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 摄影不可能记录真实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mes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锦添与仿真人模特Lily
  图/本刊记者 梁辰

数码相机把我对摄影的信赖毁掉


  人物周刊:摄影多大程度上能达到所谓的真实呢?
  叶锦添:我觉得脸是很特别的东西。你会认得摄影师的作品,是因为你认得这个脸。你从出生起,可能看了100万张照片,每看一张新的照片,之前那些照片都会瞬间在你脑海里闪过。你是凭着回忆看照片,你的脸会印到照片上。人在脑子里记录的瞬间和真实的世界已经南辕北辙,所以后来我发觉摄影是不可能记录真实的。
  我一直在追求真实。我拿傻瓜机随便拍,完全不参与,会不会达到真实?后来发现不行。它是不动的,是有角度的,它没有时间在里面。现实的世界是多义的、不停留的,我看着你的脸,你每分每秒都在变化,我才觉得我在看见。你看那些照片,一点记录价值都没有,它只是交际的方法。照片只是叙述,不是真实。真实需要庞大的内在记忆库去记录,不是电脑记忆库去记录,我讲的是感觉。不仅是脑子去记忆,身体也会记忆。最可怕的是,有时真实也是有角度的。最后,我想接近真实的方法是假的都算上去,这些照片就有了真实的成分,今天你开心,它就开心,今天你不开心,它就不开心。
  人物周刊:那摄影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
  叶锦添:摄影最有趣的是,人们很熟悉它,如果用摄影做媒介,很多人可以进来,因为他们会相信它是真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就可以制造很多可能性。你心中已经有照片了。金城武的照片没出现之前,你心里已经有一个金城武的形象,让你有这个感觉的东西已经出现了。它本身不是符号,用的时候很容易变成符号。
  人物周刊:你说过你讨厌数码相机。
  叶锦添:数码相机把我对摄影的信赖毁掉了,它太不真实了。人家帮我出书,拼命把那张图片拉长,我觉得这样对影像来说很粗鲁,这会警醒我,它是假的。
  人物周刊: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想象力却好像一点点在枯竭,你怎么看?
  叶锦添:我自己对世界很乐观。我看了一本书,人总有一天会消失,无论何时,灵魂可以慢慢生长,长得很大。书里说,只有地球在变,它枯竭后就会完蛋。完蛋之后,有个很吸引我的说法是,它会进入另外一个废墟。他分析过纽约城,就算整个城市停下来,没有人打理,靠机器也可以维持10年。下雪后,管道潮湿、钢铁腐朽,10年20年房子开始倒塌,但最后它还是以废墟的状态维持很长时间。我想灵魂一定还在的,可以看到这些东西,到时生物的形态已经变了,另外一种生物进来看到我们的废墟,它会奇怪椅子是什么。可能它的腿有10米长,头上顶两个大型球体,连门都进不了。它开始算比例,看到人类的记录,才知道那个叫椅子。
其他文献
图/潭小泉  有点儿出乎预料,国际象棋世青赛新科冠军余泱漪没说他最喜欢的棋子是“王”。这也在情理中:在棋手眼里,棋盘上任何角色,哪怕是“王”,也不过是棋子一枚。  9月底,在土耳其举行的2013年国际象棋世青赛,余泱漪13轮9胜4和,不败折桂。他创造了历史,成为首次在世青赛夺冠的中国男棋手,中国国际象棋队总教练叶江川说他“开启了中国国际象棋事业发展的新时代”。  19岁的世界冠军并没想象中霸气外露
尼达尔辛格(Nidar Singh Nihang)的故事听起来像武侠小说——作为一名英籍印度裔男子,他自小就在印度旁遮普邦和英国伍尔弗汉普顿之间轮流生活,像其他英国男孩一样把头发剃得极短,穿着时髦,对宗教知之甚少。17岁那年,他回印度探访姨母,山野之间,一位老人向他走来,打量了一会儿他强壮的体格和干净的下巴,问道,“你想学武术吗?”  这是一个无法抗拒的邀请。尽管这位老人看上去已是风烛残年,辛格还
在莫斯科谢列梅杰沃机场中转区呆了几十天后,美国“棱镜”监听项目爆料人爱德华·斯诺登获得俄罗斯为期一年的临时庇护,可以离开机场自由活动。目前,有多家俄罗斯机构向斯诺登伸出橄榄枝,以他的电脑天才,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面对此前的避难申請,相关国家慑于美国的威势,要么直接拒绝,要么以技术问题为由推诿,要么袖手旁观。此前,奥巴马曾亲自给普京打电话讨要斯诺登,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在一封写给俄罗斯司法部长科
1968年,37岁的门罗出版了第一本短篇集《快乐影子之舞》。此后,每隔三四年写出一本新书,到目前为止,出版了14本小说集。  《快乐影子之舞》都是些短故事,讲述她在家乡小镇时的经历,成长年代的刺痛和羞辱,真实的亲情关系。从《女孩和女人的生活》开始,门罗写的都是稍长的短篇。她描写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可以看成一部长篇的浓缩版。她似乎钟情于叫作命运的东西,缠绕其中不能自拔。她的两本书的标题《女孩
图/本刊记者 梁辰常识是苦药,逗笑作糖衣  宁财神又是通宵没睡。  与上门来的摄影师谈了几句接下来怎么拍照,宁财神突然坐回了电脑前,继续写剧本,仿佛摄影师此刻不存在了。几分钟后,他才猛然想起似的,转身朝向这位尴尬沉默地坐在他身后的人:“哦!还要拍照是吧?”  他脱了鞋子歪倒在沙发上聊,毫不介意陌生人和镜头的存在。说着说着,会突然起身走开,嘴里仍然不停讲。到一扇门前,停嘴,进去,那是厕所。推门出来时
“抽了阿列克赛·托尔斯泰一个耳光……”后果很严重,契卡于一个五月之夜抄了曼德施塔姆位于莫斯科的家。那一晚,安娜·阿赫玛托娃正好在场。两位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大诗人目睹了十月革命后俄国大地上司空见惯的一幕。  曼德施塔姆的苦难不是从一记抽向文学界大人物的耳光开始的,一记耳光不足以让当局开动国家机器切断他的脖子。是他的一首讽刺诗让他们嗅觉敏锐。那首诗中的“克里姆林宫的山民”,有蛆虫一样肥的粗手指,蟑螂般的
一个女人,由于一场车祸,丢失了5年的记忆……根据这个前提可以敷演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本片将重点放在了“被偷走的那五年”的记忆。但如果这段记忆是核心,它最终必须被揭开,就像男主人公所说的“案件重演”。为什么需要“案件重演”?  一种可能是对“失忆”的治愈。本片中,这被男主人公称作“帮朋友忙”。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帮忙,因为女主人公失去的那5年记忆和他密切相关,并且,他现在还有了一位新女友。根据故事的基本
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岁末年初总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厌倦了裹着厚重的棉服辞旧迎新,不如来场反季节旅行。  飞机降落在罗兰卡洛斯机场,舷窗外又见大海和高山。我再一次来到留尼汪。尽管身在印度洋,这儿却是法兰西的地盘。邻近的马达加斯加水土丰饶却穷得嗷嗷叫,名不见经传的留尼汪绝大部分物资依赖进口,有法国政府撑腰,物价水平竟然比巴黎还高。  留尼汪人喜欢山林徒步,刚到的那几天,处于“冬眠”惯性的我尚不习
金牌编剧跟某导演在北京召开新片发布会,各大媒体蜂拥而至。入职半年的记者小白接到任务,从成都飞北京。  发布会上,金牌编剧脚蹬布鞋,身穿中式夹袄,跷着二郎腿,操一口山东味儿普通话,跟记者们侃侃而谈。某导则一口京腔,霸气十足。小白第一次见到心中的大牌,完全符合他的想象:那眼神、腔调、发型,够派头!  有点道行的老记都知道,文化圈儿,越牛的人越鄙视说标准普通话。字正腔圆普通话只有两种人说:无根北漂和播音
7月30日到8月1日,印度连续3天发生大停电,全部28个邦和6个联合属地的主电网发生故障,12亿人在40℃的高温中陷入黑暗。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停电事故。  而就在半个月前,《时代》周刊亚洲版以辛格总理为封面,将其称为“不达标者”;更早前的6月9日,《经济学人》杂志也发表文章称,“印度奇迹”已成海市蜃楼,印度经济重回高速增长道路的前景不妙。更可怕的是今年年初来自《华尔街日报》的说法:印度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