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受矿渣影响的万山汞矿废弃地为研究区域,调查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分析了植物和根际土壤总汞与甲基汞的含量,并探讨不同植物对无机汞(IHg, THg与MeHg差值)和甲基汞(MeHg)的富集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汞矿区废弃地土壤总汞含量变化范围为3.1~479 mg·kg-1,汞污染十分严重;不同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组成差异较大,以菊科居多,占所有植物的6.4%。植物根部IHg变化范围为0.59~3.3 mg·kg-1,地上部为0.27~12 mg·kg-1,其中根部和地上部IHg含量最高的植物是三脉紫菀,分别为33和12 mg·kg-1。植物地上部与根部MeHg含量分别为0.56~5.6和0.24~22μg·kg-1,其中苣荬菜无论根或地上部,都显示了最高甲基汞含量,分别为22和5.6μg·kg-1。从富集系数(BFs)而言,所有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对IHg呈现较低的富集能力,BFs均小于1;地上部和根部对MeHg富集能力较高的植物分别是三脉紫菀和苣荬菜。从转移系数(TFs)而言,对IHg和MeHg转移系数最高的分别是三脉紫菀和大叶醉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