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学生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时期。根据生物学课程特点,只有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关键词: 生物学 积极性 调动
  
  在中学,学生往往把生物学这门课当作副科,一些领导也不够重视。中学生物教师对此抱怨是没有用的,应该考虑的是,与其逼学生学好生物学,不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主动学好生物学。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用实验、探究、生活小实践引导
  新教材中有不少实验、探究、生活小实践,是非常有趣而实用的。如让学生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自己动手完成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自己制作DNA模型的小实践等。只要学生自己参与这些活动了,就能感受到生物科学内在的美。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能忽略它,必须落实到位,保证每个学生参与,体验整个探究过程。有的教师和学生喜欢的是“思想实验”,即通过想象而不是观察得出其结果。对动手实验,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无须任何实验,我就知道必然如此,不会是其他情况。”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在西方,学校往往教育学生“不要完全相信你们的教科书”,让学生自由探索,鼓励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并敢于创新。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钻研精神、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学生。
  二、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引导
  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上课不仅课堂效率高,而且能把课本上枯燥、抽象的文字描述变得形象、生动和直观。这就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教师平时要注意制作、收集下载好的素材并制作成好的生物多媒体课件,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好生物学。
  三、让学生“把玩”生物教具引导
  生物教师拿着生物模型、标本、仪器等生物教具走进教室时,都会引来学生主动探询的目光。有的教具比较简单,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也有的教具比较复杂,教师展示后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十分明白。例如心脏的结构模型、肾脏的结构模型、眼球的结构模型、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等。在讲完课后,我就把这些教具暂时放在教室后面,让学生在课间时间仔细“把玩”,并由生物课代表和班干部负责监督、管理,不得损坏教具。有时在上复习课时,也可来个角色转换,让学生上来拿着教具讲。这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四、以组织“生物沙龙”的形式引导
  现在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养有宠物,如小狗、小猫、小乌龟、小金鱼、热带鱼、小鸟等。有的学生家长喜欢钓鱼,就在家里养了蚯蚓,还有的家长本身就是养鱼、养蟹专业户或宠物店老板;有的家庭喜欢植物,家里有许多花卉盆景,甚至有的家长本身就是搞盆景花卉的专业户。这就为建立“生物沙龙”提供了基础。生物教师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生物资料,越详细越好,并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在班上交流。假如有的学生家里有多余的品种,就鼓励他们互相交换以丰富自己养的品种。学生通过交流,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锻炼观察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探究与尝试,而且加深相互间的友谊。
  五、用启发性强的生物小故事引导
  教师可在平时注意收集有代表性的、启发性强的生物小故事,用以引导学生主动学好生物学。例如,在讲到课本上有关仿生学的知识时,我讲了以下一则小故事。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从野外归来后,发现在裤子上、衣服上粘着一些芒刺,也许要费上一番工夫才能拔除干净。对此你可能会抱怨,也可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可是,一个青年,通过这个偶然现象,发明了一种产品,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这位青年叫麦斯楚,是瑞士的一位工程师。1984年的一天,他从外面散步回来,发现夹克上粘着许多芒刺,他好奇地拔下一些放在显微镜下观看,发现芒刺会粘在衣服上的原理很简单:芒刺本身就像一排钩子,只要碰上布料就会紧紧地钩附在上面。这个发现触动了麦斯楚的灵感,他想到用芒刺的构造制作出新式按扣。麦斯楚整整花费了8年时间不断地研究改进,最后将尼龙织成两排,一排是无数的小钩子,另一排则是许多小环孔,当两排按压在一起时,就能够紧紧地粘在一起了。麦斯楚将这种产品命名为“velcro”,这就是今天大家都熟悉的“魔鬼黏”。它有质轻、耐用、方便拉开、可以清洗等许多优点,又不像拉链容易卡住衣服,所以推出之后马上受到世人的欢迎,并逐步应用到了人们生活中。麦斯楚也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得到巨额的财富回报。
  这个小故事既贴近生活,又可以教育学生无论处于何种境遇之下,都要保持一颗善于发现、感知和创造的心灵,都要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兴趣和探索精神。
  六、潜移默化地引导
  身教重于言教,做事热情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生物教师首先要对生物充满热心,这样在上生物课时不知不觉就会充满热情,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也要做到,所以我首先在家养了小狗、小乌龟、小金鱼、蚯蚓等,利用自家小院种上梅、兰、竹、菊、吊兰、银杏、月季等。这样无论在课堂上讲到相关知识还是在课间与学生交流时都会信心十足,也能回答学生的相关咨询,不知不觉在学生中建立了威信,为课堂教学打好了基础。另外,当遇到学生提的问题回答不好时,我就认真查找资料,或去请教有经验的人,这也会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习惯。
  总之,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新教材对每一位生物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以更优质的课、更渊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生物科学素养来引导学生主动学好生物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化学中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兴趣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因此,只有学生对化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化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一、精心准备“绪言课” 
摘 要: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科学素养,以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采取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科学素养 培养策略    一、对科学素养的理解  科学素养是由文化素养引申而来的,译自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D.Hu
面对职高学生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师解决了思想上面的制约因素,还要通过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与拓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物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成效。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对生物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在职高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职高培养的目标具有一定关系。除了面向对口高考的部分学生,其他职高学生在走出校门后,都要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