常工作。天长日久后,她本人和家长都习以为常,没太在意。可是,近半年来上腹痛发作频繁,服药后效果不好,饮食也渐渐减少,身体明显消瘦。最近大便呈黑色,有时像柏油,甚至卧床难起。家长这才意识到病情严重,便送她进城看病。
  医生给她做了胃镜、B型超声波检查后,确诊为胃癌,并已有广泛转移。医生们以婉惜的眼神看着她,咽下了一句难以启齿的话语:“姑娘,你来得太晚了!”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过去大多认为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并曾以“40岁以上”为本病诊断的参考条件。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30岁以下的青年人患胃癌的并非罕见,且常被误诊为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等等。至确诊时,常已向一个或多个邻近脏器转移,失去早期诊断及根治的机会。国内有学者统计了50例30岁以下的胃癌患者,发现90%的人就诊时已有肝脏、胰腺、大网膜、横结肠、腹膜、卵巢等多处转移,给根治手术带来很大的困难。
  青年人患胃癌为什么常被误诊呢?除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外,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患胃癌后,由于胃酸减少及胃蠕动减慢,一般较早出现的都是厌食、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而青年人得了胃癌,胃酸分泌可以正常,胃蠕动功能受影响不大,消化道症状出现较晚。这极容易造成假象,从而导致误诊、漏诊。
  这位姑娘的惨痛教训告诫人们,青年人也应对胃癌保持警惕。根据临床经验,如果有下面一些情况,就要想到胃癌的可能:上腹部饱胀、隐痛,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原有溃疡病的症状加重(据统计,患胃癌的青年人中约有1/3系原溃疡病恶变),腹痛失去原来的规律,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服解痉制酸药物后效果不如以前好;不明原因的贫血;头昏、心慌、面色苍白或常解黑大便。当青年人出现这些情况时,要尽早去医院进行x线钡餐检查,或做纤维胃镜检查,以争取早期确诊、早期根治。
  当然,除了在发现有关症状时及时就诊外,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胃癌的发生。①注意饮食卫生。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弯曲菌与胃癌有较明显的关系。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食品新鲜、卫生;进食时注意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不饮酒,尤其是烈性酒,更不可喝醉,因酒精对胃粘膜是一种不良刺激;避免高盐饮食,不吃熏烤的鱼肉。②患了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要及早治疗,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防止恶化。③家族中有胃癌病人的人,更应注意预防胃癌。④注意精神卫生,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方面。
其他文献
痔疮,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肛肠病。统计资料表明,久坐、久站及久蹲者的发病率为75%左右,而经常变换体位者的发病率却不到其一半。因此,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对于防治痔疮有着积极的作用。读者可以采用下面一组方法与痔疮过招。  一、单足站立。肛肠病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跛足的人患痔疮的极少。他们认为,跛足者走路时的特殊姿势,臀部与下腹部肌肉的一张一弛,就能促进肛门直肠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痔静脉丛内的压力,对防治
在银行工作的覃海看上去身强力壮。30来岁的他,不仅有一个娇美的妻子和乖巧的女儿,而且工作上也颇有成就,甚为人们羡慕。不料近年来,覃海经常突感心跳发疯似加快,伴胸闷、头晕。开始时,数月发作一次,10余分钟后即能自行好转。最近类似发作次数增多,甚至每月数次,持续时间也延长至半小时到1小时,有时可达数小时之久,需去医院急诊才能好转。这种现象如同突然袭击,毫无预感,令人捉摸不定,更无从预防。让覃海更加害怕
中老年人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学会“忘记”,比如忘记年龄,忘记不幸的往事,忘记功名利禄等。但我以为,中老年人最要忘记的,应该是身上的疾病。因为中老年人多半患有慢性病,只有做到淡忘,才能多一分愉快,少一分烦恼。从医学角度而言,愉快的情绪可使大脑皮层的代谢正常,兴奋和抑制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从而维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使人健康长寿。  要忘记身上的疾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得1994年我患重感冒住院时,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