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关于木浮雕的历史探究与创新实践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雕艺术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的浮雕艺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张大千大师的这句名言对于现代木浮雕无疑是极富启迪意义的。本文回顾了中国木浮雕发展的历史,并从雕刻手法、创作题材、构图、选材等方面介绍了作者创作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Art relief is one of the earliest art forms mankind has to master. China’s relief art in the long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eacher ancients, teachers of good fortune, seeking unique ” Master Zhang Daqian famous phrase for the modern wood relief is undoubtedly very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od relief in China and introduces the rich experience accumulated in the practice of author creation from such aspects as carving techniques, creation themes, compositions and material selection.
其他文献
中国辉煌的历史孕育了华夏文明并传承至今,这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然而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进口大片、进口电视剧、进口漫画对我
服装表演是一种服饰文化与人体艺术相结合的商业文化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表演已成为当今服装商业中一项倍受人们亲睐的展示活动.本文就表演者—模特,如何能提高表演水平
本文依据出土的大量漆器和文献资料,阐述了战国至秦代漆器的制作、生产管理等情况,并与彩绘秦俑的制作技法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不仅在制作程序上基本相同,而且在胎骨、打底、髹
本文从社会功能角度对“包公记者”现象作了分析,认为在短时期内“包公记者”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值得肯定,但从长远的眼光看、从法治国家的要求来说,“包公记者”是不值得也是
单独用社会心理学上最新发展的面子模式或关联理论很难解释交际现象,因为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局限性。面子更多地强调交际的社会文化层面而忽视了心理层面;而关联理论过多地强调
在高卉民先生的花鸟画的众多因素中,存在着大量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绘画因素,(如干、湿,浓、淡、疏、密、虚、实等等)这些绘画因素共同作用,使画面形成了和谐统一、相反相成的
本文从舞蹈意境的内涵、种类及创作手段等,进行分析归类,对舞蹈作品中意境的创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为研究对象,从佛教文化、时代特征及华夏本土传统三方面来探讨飞天这种艺术形象的文化渊源与历史演变.敦煌飞天是中国艺术家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
研究民族服饰文化,把民族服饰作为创新设计的资源库,对发展我国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民族风格元素的重要性以及其表现特征和表现方向作了一些探讨。 Studying the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长期受传统素描模式的影响,出现了观念上的误区和教学上的低迷现象。本文从设计专业的视角入手,试图从观看方式、思维模式和创意表达层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