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针对早产儿易出现合并感染等问题,研究对其预防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住的12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在予以基础性治疗措施的同时,A组在入院时予以该组早产儿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B组对出现早期破水的早产儿予以免疫球蛋白或抗生素外,未采取其他措施;C组早产儿入院时予以该组静脉注射400 mg/kg免疫球蛋白,之后每周1次直至出院.对三组早产儿的治疗前后的IgG水平及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C组在治疗后IgG为(14.2±3.0) g/L,显著高于治疗前(7.3 ±1.4)g/L(P<0.05).A组感染率为33.3%,B组感染率为34.9%,C组感染率为11.6%,C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预防早产儿感染性疾病上效果较好,比单用抗生素更能显著降低感染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腹超小切口及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1月至12月行下腹部超小切口异位妊娠手术28例,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3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微创效果及优缺点.随访2年再孕结局.结果 传统的下腹部超小切口与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时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的下腹部超小切口治疗宫外孕较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所需住院费用更少.经腹超小切口术式28
临床上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为限制毒物吸收,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常规治疗方法,其缺陷是无法清除已进入血液中的有机磷毒素,我们应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联合常规疗法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显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本科的重试有机磷农药中毒者53例,全部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