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阳光工程柞蚕养殖技术培训班为蚕农传授“养蚕致富经”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充分发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教育职能作用,于7月14~19日期间在船营区大绥河镇太平岭村连续举办了柞蚕养殖技术培训班,聘请省内外专家为100名养蚕农民授课答疑,促进了吉林市柞蚕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柞蚕是一种资源昆虫,蚕茧可作为纺织工业原料,蚕蛹和蚕蛾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作为绿色生态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柞蚕生产是山区、半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
  培训班上,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薛振海、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逄玉军和培训基地的研究员隋志恒、高级农艺师王伟分别讲解了春稚蚕室内育、伏季制种、柞蚕综合养殖和柞林蚕场生态建设等技术知识。并且组织蚕农亲自实践操作,指导他们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要领,认真解答蚕农提出各类困惑不解的难题,真正地把“养蚕致富经”传到了农民的心中。学员们纷纷反映,这次培训班办得好、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养蚕技术,对他们放养柞蚕大有益处。
  学员李世超说,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防治蚕“软化病”病害技术,消除了自己的一块心病,今年放养的柞蚕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挣的钱再不会比别人少了。
  学员周金贺今年第一次放蚕,他说,现在蚕茧很贵,看到本村的人放蚕挣了不少钱,他也包了一个蚕场,但由于没放过蚕,蚕种怎么消毒、怎么收蚁、怎么移蚕都不会,通过参加这次培训班,倍加了信心。
  吉林市土质肥沃,柞树叶质优良,是全省重要地柞蚕种基地,繁育柞蚕种占全省的70%。目前,全市柞林蚕场面积1800公顷,放养柞蚕2200把,放养柞蚕种的农户户均收入约2万余元。
其他文献
8月19日,应农业创业学员的要求,为学习和了解最新、最先进的种植、养殖经验和市场动态,更新农民观念,由四平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主任沈钧辉带队,一行60余人赴省城长春参观第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身着统一服装的50名创业学员分成五组,除室内展馆为必看之外,各取所需,分别观看了植物展区、园艺展区、农村能源展区、农机展区、动物展区等。当学员们看到新农村住宅展区时,都异常高兴,对以后美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化联动机制,根据2012年北方七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区域会议确定的联席会议制度,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于2013年9月26~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北方七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区域合作第二次会议。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柳涛、副巡视员郭俊英及农
磐石市农业局在“干部下基层”活动中,结合单位职能特点,创新活动载体。在第二阶段,围绕当前“三农”工作任务实际,奏响“下”、“帮”、“闹”三部曲,进一步夯实“干部下基层”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市农业局要求机关干部每次走访活动前,对所包保的企业、工商户和居民群众重新进行梳理,分解落实走访任务,以达到走访对象全覆盖。在走访中,向群众发放《当前抗旱指导意见》、《部门涉农贴息和低息贷款项目指南》、《农机安
目的比较早期应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asal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