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雷暴日时空分布非一致性特征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大连市气象局资料档案室提供的8个观测台站1971—2013年雷暴日数统计资料,对大连市境内发生雷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非一致性特征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平均雷暴日年际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全市平均雷暴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速度约为每10年1.2 d。大连各地区雷暴日标准差和平均雷暴日在时间上的分布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特性。大连市所有地区雷暴日的相对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呈偏态分布。雷暴日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连全市出现2个雷暴高发区为庄河沿河地区以及瓦房店和普兰店交界的地带,旅顺及市区相对偏弱。
  关键词 雷暴日;时空分布;非一致性;指标;辽宁大连
  中图分类号 P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233-03
  Abstract Using the lighting disaster data from 8 observation station in Dalian City during 1971—2013,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non-consistency of thunderstorm in the province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understorm days had an obvious decreasing trend,the speed was 1.2 d per 10 years.There were vi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mean thunderstorm days and its standardized variance.The skewness and esharpness coefficients of thunderstorm days among stations,they were vi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mean thunderstorm days and its standardized variance.Along the coast of Zhuanghe River and border area of Pulandian and Wafangdian were the srongest center of lightning density,the lowest level were Lvshun and downtown area.
  Key words thunderstorm days;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non-consistency;index;Dalian Liaoning
  雷电作为国际公认的一种天气灾害,它具有瞬时暴发性、随季节变化性以及频繁产生性,其分布的时空具有局部性、离散性和广阔性。它作为一种极端强对流天气,经常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据了解,我国很多省、市均已经已经开展了对雷暴日的深入研究:陈思蓉等通过全国743个站点分析了我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1];吴安坤等对贵州省雷暴活动强度进行了分析[2];王学良等对我国中部五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3],李照荣等分析了西北地区雷暴气候特征[4];王学良等研究了近45年湖北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5];四川省、江苏省城市、来宾市、聊城市、成都市、威海市[6-11]等也相继对雷暴日的时空变化特征做了详尽分析。本文以大连全市的雷暴日为基础,分析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特征,同时研究区域性雷暴气候时空分布特征对雷电防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大连市气象信息中心收录的1951—2013年7个观测站(本站、金州、旅顺、普兰店、瓦房店、庄河、长海)的雷暴日统计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暴日的时间分布特征
  2.1.1 大连市各地区的雷暴日年变化和7个台站平均雷暴日分布。根据大连地区7个观测站近43年的雷暴日观测数据,绘制出大连各地区雷暴日年际分布图,如图1所示。经统计,各地区雷暴日最大值为43 d,最小值为6 d。各地区雷暴日年际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大连本站和长海的雷暴日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而金州、旅顺、普兰店、瓦房店、庄河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瓦房店雷暴发生频度最高为平均24.1 d/年,金州频度最低为平均17.4 d/年。
  图2为大连市1971—2013年7个观测台站平均雷暴日的年际变化。全市平均雷暴日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下降的速度约为每10年1.2 d。1971—2013年的年平均雷暴日为20.7 d/年,其中1986年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为30 d,2003年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少为14 d。
  2.1.2 大连市各地区雷暴日的标准差和离差。从图3可以看出,历年大连市站间标准差的平均值为4.47 d,各站之间雷暴日水平差异相当。离差系数平均值仅为0.22,反映了各站点雷暴日发生天数与平均值偏离程度不大,年际变化幅度及数据离散程度较低。为了直观表示1971—2013年大连各地区平均雷暴日和雷暴日标准差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统计学原理绘制图4。由图可见两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特性,即当平均雷暴日增多时其标准差也相继增大,其真实性可以通过置信度为0.001的显著性检验。
  2.1.3 平均雷暴日的相对偏度系数和相对峰度系数。图5为大连所有地区雷暴日相对偏度系数和相对峰度系数的年变化分布,分析可得大连市的雷暴日时间分布左右不对称(即偏态分布),其中有16年为负偏,27年为正偏,正偏占所有统计年限的63%。43年间相对偏度系数平均值为0.36,相对偏度系数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72。从图5中可以看出,相对偏度系数最大值为1986年的1.94,最小值为2009年的-1.22。   1990年之前除1979年外其余全为正偏,从1990年至今呈现正负分布基本相当的变化特征。充分说明雷暴日的时间分布呈现非均匀一致的特性。经统计,大连市所有地区的雷暴日中有23年的相对峰度系数为负数,占全部的53%。43年间相对峰度系数平均值为-1.37,相对峰度系数绝对值的平均值为1.32。从图5中可以看出相对峰度系数最大值为1977年的4.82,最小值为2007年的-1.7。
  2.2 雷暴日的空间分布特征
  2.2.1 全市平均雷暴日的空间分布。图6绘制了1971—2013年大连市年平均雷暴日的空间分布,雷暴日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大连全市出现2个雷暴高发区为庄河沿河地区以及瓦房店和普兰店交界的地带,旅顺及市区相对偏弱,两极之间平均雷暴日相差约3 d。
  2.2.2 全市雷暴日标准差的空间分布。图7绘制了1971—2013年全市雷暴日标准差的空间分布情况,全市43年雷暴日的标准差在空间分布上的平均值为4.47 d,其中最大值5.52 d出现在瓦房店的东部,最小值3.61出现在旅顺。
  2.2.3 全市雷暴日相对偏度系数的空间分布。图8绘制了1971—2013年全市雷暴日相对偏度系数的空间分布情况,全市43年雷暴日的相对偏度系数在空间分布上的平均值为0.39,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42,其中最大值出现在瓦房店,次大值出现在普兰店,最小值出现在旅顺。正偏占空间分布的85.7%,分布特性以正偏为主。说明除普兰店和瓦房店部分地区的相对偏度系数大于0.42外,其余所有台站的年平均雷暴日变化不大,呈现非均一的特点。
  2.2.4 全市雷暴日相对峰度系数的空间分布。图9绘制了1971—2013年全市雷暴日相对峰度系数的空间分布情况,全市43年雷暴日的相对峰度系数在空间分布上的平均值为0.46,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6,其中最大值1.51出现在瓦房店,最小值0.2出现在旅顺,只有庄河的相对峰度系数为负值,正值占85.7%。
  由图8、9可知,全市雷暴日的相对偏度系数和相对峰度系数在空间分布上极为相似,二者具有典型的正相关特性。
  3 结论
  通过对大连市1971—2013年7个观测站的雷暴日统计资料分析得出大连市雷暴日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均匀一致的特性,各地区雷暴日年际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大连本站和长海的雷暴日呈现上升趋势,而金州、旅顺、普兰店、瓦房店、庄河均呈现下降趋势。全市平均雷暴日为20.7 d,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速度约为每10年1.2 d。各站之间雷暴日水平差异相当,离差系数平均值仅为0.22,反映了各站点雷暴日发生天数与平均值偏离程度不大,年际变化幅度及数据离散程度较低。
  大连各地区雷暴日标准差和平均雷暴日在时间上的分布和全市雷暴日的相对偏度系数和相对峰度系数在空间上的分布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特性。雷暴日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大连全市出现2个雷暴高发区为庄河沿河地区以及瓦房店和普兰店交界的地带,旅顺及市区相对偏弱。
  大连市所有地区雷暴日时间分布左右不对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呈偏态分布。大连所有地区的雷暴日的在时间分布上的正偏占所有统计年限的63%。而相对峰度系数53%为负数,年际变化明显。
  大连所有地区的雷暴日在空间分布上的正偏占所有统计年限的85.7%。相对峰度系数85.7%为正数。除普兰店和瓦房店部分地区的相对偏度系数大于0.42外,其余所有台站的年平均雷暴日变化不大,呈现非均均匀一致的特点。
  4 参考文献
  [1] 陈思蓉,朱伟军,周兵.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大气科学学报,2009,32(5):703-711.
  [2] 吴安坤,丁旻,张淑霞,等.基于信息扩散论的贵州省雷暴活动强度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5,17(3):24-29.
  [3] 王学良,余田野,朱传林,等.我国中部五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热带地理,2013,33(1):13-21.
  [4] 李照荣,康凤琴,马胜萍.西北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分析[J].灾害学,2005,20(2):83-88.
  [5] 王学良,王海军,李卫红.近45年湖北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J].暴雨灾害,2007,26(1):83-87.
  [6] 苏科学,冯桂力,李波兰.雷暴天气过程中降水结构与闪电活动特征个例研究[J].气象科技,2014,42(5):865-873.
  [7] 王锡中,叶玉珍,钟颖颖,等.江苏省城市雷暴日分布特征[J].气象科学,2011,31(1):93-97.
  [8] 黄翠珍,黄芳,李荣迪.近55年来宾市雷暴日数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3):88-91.
  [9] 刘顼,孙培良,苗德权,等.基于GIS的聊城市雷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71(24):339-343.
  [10] 段炼,陈章.近42年成都地区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4):59-64.
  [11] 宫翠凤,姜中民,周丹,等.威海市雷暴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3):48-51.
  [12] 项静恬,史久恩,周琴芳,等.动态和静态数据处理一时问序列和数理统计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 结合重庆市潼南区玉溪镇精准扶贫基本情况,总结了玉溪镇精准扶贫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了当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基本情况;经验做法;问题;原因;对策;重庆潼南;玉溪镇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03-04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镇(街)作为扶
摘要 以日照市三庄镇为例,介绍了山东省低山丘陵地区农林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对其具体产业结构规划进行探讨,以期为当地农林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林产业;结构规划;优劣分析;低山丘陵地区;山东日照;三庄镇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344-02  山东省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30%,达到4.5万km2。加快对
摘要 2014—2015年,在洪泽县岔河镇进行了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优质粳稻南粳9108高产攻关,并对单产12 t/hm2及以上的水稻群体质量指标及栽培调控技术等进行试验研究,集成了本区域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稻南粳910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供洪泽湖地区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参考。  关键词 麦秸全量还田;机插稻;南粳9108;群体特征;栽培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摘要 针对2015年绍兴市柯桥区秋玉米南方锈病暴发流行的实际情况,从菌源、品种、气候及栽培管理等因素入手,对其暴发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秋玉米;南方锈病;暴发原因;防治对策;浙江绍兴;柯桥区;2015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20-01  绍兴市柯桥区种植玉米以鲜食为主,多为甜、
摘要 菜用甘薯是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看好的保健食品或保健食品原料。湛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从品种及种薯选择、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茎尖采摘、留种等方面总结了菜用甘薯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菜用甘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菜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广东湛江  中图分类号 S5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78-02  菜用甘薯
摘要 阐述了桂阳县浓香型优质烟叶生产中“生态决定特色”的因素,包括优良土壤环境培育了桂阳浓香型优质烟叶、独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桂阳浓香型优质烟叶、独特的环境保护保障了桂阳浓香型优质烟叶3个方面,以期促进该县浓香型优质烟叶开发工作,实现当地烟农增产增收。  关键词 浓香型;优质烟叶;土壤条件;自然条件;环境保护;湖南桂阳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
摘要 分析衡水市2006年以来夏玉米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与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以为当地夏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气象灾害;防御对策;河北衡水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56-01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7°03′~38°23′,东经115°10′~116°34′,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冷
摘要 蔬菜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一,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分析了市级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模式、检测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建议,以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蔬菜;农药残留;监测;评价;安徽池州  中图分类号 TS207.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271-03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
摘要 介绍了对柿果商品性较差的涩柿品种进行换头改造技术,包括接穗选择、砧木处理、嫁接、接后管理等内容,以期达到促进树冠复壮、及早进入结果期的目的。  关键词 涩柿;甜柿;换头改造;嫁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097-02  我国有逾1 000个柿(Diospyros kaki Thunb.)品种,绝大多数为完全涩柿(poll
摘要 在分析吉首市高山金秋梨低产园改造前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改造措施,总结其取得的成效,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山金秋梨;低产园;改造措施;成效;湖南吉首  中图分类号 S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04-03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延伸的过渡地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级市。进入新世纪,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吉