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健康志愿者体外静脉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j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健康志愿者体外静脉血中性粒细胞(PMNs)呼吸爆发的影响.方法 健康志愿者12名,年龄20~40岁,体重55~65kg,取肘静脉血5 ml抗凝.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立实验因素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实验水平数为5水平,即瑞芬太尼空白对照、溶媒(甘氨酸)对照、瑞芬太尼5、50、500 ng/ml和异丙酚空白对照、溶媒(脂肪乳)对照、异丙酚5、50、500μg/ml,用正交表L25(56),观察药物对静息状态和脂多糖(LPS)激活状态下PMNs呼吸爆发的影响,静息状态的PMNs不用LPS进行刺激,按实验设计方案加入相应药物孵育3 h;激活状态的PMNs根据用药时机分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预防性用药加入相应药物孵育1 h,再加入LPS(终浓度1μg/ml)孵育2 h;治疗性用药首先加入LPS(终浓度1 μg/ml)孵育1 h,再加入相应药物孵育2 h.结果 瑞芬太尼50 ng/ml可增强静息状态下PMNs的呼吸爆发;各剂量瑞芬太尼治疗性用药均可增强LPS激活状态下PMNs的呼吸爆发(P<0.05),预防性用药对PMNs的呼吸爆发无影响(P>0.05).各剂量异丙酚及脂肪乳可降低静息和LPS激活状态下PMNs的呼吸爆发(P<0.05),但各剂量异丙酚与脂肪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静息状态下和激活状态下PMNs呼吸爆发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结论 瑞芬太尼对PMNs呼吸爆发的影响可能与PMNs所处的状态、用药剂量及用药时机有关;异丙酚的溶媒可抑制PMNs的呼吸爆发,而异丙酚本身无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与PMNs所处的状态及用药时机无关;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PMNs呼吸爆发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

其他文献
脑死亡研究对阐明脑死亡后病理生理变化规律、探索脑死亡供体器官损伤机理及防护方法和缓解移植器官不足具有重要意义,有赖于建立稳定、可靠、持续时间长的大动物脑死亡模型.现将21头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建立的麻醉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期刊
目的 比较人工流产术患者瑞芬太尼、芬太尼及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4个研究中心共选择39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n=134)、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组(R组,n=120)和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n=136),分别复合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行全身麻醉,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SFI)对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的适宜剂量.方法 40例MVR患者,年龄46~75岁,ASA 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体外循环(CPB)全过程不用SFI;SF11组、SF12组、SFI3组分别在预充时及开放主动脉后经CPB泵入SFI 1.0、1.5、2 ml/kg.于CPB前(t
对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时,硬膜外麻醉的区域运动阻滞,减少了肌松药的用量,但在保证手术部位良好肌松效应的前提下,如何定量调整肌松药的用量,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试验拟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胆道手术患者上腹部肌松程度与肌松监测水平的关系,为肌松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患者,女性,52岁,体重62 kg,主因发作性胸闷10余年,加重半年入院.26年前分娩时大出血,出现停经、无泌乳,诊断为席汉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2年后自行停药,10余年前因心脏病又发作行间断激素替代治疗。
期刊
目的 研究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窦内皮常温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组):进腹后仅分离韧带但不阻断血流;对照组(C组):进腹后行部分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90 min;异氟烷预处理组(Iso组):吸入1.5%(1 MAC)异氟烷30 min,停止吸入10
气管异物取出术常采用咽喉部表面麻醉、氯胺酮或γ-羟基丁酸钠辅助麻醉.仅表面麻醉时反复刺激声门易致喉痉挛,剧烈呛咳易引起纵隔气肿、气胸.氯胺酮或γ-羟基丁酸钠辅助麻醉时咽喉部分泌物增加,麻醉深度不易控制,使呼吸管理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喉罩通气道(LMA)全麻提供足够的麻醉深度同时可保障通气.本研究拟探讨气管内异物取出术患者全麻下喉罩通气的可行性。
期刊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于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疼痛性皮肤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其常见的后遗症.PHN与病毒侵犯脊髓DRG、引起神经组织炎性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神经纤维粘连及瘢痕形成等有关,为感受性疼痛.于外周感觉神经干内注射阿霉素,利用其逆行性轴突运输和对感觉神经元的破坏作用.毁损DRG可缓解PHN.本研究拟评价椎旁注射阿霉素毁损DGR对PHN患者的疗效,为临
期刊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C组):腹腔和尾静脉均注射生理盐水1ml/kg;模型组(L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30 min后经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 mg/kg;盐酸戊乙奎醚低剂量组(DL组)、中剂量组(DM组)和高剂量组(DH组)分别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3 mg
本刊除“继续教育”、“病例讨论”、“个案报道”栏目的论文外,其他所有类型论文均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部分,并标引2~5个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