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摸索班级的常规管理到探索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成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我们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去不断摸索,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本文主要就如何从摸索班级的常规管理到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来谈谈如何成长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灵导师
  2009年至今,笔者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自己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中成长。从刚开始没有经验、只有热情到获得市级先进班集体、市骨干班主任,反思班主任工作,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即摸索班级的常规管理阶段、策划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阶段和提升自己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阶段。
  一、摸索班级的常规管理
  2009年9月开始担任班主任,虽没有经验,但有工作热情和激情。学校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寄宿制学校,对常规工作抓得很紧。每个年级有学生寝室内务、晨跑、教室卫生和自修纪律等评比。在常规管理工作中有过不少困惑,可以说2009年到2012年这三年中一直在摸索常规管理工作。
  在实践中逐步体会到,常规管理是一个班级所有工作的根基,是班级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对一个新班主任或者刚组建的班级来说,常规管理是班级的“开路”工作和奠基工程。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第一周与第一月是常规管理的关键期。在工作中不断尝试和改进常规管理方式,我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常规管理模式和做法,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认识:
  第一,班主任要狠抓常规管理,要认识到常规管理工作是班级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第二,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第三,要有分工合理的班干部组织结构和有责任感的干部队伍;第四,班级要有严格、简要且易执行的班级法律;第五,班级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第六,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学校组织的集体性常规活动;第七,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班会课,每周都要有主题班会。
  在摸索常规工作的过程中,在自己和学生的不懈努力下,班级常规工作紧紧有条,在学校常规评分中基本上处于同层次班级中的前三名,而学生成绩在同层次班级中基本稳定在第一名。自己也因此多次荣获“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012年高考中班级上线率100%,全班48人中有35人成绩上本科线,本科率达73%,均为学校同层次班级第一。
  二、策划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团结的意志,可以攻破顽石。如果一个班集体是团结的,那么这个班级必然是一个优秀的班级。集体主义精神或者说团结意识的养成有赖于集体的实践活动。集体活动除学校组织活动外,还包括学生在校外的体验或实践活动。
  在头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集体活动我们班与别的班一样,团支书组织学生去社区、公园捡垃圾、打扫卫生等。有一次活动后我询问学生的感受,学生这样回答“其实这样的活动在初中就有,没有多大的意义,说是去捡垃圾,不能提高我们的眼界,也未必能提高别人的意识,很难有深刻的感触……”有什么活动能让学生有体验,有感悟?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养能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和节约意识,学生加入了班级的“爱心银行”,每周都有节约记录。我带领学生从2011年到2016年坚持参与爱心活动,让我意识到爱心活动不仅让学生养成了少吃零食、节约的习惯,还塑造了学生高尚的助人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让学生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和正能量的人。“爱心结对”的开展不仅促进了班级的常规工作,而且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助人意识。“爱心结对”活动是有效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载体,同时也提升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我在这个阶段,所带班级2012年荣获“市直先进团支部”,2014年获“市优秀班集体”称号,2015年高考中班级43人有18人上重点,本科率100%。我自己也在2012年荣获市直优秀团干部,2015年9月荣获“温州市骨干班主任”称号。
  三、提升自己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提升自己成为学生的努力方向和目标。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走来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反思自己的工作,我认为,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导师,才是班主任工作的真正成功,也是做班主任的最大幸福。“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班主任的工作不仅需要责任心,更需要爱心。关爱学生需要我们走近学生、了解学生,遇见问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看一看、想一想,对学生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训斥。
  行走在成为学生心灵导师的路上,我能感受到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爱戴。近7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经历了三个阶段,也让我意识到班主任的工作是无止境的,常规工作还需自己探索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方式,策划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还需要更深刻、更深入,而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一如既往,继续奋斗。
  参考文献:
  [1]周世杰.班主任与班级管理[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2]杨瑞.高中班级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赵重阳(1980— ),硕士,职称:中级。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我校室内设计专业有方案设计、建筑制图、CAD、预算等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每个课程都会安排学生做项目,做设计,但是,以往教学就是就制图而制图,就预算而预算。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下,项目教学被一门课两课时破坏了,往往学生刚开始画开了,但是下课了,课程缺乏连贯性,学生的注意力刚一专注,又要换一个课程、新的项目或新的任务。  由此,我们提出专业课程需要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领域的研究,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急匆匆地进行知识传授,一节课下来,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师生都很累。要改变这种“累人”的状况,可以给课堂来点创新,激发活力,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授课富有激情,克服职业倦怠感;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激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新;课堂教学;政治教学  教育应该是愉快的,师生只有是愉快的,才能使课堂迸发出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有效教学。要使课堂
期刊
摘 要:由于现阶段开展的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课时少、间隔时间长的特点,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温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基于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而习之、温故思之”,具体阐述信息技术教学技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技巧;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课时少、间隔时间长的特点,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温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下面,笔者着重探究信
期刊
摘 要:将人物传记穿插在科学课堂的教学中,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本文通过法拉第的成长案例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让学生感受科学财富,珍惜科学成果,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教育中融入法拉第研究受挫等因素,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延展课堂维度,拓展教学广度。  关键词:法拉第;课堂教学;人物传记  一、实践探索源起  1.教育信仰  信仰是通过一堂课、一次面对面的教育、一个学校文化载体等方式,综合
期刊
提到“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人想到语文课堂。殊不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学生想说却说不好的现象。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用语言完整地描述问题,做到“会说话”。  一、要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阅读基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是第一个层次。在阅读基础能力之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创新性的阅读教学理念,探索新型阅读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形成创造性阅读能力和阅读思考兴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性;综合性  一、教学实例  教《合欢树》这篇课文时,我特别
期刊
摘 要:喜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各个幼儿园都设立了表演区。它不同于字面含义,幼儿眼中的表演就是一种游戏。因此,表演区的设立其实是给幼儿提供一个玩耍的地方,同时也是幼儿进行交流合作的重要场所,幼儿可以通过形象的表演或游戏的形式表达自己,实现“梦想”。而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观察幼儿成长的机会。本文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大班幼儿表演区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幼儿;表演;梦想  大班幼儿离开了家人的庇
期刊
奇迹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让一般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奇迹的发生是百年一遇,甚至是千年一遇的,那么,创造奇迹的人真的是伟大的人啊。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很感动,原来一位教师也可以创造奇迹。作为一名教师,我很自豪,因为我也可以去创造奇迹。而且这奇迹还是发生在许多学生的身上,能够对学生的未来有影响,这真的很光荣,很令人自豪。因此,我也要努力地去创造奇迹。  内容摘要:雷夫老师的56号教室是创
期刊
石马村是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南粤著名的桃花之乡,被称为现代的桃花源。这里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桃花之乡,“桃花文化”自然而然沉淀为石马小学的核心文化。“缤纷桃花,绽放美丽”,石马小学的课堂追求的是顺应学生的天性,使其个性发展,缤纷绽放。  一、课改理念  缤纷课堂就是课堂上充满生气、活力、绚丽、趣味等。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的状态出发,通过巧设情境、激情导入、自主学习、思维导向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审美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关注审美主体,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努力营造愉悦的审美氛围,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审美过程中,舒展审美想象、诱发审美体验,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