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记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vero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阳
  多年来,我一直想到贵州去,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却一直没有成行,2019年8月始得空闲,我和妻子乘飞机到达贵阳龙洞堡机场,出站后被旅行社的接站人员接到酒店,这是一家位于花果园中央商务区5号楼的一家酒店,酒店的品质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装修古朴,设施齐全,算是中档酒店里比较舒服的了。
  贵州多山,平地极为珍贵,整个贵阳市内也有几座山,可谓群山环抱了。8月贵阳的天气大概在三十度左右,晚上也有二十三四度,有些潮热,还有些小风,这是山地气候的特点。
  午饭我们简单吃了一碗贵州的小吃———花溪牛肉米粉,这种米粉不分早晚,到处都有米粉店从早卖到晚。中央商务区楼下有几家米粉店,食客也很多,一碗十二到十五块钱不等。从机场到中央商务区,到处都是花溪牛肉米粉的招牌,我用手机搜了一下,看来这个小吃的确是当地的一个名小吃,不光有牛肉的,还有羊肉的,粉有粗有细,既有老式的做法,也有现代新式的做法。
  睡了个午觉之后,我们向酒店服务员打听了去黔灵山公园的路线,就下楼去打车,黔灵山公园是著名景点,出租车司机二话不说就开车直奔那里。
  黔灵山公园依山而建,公园里有山有水有林,还有寺院,是个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公园里温度比较低,大概有二十三四度,凉爽舒适。游客摩肩接踵,有来旅游的游客,更多的是当地居民来休闲。公园里的猴子是出了名的,它们成群结队在树上窜来窜去,有的跑到路上跟游人要吃的,有的要矿泉水喝,如果游人不给的话,它们也会下手抢。从猴群出没的地段经过,最好三五成群,如果单个人经过,猴子就会去抢游人背包后面的矿泉水瓶子。我看见有个游人把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瓶子扔给一只猴子,但是猴子打不开瓶盖,反过来倒过去就是喝不到里面的水。这也许就是人和猴子最基本的区别。猴子的智力还没有人类发达,它们只会剥香蕉皮、剥水果糖皮,也学会了人类抽烟,但是却打不开矿泉水瓶盖。猴子爬树,从这棵树上跳到那颗树上的本领却是人类无法企及的,即便是武功高强的功夫大师,也无法达到那样灵巧、自然的程度,虽然人类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但人类的这项技能已经褪化了,远远不能和猴子相比。
  黔灵山公园林木茂密,种类繁多,远远望去峰峦叠翠、山林相映,是个市内难得的清静之地。公园里还有碧绿的潭水,在绿树的掩映下,更加富有灵气,人们争相照相留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样一个有灵性的地方,连名字都叫“黔灵山”。
  公园里还有一个弘福寺,号称黔南第一山,由于远离市井,更在山林深处,这里就显得尤其清静了。游客即是香客,看的人多,烧香拜佛的多为年龄大的妇女,也有一些年轻人,总之烧香拜佛的人大多是有心事的,要么是有求于佛祖,要么是虔诚的信徒,随缘烧香拜佛的人也有。
  天色渐晚,该是返回的时候了,出了黔灵山公园,我们打车去了甲秀楼景区,甲秀楼是贵阳一座著名的古楼阁,矗立在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因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而得名)。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在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浮玉桥全长90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据资料记载,甲秀楼至今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它是贵阳历史的见证,也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它矗立在河中央,惯看百年流水,倾听八方来风,亦是风雨如晦,自持如常。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浮玉桥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解放后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能见七孔。夜色中的甲秀楼灯光通明,几十米外亦可见,其造型独特,卧石临水,岿然屹立河中央,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亦有独秀群楼独领风骚的意味。
  小七孔
  早晨四点半起床,洗了一把脸就去等旅行社的大巴车,五点钟上车后就直奔荔波小七孔。在车上昏昏沉沉摇晃了四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传说中的荔波小七孔景区。这个景区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是世界遗产———中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景。
  既然这里是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那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它的美是大自然赋予的奇特的风貌,也是人类不可多得的美丽山川,是可以和四川九寨沟齐名的景点。正好是学生暑假期间,游客特别的多,家长带孩子的不在少数,据说当日景区游客达到了四五万人。
  进入荔波小七孔景区,一路被它的美景所折服,鸳鸯湖的水是宝石蓝的颜色,与山林的绿相映相衬,让人怀疑这是大地的眼睛还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美玉,这绿丝绸一般的水面,与整个山谷的颜色融为一体,就愈发显得美妙了。
  荔波小七孔景区的瀑布美不胜收,瀑布有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等瀑布群。拉雅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落势凶猛,散如银珠。68级跌水瀑布层层叠叠,有缓有急,珠落银盘,飞流归寂,雪溅渊潭,急流隐形。瀑布是这个山谷的灵魂,也是绝响,瀑布是激流也是激情,是水的生命的浪花,瀑布以决抉的姿态从高处冲下,以最美的形式完成了生命的解释,然后归于平静。68级跌水瀑布演绎的是水的不断的冲刺和命运的曲折,但是它们每一次的奋不顾身都是生命的礼赞,一次次的冲向悬崖,一次次地溅起最美的浪花,一次次地诠释了生命不屈不挠的力量。只要给它一次机会,它就会把生命演绎到极致。这不是人能够做到的,人也许会懈怠、疲惫,甚至会懒惰、溜号,但是水不会,水哪怕跌得粉身碎骨,也会一往无前。
  水上森林是地面上有一片树林,水流在地上冲出了若干水沟,有些地方人为放置了较平的石头,就形成了石头便桥,游人可以踩石而过。由于林中有水,水中有林,就形成了石在水中,树在水中的独特景观,就得了水上森林的名号。水是自然界有灵性的物质,一个地方水多了也就有了靈性,这山、树林和水结合在一起,加上喀斯特地貌的石头,就显得尤为独特了,小孩子在水中嬉戏,游客们涉水而过,都增加了旅途的乐趣。   前半天的天气一直是个大晴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快到小七孔桥的时候,突然阴风怒号,下起了小雨,继而就是倾盆大雨,景区工作人员开始派发雨衣,这山里的雨来得又急又大,下起来就没完了,雨溅在水面上,激起了小小的水花,万朵小水花在水面上起舞,也是一种奇特的雨景了。
  即便是打着伞或穿着雨衣,一样会被淋湿,因为雨太大了。到了小七孔桥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是一座石头七孔桥,它架在一潭碧水之上,潭叫涵碧潭,一潭碧水映衬着石桥,若虹若龙,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沧桑,这座桥依然坚固如初。这座桥因为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而出名,因此也叫“忠贞之桥”,传说曾经有一对情侣相恋于此,但迫于外界的压力,她们不能朝夕相依执手偕老,可当逃离到七孔桥这个位置的时候,汹涌的大河却阻挡了他们的去路,正在他们准备跳河殉情之时,被他们真爱所感动的七名仙女幻化出了七孔桥帮助他们过了桥。关于桥的传说还有四个神话故事,正是因为这些神话故事让这座桥有了神秘的色彩,很多年轻的情侣都希望在桥上合影,哪怕是今天大雨倾盆,也有几个年轻人在桥上照相。因为雨太大,我们没有踏上小七孔桥,在雨中照了几张照片就匆忙去赶车了。
  荔波小七孔景区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它犹如仙境一般,山水合一,水韵灵动,只是有些过度开发了,再美的景色,只要几万人涌进去,那就只能人看人了。山还在,水还在,景还在,如果在合适的时间去,可能会有更好的感受,所有长假和暑期似乎每个景点都人满为患,或者该是调整一下我们的休假模式了,这是国家假日办的事情,我们只是期待放假能否更合理一些,更适合中国国情一些,比如错峰放假、交替休假等,全民集体休假的模式只能让景区的人更多,只能是人看人、人挤人,无法达到休闲旅游的目的。
  黄果树大瀑布
  夜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才知道原来黄果树大瀑布位于镇宁县境内。县城很繁华,此时正值旅游旺季,游客众多,大多住在县城。县城的宾馆业比较发达,私人旅馆很多,但是上档次的不多,多为能接待百八十人的中小宾馆,旅行社带我们去的也是这种比较便宜的中小型宾馆。
  晚上,我在县城转了一下,县城有个安庄卫的城楼,明代屯军实行卫所制,安庄卫在明清一直是州卫所驻地。古城楼已经没有了,这是个新建的城楼,城楼高大巍峨,气势恢宏,可见镇宁县财力颇为雄厚。城楼前路对面有个小型广场,有一些当地人在唱戏,唱的是当地的戏曲,我听不懂戏词,但还是在广场台阶上坐了一会儿,领略一下当地的民风民情。
  第二天,我们一早就去黄果树大瀑布景区,这个景区很大,下车后要走二十分钟左右才能到景区,在景区外还要等,景区根据流量控制游客进入景区的人数,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进了景区。进了景区首先参观的景点是陡坡塘,因为人多,人群走得很慢,大概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了陡坡塘,看到了陡坡塘大瀑布。这个瀑布宽一百多米,高二十多米,瀑布自上而下飞落,银花飞溅,势如排山,瀑布下面是个巨大溶潭,“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这是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陡坡塘瀑布的描写。
  黄果树大瀑布是我见过的最壮观的瀑布了,远远地就能听见瀑布的声音,走近了看见这个巨大的银瀑飞腾而下,落地如巨浪腾起,又如潜龙腾渊,势如蹈海。徐霞客是这样描写黄果树瀑布的“: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在他所见的瀑布中,“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就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
  正在参观之时,我发现瀑布前有了彩虹,七彩斑斕,甚为壮观,有人发出了惊叹,彩虹给瀑布增加了神秘感,蓝天、白云、绿树和白银般的瀑布,形成了一个绝妙的景观,再加上难得一见的彩虹,景观就更加别致了,游人们争相在瀑布前留影,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景色和不同的感受。瀑布飞溅的水雾在几十米外都能感受到,很多游人坐在瀑布下面的石椅或石头上,长时间感受瀑布的魅力,久久不愿离去。
  黄果树大瀑布的大、美、壮、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用镜头留下了很多照片,也在瀑布前留下了自己和家人的照片,这将是一份长久的记忆,值得留恋的记忆,值得时时回想和回望,留下对遥远的贵州镇宁这个地方的一段记忆。
  梵净山
  去梵净山依然是早晨五点从贵阳乘车,经过四个多小时后到达梵净山景区。由于景区对流量进行控制,我们一行人在导游的安排下先吃饭,由导游去买票并联系入山事宜。吃完饭后,大约十点半左右,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过了第一关———流量控制关,然后在第二关———检票关等待入山,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天开始热起来,铁栅栏分开三股检票通道,游客无处坐、无处遮阳光,一直站着,站得人腰酸腿痛。人流在慢慢地蠕动,大部分时间都在原地等待,二三十米的队伍,我们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凉棚区,这里有凉棚遮着阳光,又有喷雾设施,游客们才没有那么焦虑了,但是排队的时间依然很漫长,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大约一小时后,才过了检票关,然后来到了第三关———乘车关,在这里要乘坐上山的中巴车,一辆车大概坐10个人,中巴车来回跑,但是由于上山的人太多,他们拉人的速度还是显得慢。在这里又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才坐上了上山的车,加上排队检票的三个小时,一共花了四个小时。
  坐上中巴车,二十多分钟后到达半山腰平台停车区,从这里要徒步爬山,上山的台阶有八千个,爬得快的人需要一个半小时,爬得慢的人需要两个多小时。爬山的过程也是欣赏美景的过程,不同的海拔有不同的景色,爬山的前一个小时游人还不算多,到了后一个小时,快到山顶的时候,人就多起来了。爬到了蘑菇石的时候,我已经十分困乏,腰膝酸软,心跳气喘,坐在一块石头上歇了一会儿,就开始到处照相,群山巍巍,雾气重重,山石屹立,凉风习习,观远山郁郁苍茫,观近景奇石罗列。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上到金顶,沿着下山路线看到了红云金顶,亦无暇上该顶,在下面照了几张相就急忙下山。   下山我们计划乘索道倒景区交通车,去乘索道的游客排了二三公里,人流在慢慢地蠕动着,人们在期待中伸长脖子往前面看,不断打听还需要多久才能到索道,所有人都焦虑地看着手机上的时间,翻看微信打发时间。排了两个半小时,我们终于到了乘索道处,眼看着就要进去了,进到里面发现还要排队,这时离导游给的最后发车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了,又排了半小时队,才乘上了索道车,刚下了索道车,导游就打来了电话,问我们在哪里,让快一点出来。我们赶紧去排景区交通车的队,排了十多分钟,终于上车了,人还没有坐定,导游的电话又来了,说就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
  到了山下,下了车,我们赶紧往出跑,导游还在中午吃饭的地方等着我们,先期到达的那些游客嘴里不停地埋怨我们,说他们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了,我想我们一直都在赶路,在山上连一个小时都没呆到,就急忙下山去了,时间主要是在排队等待中度过的,如果他们等了两个小时,那么我认为他们可能在平台上照了几张相就下山了,而且是徒步下山的,没有乘索道,因为当我们排队到了索道口时,才发现旁边就是一条下山道,那时我心想既然已经排了这么长时间的队,还是乘索道吧。我忽然明白有些人为什么能早两个小时到达山下,因为他们是从上山的那条路下山的,从那条路下山的游人相对较少,下山很容易的,而我们是从去乘索道的那条路下山的,多排了三个小时的队。
  梵净山是一座知名的佛教名山,是弥勒菩萨道场,是世界自然遗产,五A级景区,我们不远千里仰慕而来,却没有时间上两个金顶(老金顶和红云金顶),时间都耗在排队上了,我们不埋怨景区管理者,他们对于这么大流量的游客,或许已经想了足够的办法,但是依然可以采取更多的办法,比如限售门票,或发出旅游警告,不让旅行社承揽太多的业务,或许能缓解一下景区的压力。
  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对桂林的向往已经很多年了,这次能够成行,内心十分期待。
  我们从贵阳乘高铁两个小时后到达桂林,旅行社的接站人员接上我们,就出发去酒店。路上我发现桂林高铁站离城市还有一段距离,一路上看见一些小山,不是很高,五六十米高,最高也不过百八十米的样子,在城市中能看到山,这是北方的城市少有的。
  第二天早上出发去阳朔看漓江山水,去阳朔的路上,山中雾气环绕,阳光刺破云雾,把霞光披在翠绿的山上,夹杂着星星点点的民居,犹如进了一张山水画中。天异常的蓝,山特别的绿,空气也是甜丝丝的,还没有到景区,我已经被迷醉了。
  漓江景区在兴平古镇,入口处有几个当地妇女挑着鸬鹚供游人照相,鸬鹚能扎到水中为渔民捕鱼,它们先把鱼吸到喉咙处,上船后再吐到鱼篓里,这个我们在小学课本里就学过。我和妻子都挑着鸬鹚照了几张相,背景就是漓江山水,把我们镶嵌进漓江的画面。漓江是喀斯特地形典型地段,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据说漓江在不同天气下风情不同,晴天青峰倒影,阴天漫山云雾,雨天烟雨如梦。
  乘船游览漓江山水,山环水抱,峰峦叠翠,山水相依,山清水秀,游人如在画中游一般,其中就有人民币二十元背面的景色,游船上的工作人员特意介绍了这个景点,游人们纷纷照相,游船也提供照相服务。这些山,这些水,已在这里几十亿年或者几百亿年,我从当代而来,与这洪荒时代形成的美景相遇,不禁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有自然的神力才能造化出这样神奇的山水。不觉想起陶渊明的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世外桃源”景区游客太多,我们在这里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登上了游船。每只游船都安排了一个女导游,她们都是当地的年轻女子,年龄大约二十四五岁,普通话说得还不错。游船向景區深处开去,这里山水与村落自然和谐共存,远方群山耸翠,村树含烟,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画境。乘坐小船游览燕子湖无疑是一种享受。当小船在绿丝绸般的湖面上裁波剪浪、悠然滑行时,我有了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和欢欣。天旷云近,岸阔波平,大自然清新博大的怀抱会使人尘虑尽涤,俗念顿消。
  晚住阳朔,夜游阳朔西街,它是阳朔最为重要的旅游地点之一,拥有1400多年的历史。同时也是阳朔最为古老的一条街道,由于有不少外国人来此游玩,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洋人街”。夜晚的西街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商家云集,热闹非凡。既有南方城镇的特点,也有民族风情,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荟萃各种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餐饮、住宿、酒吧于街市,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各种档口都围满了人,好像全广西的人都跑到阳朔来了。酒吧里的音乐声音很大,领舞的美女穿着暴露,俊男靓女们随着音乐在摇摆舞动,一些人觥筹交错,真是热闹非凡。
  第二天的行程都在市内,首先去了独秀峰王城景区,这里被奉为桂林的风水宝地,更是整个桂林城市的发祥地。大门外有一排巨大的榕树,树的直径有一米多,树冠伸出二十多米远,树下是一片浓阴。跟着导游的步伐,听她讲解王城的历史与故事,这里有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墙,有保护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院内自然山水风光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可以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阅尽王城知桂林”。登上独秀峰,几乎整个桂林都能收入眼底,远处的小山和城市楼房都显得低了,当年藩王的气势就可想而知了。后来又去了象鼻山,象鼻山不大,但这个比喻却十分形象,一座小山就像一头大象低头在漓江饮水,早在唐宋之时这里就已成为著名游览胜地,有一千多年的游览史。江岸有訾家洲,柳宗元著文《訾家洲亭记》,訾洲烟雨为桂林八景之一,自唐代已有之。
  桂林之美在山水,山水之美在灵秀,来过一次桂林,满眼都是风景,总有意犹未尽之感,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好期待下次再来了。
  责任编辑柳江子
  作者简介:秦人,原名张春喜,陕西武功县人,陕西省煤化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文学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榆林学院兼职教授。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出版个人作品集6部。
其他文献
S形模具  1  天气稍微好些,我就在车子铺门口干活。门外搭着凉棚,苫在顶上的芦苇被雨腐蚀了一部分,又被风吹去了一部分,比去年稀疏多了,透过来斑斑驳驳的太阳光,像洗褪色的老棉衣透着亲切的陈旧感,我就喜欢在这种环境下干活。新住在隔壁的残腿男人,比我大不了几岁,至多三十出头,他总是默默蹲在凉棚一角,不言不语一动不动地看我修自行车。他带来的那个外形酷似他的残疾孩子,傻愣愣地蹲在他们家门口瞅着公路上的车辆
期刊
阎连科认为,作家有多大的想象力,都无法超越现实本身的疯狂、炸裂和传奇。罗尔豪对此深表认同,在创作谈中,他向现实致以同样的敬意,他从最熟悉的地方、最熟悉的生活入手,以别致的眼光来发现令人惊艳的现实。《树上的阿婆》和《你的黑夜其实是我的白天》这两则短篇小说有一共性,即叙述有特色。《树上的阿婆》妙在叙述内容,《你的黑夜其实是我的白天》妙在叙述手法。前者通过阿婆的个人命运隐喻传统文化(龙舟大赛前的祭祀仪式
期刊
2018年10月9日上午,陜西省社科院、陕西省作家协会和渭南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新时代新创作新发展———文学陕军再进军与基层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富平与阎良接壤的天成园举行。富平籍女作家李红的三卷本长篇小说《潮起潮落》的上、中部(下部也已脱稿)有幸被指定为专家学者研讨的作品之一,李红本人也被邀参加研讨会。  《潮起潮落》是李红精心打造的一部探索人性、人格问题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土地改革、文化革命、
期刊
罗尔豪的小说功力深厚,极具表现力的文字传达出震撼人心的威力。他的小说《树上的阿婆》和《你的黑夜其实是我的白天》都是和女性息息相关的小说,前者的主人公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阿婆,后者的主人公从头至尾都没有正面出场,文章从民工、警察、男友、站街女郎的视角对这个神秘女性的故事进行拼贴和还原。小说中的两位女性形象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亮点。  阿婆拥有一个美丽而诗意的名字,叫映雪;而第二个故事中从楼而坠的裸女的一
期刊
构思《心愿》的时候,正值新冠状病毒肆虐横行。那些天,守着没几步便可踱完的家,我与常虹一样,心里思忖着痛苦的过往、感叹着时下的身不由己。  常虹是一个人的名字,是现实中二十年前那個已经不记得长得什么样子的中学同学的名字。学生时代的那些朋友,大多已记得不太清楚,每每与身边的朋友聊起往事,梗概的事件或可有些印象,可要说到姓甚名谁,除了几个一直交往的朋友外,鲜有能记得真切的,指着那些留念的相册,要么张冠李
期刊
我们这座城市里有许多人喜欢养鸽。鸽群在城市上空盘旋飞翔,蓝天,白云,鸽群,一幅和谐安祥而生动的画。蓝天白云是静的背景,鸽群是动的画笔。你在楼房的阳台上仰望天空,看鸽群从空中飘然而过,你的心境也如洁净的晴空一片蔚蓝。  我们文联所在的地方,是一座幽深古老的大院,飞檐凌空的高大门楼内,前有牌坊,后有大殿,牌坊两边有阁楼,全是清代传留下来的古建筑。我的写作室就在那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阁楼上,小楼四壁全是配有
期刊
小秀正在往鸡圈里喂鸡食,青年书记小陈慌慌张张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告诉她,不得了,李二爷昨晚送医院了,医生说不行了,让你赶快去看看。  小秀手里抓着一把玉米粒,还没送到几只老母鸡的嘴里,看到小陈像失火一样的跑来,语无伦次的说着话,突然像断了根的树,往后一仰,栽倒在地上。  李二爷是小秀的丈夫,在村里当书记,因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李二爷,没几人叫李书记。李二爷年轻力壮,心直口快,性情豪爽,
期刊
长在者山川  ——白居易的香山情愫  中国的山多因名人、贤士而天下闻名,如敬亭山之于李白、琅琊山之于欧阳修……香山与白居易却是相互成就了对方,香山因遇白居易而名满天下,白居易也于香山蜕变成了真正的白乐天,实现了生命的涅槃和升华。能够相遇、相知、相守,可谓彼此的幸事。  香山,傍古都洛阳,依伊水之畔,层峦叠嶂,蔚然生秀,雾岚萦绕,幽深静谧。水在山前,寺在山腰,山在景中,一切似在画里。山、水、寺、故事
期刊
家乡在关中平原腹地的农村,我记忆中妈妈,经常坐在家里炕头用纺车纺线,高擎在炕台上煤油灯,闪耀着昏黄微光,妈妈右手不断地摇着纺车的手柄,左手拉着棉花捻子,偶尔口里还轻声哼点小夜曲纺线。初夜里,妈妈是如此在纺线,天拂晓,我起床上学去,她还在如此纺线,似乎她一宿都没有入眠,一天一周一月又一年似乎都如此。那时,我真不理解妈妈那并不强壮的身躯,那样挣命干活儿,哪有那么大的干劲、力量、能量?!  那是中国20
期刊
麦子  当我说出麦子二字时,我很想在她的前面加上亲亲的修饰语,这样做,不是因为矫情,更不是为了追求语言的时尚,这是我从心底发出的最真挚的呼唤。在我心目中,那金灿灿的麦子啊,就像与我生死相依的恋人一样,曾给过我太多的爱抚,太多的力量,太多的憧憬。  每年麦子刚刚泛黄时,我就会伴着布谷鸟的叫声,一大早跑到离家最近的那块被大人们称为“洼腰地”的麦田边。一阵清凉的夏风掠过麦梢,撩起阵阵麦香,发出沙沙的声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