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县棉花缓控释肥高效施肥技术比较

来源 :棉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司尔特牌”缓释肥和“红四方”牌控释肥配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东至县土壤肥料部门提出的施肥方法在安徽东至县进行大田示范比较,以考察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等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总施肥量是 N 为360 kg/hm^2、P2 O5为90 kg/hm^2、K2 O 为225 kg/hm^2)比处理3(当地常规施肥,CK)增产0.86%、增收2061.5元/hm^2(其中肥料投入节省610.5元/hm^2,减少用工费用1200元/hm^2),节本增效明显,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2013年江西省永修县农业局在永修县艾城镇西津村示范棉花轻简化育苗移栽8hm2,达到示范片灾年平均理论籽棉产量为4660.8kg/hm。主要是采取了“培育健壮基质棉苗、适度增加移栽密
在石河子灌耕灰漠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通过肥料、密度的单因素小区试验,得出新陆早43号在新疆的肥料最佳经济适用量和最适栽培密度,最佳施氮(N)量272.4~276.15 kg/hm2、磷(P2O5)9
为探讨施氮量对杂交棉荆杂棉88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5个施氮量对荆杂棉8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施氮量对荆杂棉88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影响,在一定的
浙江省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十年共选送的10余个抗虫棉优势组合参试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慈杂7号和慈杂8号为小桃丰产型棉花新品种,且品质较优;慈杂12号为优质型
应用中国棉花生长指数评价系统(CCGI)对安徽省2011年棉花生产进行评述,结果表明:一是安徽省2011年棉花生产与2010年相比,棉花种植面积增8.8%,单产增15.6%,总产增25.5%;二是2011年新棉开秤价
倒扣移栽法作为一项应对棉花高脚苗的补救措施,可显著地提高棉株的移栽成活率,缩短缓苗期,提高产量。增强棉株抵抗台风灾害的能力,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好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与调查的方法。对9个自育特早熟抗病虫棉花新品系的农艺性状、抗病虫性、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以筛选出适合特早熟棉区的棉花新品种。综合产量与品质
摘要:冻害是冬作马铃薯常遇的气候灾害,通过2016年3月上旬,鄱阳湖棉区马铃薯遭受霜冻灾害和采用适当的补救栽培措施的实践,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仍达16830 kg/hm2,平均收益60588元/hm2,纯收入43302元/hm2因而提出了选用优良马铃薯品种、及时剪除死枯枝叶、排积水、中耕、注意防病控病、加强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来提高马铃薯抗灾能力,做好保护地马铃薯管理等抗灾措施,以减少霜冻灾害对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